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忽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大毛忽洞 自留地是桃花源,只种颜色不耕田。 点击 【博文】 看分类目录 邮箱: lishchlishch@163.com;lishchlishch@gmail.com

博文

从一个晶体学问题看:学术地解决“王闻争论案”难于上青天

已有 6212 次阅读 2013-10-27 19:42 |个人分类:晶体学和空间群|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院士候选人

从一个晶体学问题看:学术地解决“王闻争论案”难于上青天

由于某种原因,我和南大的几位网友从争论“王闻争论案”转战到了一个经典的晶体学问题-原子堆垛及其描述,涉及的一个具体案例是冯端先生巨著《金属物理学》中的一个错误。

本轮参战双方人和著作列表如下:

蓝色段落为我甲方红色段落为黄秀清乙方

蓝队甲方参与人和著作:

李世春(大毛忽洞);

《金属物理学》(冯端先生著);

原版《国际空间群表》(1983年初版,2003年第五版,2005年修订版)

International Tables for Crystallography

First Edition 1983, Fifth Edition 2002, CorrectedReprint 2005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CRYSTALLOGRAPHY

红队乙方参与人和著作:

黄秀清一个科学“叛徒”的世界);

冯端先生(黄秀清代表发言);

《金属物理学》(冯端先生著);

《固体物理学》(黄昆先生著作);

无番号水军(若干名)。 


      黑色段落是我的评述,和具体的辩论内容无关,但也是应该说的话。在正式论战之前,我再说几句。

这件事情可以从侧面表明:解决“王闻争论案”难于上青天。

为什么?因为我们争论的是一个学术界早已有定论的问题,而且是唯一解。我们争论这么一个教科书(非老教科书)中晶体学的基本问题都难出结果,谁也不服谁。“王闻争论案”那么复杂(具有多解性),恐怕中国学术界很难搞出个结论来,唯一的希望可能就寄托在《自然-通讯》编辑部了。

评选科学院院士,最看重的就是在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发表的文章,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为什么?因为除此之外,中国没有识别人才(科学院院士)的其他途径,也没有人能通过自己的眼力识别出人才。没有办法,只能靠《自然》编辑部和《科学》的编辑部。学术地解决“王闻争论案”似乎也不能例外。

 

来自冯端先生《金属物理学》第一卷P6

    我的论点是:【但周围原子配列情况不完全相同】是错的,应该是【周围原子配列情况完全相同】。

 

此图来自红队乙方黄秀清(一个科学叛徒的世界),他声称是从黄昆先生《固体物理学》(出版年代不详)复制的。

        【A层中的原子和B层中的原子是不等价的】(画红线的句子是黄秀清的证据)

黄秀清说:“周围原子配列情况不完全相同”,这不过是固体物理学业已公认、并得到实践认可的科学结论,并不是冯先生的独创。随便翻翻,任何一本固体物理教科书(不管中文还是英文)的前几页,都可以找到与冯先生《金属物理学》几乎一模一样的描述,请看黄昆先生的经典大作,《固体物理学》的第9页。

李世春(大毛忽洞)说:黄秀清说的不是事实,证据如下。

最权威的国际空间群表表明:A层原子和B层原子是完全等价的,因为他们的几何处境(对称性)是完全相同的。

证据如下:

 

以上截图来自《国际空间群表》,黄昆先生所列出的BeMgZn等晶体,其空间群就是194号空间群,对应的点群为D6h

需要强调的是,画红线那行数据,是描述hcp晶体(BeMgZn)中原子的占位和原子坐标。

请注意,在hcp的晶胞中,有两个原子,他们的对称性(几何处境)是完全相同的,都是6m26有上划线)。一个原子在A层,另一个原子在B层。

再强调一次,A层原子和B层原子是完全等价的,因为它们的几何处境(空间对称性)都是6m26有上划线)。

白纸黑字,黄秀清所说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

如果黄昆先生在天之灵能显灵的话,可能会说:“我的书太老了,有些内容也陈旧了”。黄昆先生接着说:“大毛忽洞,我推荐你参选院士吧^_^!”大毛忽洞说:“谢谢黄昆先生,我不想当院士,我不够格。今年因为参选院士,南大的两位院士候选人快要打起来了。”

大毛忽洞接着说:“只因为我发表了《“王闻争论案”的科学点评》,结果引火烧身,最后把您老人家也牵扯进来了。抱歉!抱歉!实在抱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1-736586.html

上一篇:饱受大霾折磨的朋友们,看看大雾有多美
下一篇:我爱黄昆,我爱冯端,我更爱真知:和南大学者讨论晶体学问题
收藏 IP: 119.166.142.*| 热度|

7 李学宽 戴德昌 王涛 郑小康 谢力 吕喆 刘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