湖南蛮子的自留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立志 研究石油测井和核磁共振,看杂书,养牧羊犬,偶尔斗斗地主。

博文

读《科学时报》叶朝辉院士访谈有感

已有 7042 次阅读 2009-10-13 23:19 |个人分类:个人偏见|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仪器, 核磁共振, 测井, 叶朝辉院士

早晨就看到了今天《科学时报》刊发的对导师叶朝辉院士的长篇访谈,很是亲切,但由于急于去主持美国休斯顿大学刘策教授等专家的学术报告会,对文章内容没有细读。晚上,细读这篇专访,产生许多回忆和感想。

《科学时报》叶朝辉院士专访的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0/224033.shtm

作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毕业的学生,首先是对那里怀有深厚的感情,那里的师生情,知识缘,甚至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难以忘怀!

老师在专访中阐述的观点,我都非常赞同,但有一点我觉得也许应该补充: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除了是“国内波谱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做出许多原创性成果外,还是波谱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中国,也为世界,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波谱学人才,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重要的核磁共振研究机构里,或者在国际上任何一个核磁共振学术会议上,总可以看到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毕业生的身影,而重点实验室对应的“无线电物理博士点”多年在学科评比中都是名列第一!这归功于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优秀的科学家队伍和一贯的严谨治学态度!

老师对我国波谱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客观中肯的评价,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和国外比,依然还处在跟踪阶段”。在我看来,核磁共振波谱学的国际前沿是智力和财力的角斗场,既需要深奥的核磁共振理论和丰富的应用背景知识,又需要昂贵的设备,培养一名优秀的核磁共振波谱学家,除了核磁共振学者本身的定力,更需要漫长而稳定的支持。在核磁共振这样一个领域里,你能够真正感受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优秀的核磁共振实验室是杰出人才和雄厚财力长期努力的结果!

核磁共振已经先后在物理学、化学、医学等三个不同的领域五次获得诺贝尔奖,甚至有人预测在未来几年还会有人在生命科学(如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开拓者日本人Seiji Ogawa),或物理学领域得奖。毫无疑问,物理上十分成熟了的核磁共振波谱学,其在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成为最活跃和最有原创动力的领域,同时,有反过来挑战核磁共振波谱学的物理基础,推动物理基础的创新和发展。所以,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核磁共振研究集体的研究领域从“物理学科”转向“化学学科”,并进一步布局“生命科学”,充分反映了核磁共振波谱学本身的发展趋势。而作为研究实力还相对薄弱的我国核磁共振国家队,近期采取一种“快速跟踪,局部突破”的战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老师对我国发展核磁共振仪器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困境做了深刻分析。科学仪器首先是科学本身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科学原理被有效应用的物化工具,既是科学的源点,也是科学的末端,因此应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末端的科学工具,是可以购买的,但作为源点的科学仪器,只能自己搭建。问题在于,作为一个国家,长期购买末端科学工具产生的依赖性,会扼杀制作源点科学仪器的冲动和能力,从而使研究人员永远只能跪在“科学巨人”的脚下,难以树立起码的信心。我以为,自主研制源点的和末端的科学仪器与工具,不仅可以让外商对中国市场进行重新评价,同时更是科研信心或创新信心建立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正如老师所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而这种艰难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到,正如我先前在“研究与开发”博文中写的那样,任何一个细小的疏忽或者低级的错误,都可以使仪器开发陷入费时费钱的排查和摸索之中,而这个过程往往让外人十分不解,同时也让自己的信心倍受打击。

老师还特别提到核磁共振石油测井仪!老师能够把这个领域单独列出来我感到非常欣慰。事实上也是如此,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核磁共振一直是石油测井的热点,也是核磁共振的重要领域,国际上许多优秀的核磁共振专家纷纷加盟,而核磁共振石油测井本身,也从电缆测井发展到随钻测井和井下核磁共振实验室等多个系列仪器,并酝酿着整个石油测井技术体系的变革!但难点仍然在仪器!我国在这方面的起点非常低,而行业的期望却又是如此之高,认为短时间,几个人,少量投入,就应该马上做出来!愿望是好的,但恐怕仅仅是愿望!我回国时并没把重点定位在仪器上,而是在新方法和解释应用上。但随着工作的深入,越来越感觉到,仪器,仪器,只有仪器才是提升我国石油测井水平的真正关键!所以才把自己的研究重点,甚至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但困难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我也完全理解老师的苦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01-262199.html

上一篇:国庆盛典:独特的经历,珍贵的记忆
下一篇:收到Jackson传记《Takeoffs and Landings》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