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bing1877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bing187717

博文

探寻安全文化起源(8)——观民族建筑安全文化

已有 3185 次阅读 2016-4-25 20:3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style, color, center, 民族, 建筑安全

观民族建筑安全文化

文/王秉


传统安全文化知识源于安全经验,在群体内共享,被编为“安全语言”和“安全艺术密码”,而非仅以书面方式保存,这便是传统安全文化的精髓。在事故和灾害的感受和观察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民族群体都以同样的方式感受着事故与灾害,因此,不同民族所积累的传统安全文化知识也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各民族的传统安全文化知识在其民族建筑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如在亚洲,孟加拉国平原地区的房屋被建筑在地势较高的地台和底座上,并且具有一个特殊的屋顶,人们能够将粮食储藏在屋顶下面,如果洪水进入家里,家庭住户能够在床上做饭、吃饭、睡觉和储藏食品;还能够通过在支架下放上砖头将床升起来;物品被储藏在较高的支架上,或者挂在从屋顶吊下来的麻网内。在这里,作者以我国各少数民族为例,带你一同去发现他们所具备的丰富传统建筑安全文化知识。


1.民族建筑安全文化之防火安全文化

很多民族建筑都有防火功能,如藏式建筑就具有防火的特点(尽管近期的独克宗古城还是被火灾吞噬了,但究其原因有人为因素)。其中,侗族建筑的防范火灾功能很有代表性。西南民族大学兰婕对贵州黔东南侗族建筑的调查发现,侗族村寨的建筑有防火功能,侗族村寨中的戏台、粮仓等皆为木质吊脚楼,底部木柱建于水塘中,四周都有很多水,用于防鼠和防火,保护粮仓。村中所有的粮仓都集中在一起,与村民住房保持一定距离,粮仓与民房相互隔离的设计使粮食得到了保护,即使村中房屋发生火灾也不会烧到粮仓,而侗族村寨内部和周边的水渠、水塘实际上是村民的消防水源。

此外,云南很多民族的火塘也有防火的功能,藏式建筑、彝族土掌房等都有火塘,彝族人在挖火塘时底部和四周都用厚厚的硬石块隔开,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并且,火塘的位置、风向和排烟方式都与防火有关。滇南的傣族、基诺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等都住杆栏式建筑,他们全部在竹楼上烧火做饭,但竹楼火塘都有较高的防火特点,很少听到杆栏式建筑着火的情况。

2.民族建筑安全文化之防震安全文化

独龙族、怒族等民族的建筑对地震有很好的防灾减灾作用,房屋的墙不用石头或者土坯砌成,而是用木头穿斗堆积,整间房屋就是一个整体,地震时不易倒塌。比如,2014年发生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的“10·15”地震,震级6.6级,震源深度5千米,地震初期人们估计损失会很大,结果只造成了1人死亡,324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

为什么震级那么大、震源那么浅的地震伤亡会那么小呢?包括中央电视台记者、建筑专家和抗震专家在内的人都到该地区进行调查,人们发现,造成景谷地震损失小的原因首先是当地的民间建筑特点是整栋房子连成一个主体,地震时即使墙壁震倒了,整间房子也不容易倒,这种房屋被称为“穿斗”;其次,房屋的墙壁与柱子是分离的,柱子在里面,墙壁在外面,墙壁被震倒之后不会往里面倒,因为被柱子挡住了,往外倒的墙壁不会伤到人;再次是当房顶瓦片掉下来时被房子的楼板隔开了,很少砸在人头上,这是造成景谷地震伤亡人员较少的主要原因。

6.6级地震只造成1人死亡的情况在全国上下震动很大,中央电视台记者甚至说“这是最不像灾区的灾区”,这说明传统安全文化知识能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很多有益的东西,为其他地区(甚至城市地区)的安全与防灾减灾提供经验。

3.民族建筑安全文化之防风灾安全文化

在风力巨大的地方,各民族都在房屋建筑上下功夫,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房屋结构是白族民居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型式,其中“三坊一照壁”房屋结构,就是为了防风防火,设计出了“三合一”的外墙工艺。

4.民族建筑安全文化之建筑材料选用安全文化

几乎所有民族的建筑材料都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进行严格的选择,使用非常结实的木料。如傣族热带地方从来不用松树建房,因为河谷地区的白蚂蚁非常喜欢吃松木,他们用的是坚硬的栎木。此外,所有民族都不用雷击过的树木建房,也不用有鸟窝或者看到蛇爬过的树木建房,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是不吉利的象征。一旦选用了这些不吉利的材料,就有可能给户主带来灾难。

5.民族建筑安全文化之宗教安全文化

当然,民族建筑安全文化中还可以通过举行宗教仪式来预防不吉利事件的发生。例如,建房在开工的时候必须择吉日进行,重要部分的施工也必须择吉日进行;彝族土掌房立柱、上大梁、填土等,都必须择吉日进行,其他民族的建筑也是如此;任何重要部分的施工都要进行驱鬼仪式,以避免未来发生灾害。

参考文献:

李永祥.民族传统知识与防灾减灾——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防灾减灾功能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36(10):1-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53670-972737.html

上一篇:“安全文化之热”的思考
下一篇:探寻安全文化起源(9)——从“文”与“化”2汉字的来历探寻安全
收藏 IP: 218.76.2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