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Xuefeng Pan's Web 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ke01361 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等研究者、教师、诗人、译者、管理者

博文

心理学杂谈:求同和求异-“我”的认同与唯一性

已有 3589 次阅读 2013-5-7 13:13 |个人分类:My Ideas|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心理学

心理学杂谈:求同和求异-“我”的认同与唯一性

 

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因此对于人的“唯一”与否这个问题的回答与文化有关。有人统计过“文化”的定义,不少于150种。但在强调“个体”与“群体”孰重孰轻这一点上只有两种,一种信奉“个体”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一种认为“群体”的利益高于“个体利益”,而单独的“个体”只能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只能附属于某个特定的群体。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个体主义”(individualistic)和“集体主义”(Collectivist)。

有人把当今现存的文化用这个标准按信奉的人口数量分类,发现30%的文化属于“个体主义”文化,而70%的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

信奉“个体主义”文化的人群主要分布在除日本之外的“西方国家”(Western Countries, 而包括印度、中国等这些国家在内的人们绝大多数信封“集体主义”文化所承载的价值观念。

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体的需要(needs),而“集体主义”文化则强调“群体需要”(Needs of Group),主张个人奉献和个人牺牲。

 

这样的文化对于自我的认同和确认会产生直接的影响。Hazel MarkusShinobus Kitayama等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会给出不同的关于“自我”的诠释。

 

那么,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是,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么?

 

个体主义文化体系帮助“自我”游离于“群体”之外,强调“我”的唯一性(Independent construals of Self);

而“集体主义”文化体系则否认“个体之间的差异”,强调个体之间的“共性”(Interdependent construals of Self

 

“求同”还是“求异”这不仅关乎科学发现问题!

 

有人或许不会反对这样的评价,集体主义文化有利于群体和谐,可以使群体中的个体“求同”而利于群体/社会稳定;而“个体主义”文化由于强调个体利益和个体需要,因此往往会造成“众口难调”的局面,因此容易引发“纷争”和“矛盾”。

 

事实上,单纯地看社会管理,确实会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是,信奉个体主义文化的社会很早就发展出了“契约”精神和“法制”理念;但在集体主义文化群体里,很多依然是“威权”统治和“部落头领”式的威权管理模式。

 

“契约”和“法制”成了维系信奉“个体文化”社会成员的“粘合剂”。但我必须说明的是,并不是信奉“个体主义”文化的社会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就真的如同我们的一句俗语:君子之交淡入水!

 

实际上西方社会里的家庭成员之间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还是满亲密的,当然远远比不上我们这样的社会。

 

我们现在看看科学研究,科学创造和科学发明过程中“自我”的影响

 

对“自我”做出的评价直接影响到“我”所能接受的思想、观念、情感、情绪,及所能表现出的行为。

 

一句话,如何评价“自我”可以直接影响到“我”所能表现出的人格特征(Personality traits

 

依据心理学家Gordon Allport的人格建构理论(Personality constructs),他把“自我”所能表现出的“Traits”看作是人格的构成单位(Building Blocks),一个人所能表现出的“Traits”与一个人所能表现出的人格特质呈现一致性。Allport认为,一个人所能表现的人格包含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组成一个人的人格结构(Personality structures),而这种人格结构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他有一句名言叫做:The same fire that melts the butter hardens the egg。这句话试图说明相同的环境刺激可以引发不同个体的不同反应(他及他的同事Odbert曾经在英语辞典中找出1.8万个形容词用于描述不同个体的不同性)。

 

当然,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个人的“个人成就”动机。

心理学上,一个人所具有的“个人成就”动机可以用一个叫做“词干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加以测量。在测量中请受试者看着一些“模棱两可”的图画描述可能的故事,包括。

 

通过这样的测验,可以发现人的三种“需要”,包括“权力需要”,“归属”需要,和“个人成就”需要。

 

这种个人成就动机的强弱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对“成功”和“失败”的个人归因(Attribution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8980-687458.html

上一篇:劝学篇/劝退篇:如果不搞生物学,我会很优秀
下一篇:科学哲学:“科学”什么时候与“发现”联系在一起?
收藏 IP: 219.143.20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