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bing1877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bing187717

博文

探寻安全文化起源(9)——从“文”与“化”2汉字的来历探寻安全

已有 3240 次阅读 2016-4-26 16:5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style, center, 汉字的来历

从“文”与“化”2汉字的来历探寻安全文化起源痕迹

 

/王秉

 

人们常说,安全文化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一种文化,安全文化是一种元文化。这就会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作者一直相信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也坚信应该能在“文”与“化”2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找到“安全文化”的点点印记,从而找到解答该疑问的答案之一。果然,“文”与“化”2汉字的来历充满着“安全文化意蕴”,我们不妨去探个究竟。

 

由本书第1章内容所述可知,在以单音节词表达意思的古汉语里,没有“文化”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文化”也不是一个现成的双音节词,它是由“文”这个象形字和“化”这个指事字复合而成的。

从“文”的甲骨文字形来看,“文”字像站立着的一个“人”,突出他的胸部,胸前“绘有花纹”,它是个象形字,义指“文身”。因此,《说文解字》里说:“文,错画也,象交文。”,意思是说“文”字的本义是指“交错画的花纹”。

据考证,在上古时期,我们的先人有“文身”的习惯。古人在其胸脯刻保护神(图腾)或心爱之物的图案,类似现在所说的纹身(藏身避邪术),以求平安,古书中也多有记载。如《礼记·王制》中说:“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也。”;《庄子·逍遥游》中说:“越人断发文身。”,这里的“文”字都是指“文身”。那么古代东夷之人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身上刺纹呢?《史记集解》里说:因为那里的人们经常在水中活动,所以要剪掉头发,在身上刺上花纹,就像蛟龙的儿子,这样在水中就可以免遭侵害。

通过对“文”这个字的来历和意义构成的了解,不难看出,“文”字是对当时具有安全意义的巫术仪式这一人类行为所做的形象符号与记录。

此外,“化”字把一个侧面站立和一个倒立的人形画在一起,即由“亻”和“匕”组成,其中“匕”是倒立的“人”字的变形,这种组合符合指事造字法的反形表意原则,所指之事为人在翻跟斗,也即人体姿势不断改变的情形。由此“化”的意义已显而易见,但南宋教育家朱熹对“化”的字义有更为精确恰当的解释,他在为《周易》作注时写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用现在的话来说,变,指的是事物处在量变过程;化,指的则是事物已达到质变。可见,“化”是变的结果。

综上述可知,文化,就是“文”的结果,而“文”,又是人为了安全所进行的巫术活动及其这一活动的历史遗照。换言之,“文”字最初可视为是中国古代一种典型的安全文化符号,而“文化”又是“文”的直接产物。因此,我们就明白,说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元文化就绝不为过了。

参考文献:

对安全文化的理解(上)[EB/OL]. (2007-09-24). http://www.51benan.com/a/200709/12268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53670-972928.html

上一篇:探寻安全文化起源(8)——观民族建筑安全文化
下一篇:探寻安全文化起源与发展(10)——原始社会的安全文化图景
收藏 IP: 218.76.2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