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bing1877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bing187717

博文

新“木桶理论”与企业安全管理

已有 3929 次阅读 2017-3-4 15:5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center, 安全管理, 木桶

木桶理论与企业安全管理

王秉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但木桶的盛水量会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木桶定律”或“短板理论”)。简言之,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近年来,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传统“木桶理论”进行了演化,并得出许多有价值的新认识(如“反木桶原理”、“木桶直径原理”、“桶底原理”与“斜木桶原理”等),即从木桶理论的原点出发,可以提出新的演变思路,称之为新“木桶理论”:

第一,“木桶”的选材与木桶盛水。最短的木板决定了盛水量的高度。然而,我们换一个思路思考木桶的盛水效果,若木板的板材不够结实,即使盛再多的水,恐怕也撑不了多久,木桶能否稳定地盛足够多的水,与木桶的材质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木桶”的木板之间结合程度与木桶盛水。木桶能否经久耐用,不仅与木板的材质有关,而且还取决于木板之间能否恰当组合密切相关。要实现没有空隙的衔接,特定的位置要放置对应的木板,不能放置错误,尤其是桶底与各木板之间的衔接,更不能出现错位,假如每块木板间的配合不好,衔接不牢,出现缝隙,最终会因为漏水而无法保证容量。

第三,“修桶”改造还是“弃桶”重造。随着木桶的持续使用,木桶必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材质老化、结构松动,木桶主人就面临着一个抉择:“修桶”还是“弃桶”。当修桶成本低于木桶的价值时,主人会选择前者,使其保持原有的使用价值;当修桶的成本等于或者高于木桶的价值时,主人会选择后者,重新制作或购置一个新桶。

显然,新“木桶理论”亦会对企业安全管理带来诸多有益启发。这里,笔者具体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谈谈:

第一,“木桶”的选材与企业安全生产资源。企业安全生产依赖于优质的资源,企业高质量的安全生产资源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实践中,安全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总是能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将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的优质安全管理人才、技术(安全硬件设施等)等资源(安全投入)收入自己的麾下,才取得了骄人的安全管理成绩,杜邦公司就是一个典例。可见,优质的安全生产资源仍是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的关键要素。

第二,“木桶”的木板之间结合程度与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企业所能掌握的安全生产资源相当于木桶的每一块木板,而且每块木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企业的核心安全生产资源相当于“桶底”和“腰箍”,否则木桶就会“架空”和“散花”。只有企业以核心资源为轴心将每种安全生产资源合理搭配,科学配置,形成合力,实现各种安全生产资源的自身价值和功能分配,才能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细言之,安全生产需要一个好的基础,它相当于木桶的“桶底”,包括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优质的技术设备、良好的安全文化、奖惩机制建设等。但企业不仅要拥有优质的安全生产资源,而且还要具有整合安全生产资源的能力,这就要利用领导干部、管理者的安全管理职能,它相当于木桶的“腰箍”,也是企业核心的安全生产资源,整合凝聚全企业上下的安全生产力量,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最佳状态。

第三,“修桶”改造还是“弃桶”重造。当前来说,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通过“修桶”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如纠正员工的违章违纪的行为、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安全生产技术的改进等)。然而,“木桶”毕竟属于农业社会的日常器物,在工业时代生活中或许尚有一定用处,但是,进入现代社会后,“木桶”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失去了用处。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解决盛水、运水功能的器皿,不仅仅是“木桶”,还可以是铁桶、塑料桶,或者是输水管道等。对于企业而言,遵循的是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即安全效益问题。如果出现安全投入回报率较高的“桶”,就会抛弃原来的“木制安全桶”而改用“铁制安全桶”,进而经过不断“弃桶”、“换桶”的过程,就会发展为“制安全桶”,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大幅度升级。这个“换桶”的过程,其实是企业逐步更新企业安全管理理念、方法或模式的过程,这才是根本改善和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突破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53670-1037478.html

上一篇:到底什么是葛麦斯安全法则???
下一篇:大数据所孕育的安全科学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收藏 IP: 110.53.160.*| 热度|

1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2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