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非经典的物理量(1-物量)

已有 3185 次阅读 2021-8-31 11:42 |个人分类:量学初探|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非经典的物理量(1--物量)

张学文,2021 08 31

8月27日,我们谈及了几个著名的非物理量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301632.html  ,给出了社会科学中的货币,信息论中的比特,统计中的百分比等等重要的例子。现在我们再梳理、讨论一下在经典科学量纲之外的其他的物理量。看看它们是什么,以及我们对它们的认识是否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个问题说大也确实太大,可说它简单也十分简单。

当我们说瓶子里有1摩尔的水时,我们认为这是用清楚的物理量表达了物的数量,对吧!

那么当我们说港口目前有10艘轮船时,这句话也是含义清楚的。而这里的“艘”与前面的“摩尔”都是用于数字的后面,用以具体说明此数量的物理含义的。或者说:“艘”与“摩尔”类似,都是指某特定具体物质的量。

在这个视角下,“艘”与摩尔类似都是表达物的数量。摩尔是物理量,那么“艘”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非经典的物理量了。

我家有10公斤大米,这是用标准物理量表达物,但是这也可以用我家有1袋大米来表示。而这里的袋就是非经典的物理量了。

照此分析,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非经典物理量太多太多了:5艘轮船,10袋大米是例子。而5本书、3个苹果、两把椅子、3辆汽车、5架飞机等等等等都是例子。

如何概括这些非经典的物理量呢?

我的结论是中国人用的很多“量词”其实都是物质的量--物量,而它们都是目前语境下是非经典的物理量。

话也许可以这样说:把摩尔提炼为物质的量(量纲,量词)是现代(西方)科学的成就。中国语言中的“个”(苹果等等),“辆”(汽车等等),“颗”(星星),“艘”(轮船)虽然没有进入物理学,但是它们其实都是特定的物质的量。它们都是把数用于刻画物时的必要中介。可以说中国语言中的一些量词早就体现了这种技巧、智慧与科学。我们需要把中国的量词看作是智慧与科学而不是语言中的啰嗦。

现代科学应当有这种眼光来理解中国语言中的这种智慧:这种把数与物联系起来的办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302188.html

上一篇:这样表达比值(权重、百分比)的量纲,如何?
下一篇:非经典的物理量(2-事量)
收藏 IP: 110.152.214.*| 热度|

7 檀成龙 周少祥 杨正瓴 范振英 马德义 张鹰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