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记:
2016年3月23日,樊哲勇翻译了《从透射的观点看电导》Conductance viewed as transmission, Yoseph Imry and Rolf Landauer。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964460.html
2014年10月26日,身在美国的潘晓东老师翻译了 《来自软凝聚态物质的深刻见解》 Insights from soft condensed matter, Thomas A. Witten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838909.html
题记: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愿望,希望能够把一本介绍上世纪物理学进展的文集翻译为中文。我希望能够把《美国物理学会百年纪念文集》翻译为中文。多年以来的经历告诉我,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翻译了三百万言之后,我才切实发现翻译是为他人做嫁衣,“阅尽他宝,终非我分”。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终于决定不再做这种事情了。但我还是构思了一个方案,希望找到足够多的、具有足够能力的志愿者来把这本文集翻译下来。当时的想法是,也许我可以在网上找到足够多的人,也许自己能够通过写博客吸引几个对翻译感兴趣的人。但是我错了,几乎没有人对翻译感兴趣,我写的与翻译有关的博文都没有什么人关注。我的博客也开张快半年了,觉得可以说的话也快说完了,估计很难再吸引更多的人了。看来这件事终究是办不成了。但是,我还是把这个方案放在这里好了,就算是留作纪念吧。再说,也许真的有人感兴趣呢。谁知道呢?总得试一试吧。
姬扬
2014/9/29
博文发出来后,有多位博主推荐,也得到了科学网的精选,我非常感谢。请感兴趣的网友去网站看看摘要,如果确实有意向,请与我联系。没有时限,也没有好处,只有我提到的象征性报酬,出版的可能性也不大。我的邮件地址是 jiyang@semi.ac.cn
《美国物理学会百年纪念文集》目录 http://journals.aps.org/rmp/issues/71/2
2014/9/30
1999年,《现代物理学评论》 Review of Modern Physics出版了一份增刊,用于纪念美国物理学会成立100周年。《美国物理学会百年纪念文集》包括53篇文章,介绍20世纪物理学的整体发展情况,不仅覆盖了物理学的全部领域,还包括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物理学与国防和信息工业的关系等等(目录见附录一)。作者都是各个分支领域的众望所归的领军人物,写的东西大多是自己亲历亲为或者至少是耳闻目睹之事,自然是提纲挈领,流畅之至,对未来的展望也能高瞻远瞩,颇有指导意义。针对的对象是受过大学物理教育,对物理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感兴趣的人士,这本书可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高级科普读物。
研究物理学,不仅让我们逐渐理解我们所处的自然界,更是为我们改造自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都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物理学的重要性,当然不用多说了。
物理学还需要再发展吗?当然需要。物理学继续发展最需要什么?需要吸引更多的朝气蓬勃的有志青年从事物理学研究。怎么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吸引他们感兴趣,教育他们基本的物理知识,大致指出物理学发展的方向,然后鼓励他们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发明新的仪器和技术来研究自然和改造自然。这当然也不能脱离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进步”。
我认为,物理学的希望在中国,我们需要为中国的有志青年提供更好的物理学教育。这就要涉及到怎么教学的问题了。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用什么语言?英语教学还是汉语教学?我认为,物理学的将来在中国,物理学的教学也必然要用中文。原因当然可以列很多,正面的、反面的都有,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人这么多,他们的母语都是汉语。我觉得,再多说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无外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或者说,“屁股决定脑袋”。
在物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史上,我们就不要提传说中的拉丁语了,就说说近代史吧。德语曾经主导了世界,但是因为希特勒的倒行逆施而衰败了;俄语也曾经扯起大旗,独立了一个小山头,但也随着苏联的灭亡而消失了;日语大概从来就没有雄心成为科学语言,从其论文和教科书中对新名词大多采用音译的方法就可以看出;一百多年以来,英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现在更是一家独大,隐然已经成为科学的世界通用语言了。然而,英语真的能够成为科学的世界通用语言吗?真的能够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吗?我认为不是。纵观科技发展史,显然可以看到,经济的发展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重新回到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重新到“天可汗”的历史位置,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相应地,物理学要继续发展,也不可能脱离物理学的中文教学。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重起炉灶呢?对于必将到来的用中文研究和教学物理的时期,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张开大嘴、坐等天上掉馅饼呢?当然不是。吐故纳新也不是这么个做法。“周虽旧邦,其命唯新”,我们要创新,但是要基于拿来主义的创新,要扬弃。在几代中国物理学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的物理教学从中学到大学已经实现了中文教学,在一般的科研单位和产业部门里也都是用中文来工作。更重要的是,用中文进行物理教学和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个简单的证据是现在有很多国内接受本科教育的人在国内外各个研究机构里做出了非常好的工作,当然更重要也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经济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人,而这些人获得的教育、开展的工作绝大多数都是用中文进行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种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把这种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
然而,近年来,随着英语影响的扩张,这种潮流似乎有所反动。在中国顶级大学里(所谓的C9大学,或者范围更大一些的985大学)和顶级科研单位(比如说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的教学和研究越来越偏向于英语,这体现在所谓的双语教学(或者干脆就用英语教学)和业绩评估的 SCI文章标准。我认为,这是英语企图保持顶级影响地位的结果,更是西方发达国家意图保持其经济主导地位的结果,当然,也有中国政府忙于发展经济和国防而暂时忽视了对教学和基础科研工作的影响。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对经济发展尚且自顾不暇,对教学和科研发展自然也就快要爱莫能助了——相关资源越来越向顶级大学和科研机构集中,这体现在所谓的“慕课”MOOC的流行、高影响因子杂志(CNS之类)的霸道以及作者付费的开放杂志的兴起上面。所以,真正实现用中文进行物理教学和科研的道路还很漫长,特别是因为目前还几乎没有重要影响性的原创性工作发表于中国的学术杂志上,更别说用中文发表了。
原创性的科研工作当然很困难,但是它也要依赖于良好的基础教学。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中学物理教材,有了很好的大学普通物理学教材(近年来的典型代表是赵凯华等编著的《新概念物理学》),也有了一些比较好的专业基础性教材,但是总的来说,对于反映当前物理学现状的书刊还比较少(尽管也有像《物理学进展》这样的杂志多年以来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我们应当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为打好基础做些贡献,翻译一些优秀的物理学文献,但是,这个工作确实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绝非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
我现在的想法很简单,我想找到足够多的志愿者,把《美国物理学会百年纪念文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固定物理学专业词汇的翻译,便于以后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使用;另外也可以进一步确认中文确实可以用来讲述物理学前沿的进展(这里的前沿指的不是过去一两年间新发生的事情,而是指大约5-10年前发生的事情),而这本书最新的内容也要在15年以前了,如果这样的内容都无法用中文清楚地表述,其他更新的内容就更加不可能了。
我希望能够找到志愿者来做这件事情,因为我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把这本书都翻译过来,而且我也没有资源来为相应的翻译工作支付合理的费用,即使翻译过来也不一定能够出版。但是,我仍然愿意做一点象征性的答谢:对于每篇文章的译者,我愿意赠送一本我翻译的书,同时答应为您付出5小时的有效劳动时间,用于完成您愿意让我效劳而我又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就我了解的事情(与这些翻译工作无关),回答一些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做一点调研,写一点东西,等等。相对于译者的劳动来说,这点所谓的答谢完全是象征性的:如果我自己去翻译这篇文章,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大约要花费30-40个小时的时间——假设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否则还要更长时间,100个小时也是有可能的。换言之,我希望能够以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吸引大约50位具有相当专业素养的志愿者,请你们贡献大约总计一年的有效劳动时间(也就是每个人一星期的时间)。当然,如果这本书出版的话,肯定会注明各位译者的贡献,但是,根本出版不了的可能性也不小。
这件事情实际上挺难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了张维和符松等编译的《普朗特纪念报告译文集:一部哥廷根学派的力学发展史(精)》。读读这本书的编者序,就会知道类似工作的困难程度——简单说一句,主要推动者之一张维教授逝世十余年后,这本书才得以定稿、出版。我把相应的材料放在附录二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自然可以体会其中的艰辛。
2014/2/26
附录一:《美国物理学会百年纪念文集》目录
http://journals.aps.org/rmp/issues/71/2
量子理论, Hans A.Bethe , Rev. Mod. Phys. 71, S1 (1999)
原子核物理, Hans A. Bethe , Rev. Mod. Phys. 71, S6 (1999)
粒子理论物理学, A.Pais , Rev. Mod. Phys. 71, S16 (1999)
基本粒子物理学:起源, ValL. Fitch , Rev. Mod. Phys. 71, S25 (1999)
太空物理学, GeorgeField , Rev. Mod. Phys. 71, S33 (1999)
相对论的世纪, IrwinI. Shapiro , Rev. Mod. Phys. 71, S41 (1999)
从雷达到核磁共振, RobertV. Pound , Rev. Mod. Phys. 71, S54 (1999)
二十世纪的凝聚态物理学, W.Kohn , Rev. Mod. Phys. 71, S59 (1999)
二十世纪原子物理学简史, DanielKleppner , Rev. Mod. Phys. 71, S78 (1999)
量子场论, FrankWilczek , Rev. Mod. Phys. 71, S85 (1999)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 MaryK. Gaillard, Paul D. Grannis, and Frank J. Sciulli , Rev. Mod. Phys. 71, S96(1999)
弦论、超对称性、统一及其他,John H. Schwarz and Nathan Seiberg , Rev. Mod. Phys. 71, S112 (1999)
加速器和探测器, W. K.H. Panofsky and M. Breidenbach , Rev. Mod. Phys. 71, S121 (1999)
电子和μ子的奇异g因子, V. W. Hughes and T. Kinoshita , Rev.Mod. Phys. 71, S133 (1999)
中微子物理学, L.Wolfenstein , Rev. Mod. Phys. 71, S140 (1999)
千禧年之际的宇宙学, MichaelS. Turner and J. Anthony Tyson , Rev. Mod. Phys. 71, S145 (1999)
宇宙射线:宇宙中能量最高的粒子, James W. Cronin , Rev. Mod. Phys. 71, S165 (1999)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LymanPage and David Wilkinson , Rev. Mod. Phys. 71, S173 (1999)
黑洞, Gary T.Horowitz and Saul A. Teukolsky , Rev. Mod. Phys. 71, S180 (1999)
引力波, RainerWeiss , Rev. Mod. Phys. 71, S187 (1999)
探索暗物质的秘密, BernardSadoulet , Rev. Mod. Phys. 71, S197 (1999)
世纪末的原子核物理, E.M. Henley and J. P. Schiffer , Rev. Mod. Phys. 71, S205 (1999)
恒星里的原子核合成(Stellarnucleosynthesis), Edwin E.Salpeter , Rev. Mod. Phys. 71, S220 (1999)
原子物理学, SheldonDatz, G. W. F. Drake, T. F. Gallagher, H. Kleinpoppen, and G. zu Putlitz , Rev.Mod. Phys. 71, S223 (1999)
激光光谱学和量子光学, T.W. Hänsch and H. Walther , Rev. Mod. Phys. 71, S242 (1999)
原子的冷却、陷俘和量子操控,Carl E. Wieman, David E. Pritchard, and David J. Wineland , Rev. Mod. Phys. 71,S253 (1999)
激光物理学:行动中的量子争议,W. E. Lamb, W. P. Schleich, M. O. Scully, and C. H. Townes , Rev. Mod. Phys.71, S263 (1999)
单光子干涉和双光子干涉中的量子效应, L. Mandel , Rev. Mod. Phys. 71, S274 (1999)
从纳秒科学到飞秒科学, N.Bloembergen , Rev. Mod. Phys. 71, S283 (1999)
量子物理学的实验和基础, AntonZeilinger , Rev. Mod. Phys. 71, S288 (1999)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HorstL. Stormer, Daniel C. Tsui, and Arthur C. Gossard , Rev. Mod. Phys. 71, S298(1999)
从透射的观点看电导, YosephImry and Rolf Landauer , Rev. Mod. Phys. 71, S306 (1999)
超导电性, J. R.Schrieffer and M. Tinkham , Rev. Mod. Phys. 71, S313 (1999)
超流性, A. J.Leggett , Rev. Mod. Phys. 71, S318 (1999)
触摸原子(In touchwith atoms), G. Binnigand H. Rohrer , Rev. Mod. Phys. 71, S324 (1999)
材料物理学, P.Chaudhari and M. S. Dresselhaus , Rev. Mod. Phys. 71, S331 (1999)
晶体管的发明, MichaelRiordan, Lillian Hoddeson, and Conyers Herring , Rev. Mod. Phys. 71, 336 (1999)
统计力学:选择性地综述两个重要问题, Joel L. Lebowitz , Rev. Mod. Phys. 71, S346 (1999)
标度、普适性和重整化:现代临界现象的三根支柱, H. Eugene Stanley , Rev. Mod. Phys. 71, S358 (1999)
2014年10月26日,身在美国的潘晓东老师翻译了 《来自软凝聚态物质的深刻见解》 Insights from soft condensed matter, Thomas A. Witten 软物质, Thomas A.Witten , Rev.Mod. Phys. 71, S367 (1999)
颗粒物质:当前的观点, P.G. de Gennes , Rev. Mod. Phys. 71, S374 (1999)
液体的湍流, KatepalliR. Sreenivasan , Rev. Mod. Phys. 71, S383 (1999)
非平衡物理学中的图案生成(Patternformation in nonequilibrium physics), J. P. Gollub and J. S. Langer , Rev. Mod. Phys. 71, S396 (1999)
高温等离子体的无碰撞性质, T.M. O’Neil and F. V. Coroniti , Rev. Mod. Phys. 71, S404 (1999)
化学物理:分子云、团簇和列阵(Chemical physics: Molecular clouds, clusters, and corrals ), Dudley Herschbach , Rev. Mod.Phys. 71, S411 (1999)
生物物理, Hans Frauenfelder, Peter G. Wolynes, and RobertH. Austin , Rev. Mod. Phys. 71, S419 (1999)
大脑、神经网络和计算, J.J. Hopfield , Rev. Mod. Phys. 71, S431 (1999)
物理学中的微观模拟, D.M. Ceperley , Rev. Mod. Phys. 71, S438 (1999)
医学成像的物理学及其应用, WilliamR. Hendee , Rev. Mod. Phys. 71, S444 (1999)
核裂变反应堆, CharlesE. Till , Rev. Mod. Phys. 71, S451 (1999)
核能——聚变, T. KennethFowler , Rev. Mod. Phys. 71, S456 (1999)
物理学和美国国家安全, SidneyD. Drell , Rev. Mod. Phys. 71, S460 (1999)
激光技术, R. E.Slusher , Rev. Mod. Phys. 71, S471 (1999)
物理学和信息工业, W.F. Brinkman and D. V. Lang , Rev. Mod. Phys. 71, S480 (1999)
附录二:《普朗特纪念报告译文集》简介
以下内容取自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
http://www.tup.tsinghua.edu.cn/book/Showbook.asp?CPBH=023862-01
普朗特纪念报告译文集——一部哥廷根学派的力学发展史
作者:张维,符松,章光华,任文敏
图书详细信息:
ISBN:9787302313465
定价:249元
印次:1-1
装帧:精装
印刷日期:2013-5-7
图书简介:
普朗特教授是德国著名力学家、近代流体力学奠基人、哥廷根学派杰出代表。为纪念他的巨大贡献,1957年起,德国宇航学会和应用数学力学学会在每年应用力学和数学年会上,邀请一位国际著名力学家作纪念普朗特的报告。这些报告内容广泛深入,全面地阐述了普朗特的治学理念、学术成就、研究方法和人格魅力,涉及当时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并附有大量参考文献,因而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平和代表性的现代哥廷根学派的力学发展史,是航天航空研发人员、力学研究工作者、教师和研究生极其珍贵的参考资料宝库。
庄逢甘院士序
在力学的发展史中,哥廷根学派有着特殊的地位,对流体力学尤其如此。哥廷根学派学术思想的实质是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为工程实践服务;其代表人物是F.Klein和L.Prandtl等。德国宇航学会和应用数学力学学会为纪念普朗特的重要学术贡献,每年在学会的年会上举办一些普朗特纪念报告,这些报告既代表了当时力学界最有影响的一些学术成果,也是对哥廷根学派学术思想上的弘扬。清华大学的几位老师在张维先生别具慧眼的倡导下,将普朗特纪念报告收集整理,介绍给中国力学界,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哥廷根学派学术思想经冯•卡门传至美国,经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和陆士嘉等传入中国,钱学森更创造性地提出力学是“技术科学”(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发展了哥廷学派的思想。我们清华大学的几位同志,在收集整理和翻译这些纪念报告中,深感哥廷根学派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体会到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对力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应该弘扬和推动这一学术思想并在中国力学界发扬光大。中国的青年学者,应当走哥廷根学派的道路,走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科学”道路,切忌空谈。从工程实际出发,观察分析,提出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然后再用在工程上,经过工程的检验。“理论不和实际符合,这样的理论不能叫作理论”。我们认为,当前力学的发展,尤其应该强调这一思想。
这本文集的出版可喜可贺。据了解,文集编者中的章光华和任文敏二位教授均已退休,但面对水平不一的众多样稿一丝不苟,展现了高尚的职业精神。我们希望,若干年后,普朗特纪念文集还能继续出版,使哥廷根学派在中国继续更加发扬光大。
庄逢甘
2010年2月16日
编 者 序
我们尊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维教授生前十分推崇哥廷根(Gottingen)学派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概括起来说,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张维教授特别重视哥廷根学派对力学学科发展的影响。他始终认为,力学理论应该建立在对自然现象和工程问题细致考察的基础上,而工程力学则应该是一门来源于工程又服务于工程的“技术科学”或“工程科学”。上述理念也正是哥廷根学派的学术传统。据此,他于1958年创建了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
普朗特教授(LudwigPrandtl,1875—1953)是德国著名的力学家、近代流体力学的奠基人、哥廷根学派的杰出代表,他在近代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的贡献对全世界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众所周知,普朗特教授的两项最突出的贡献是边界层理论和机翼理论。有了他的这两项奠基性工作,才使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从抽象理论向应用科学跨出了最关键的步伐。除此之外,普朗特教授在诸如气体动力学,传热学、气象学、乃至固体力学等广大学科领域都有不容忽视的贡献,以致这些学科中的不少定律和常数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普朗特教授于1953年逝世。为纪念他对力学的巨大贡献,从1957年起,德国宇航学会(DGLR)和应用数学力学学会(GAMM)在每年一届的应用力学和数学年会(Jahrstagung)上,都邀请一位国际著名的力学家(其中许多是普朗特教授的学生和同事)作一次纪念普朗特的报告(以下简称普朗特纪念报告),到2009年为止,这样的报告已进行了52次。这些报告的内容既广泛且深入,全面地阐述了普朗特的治学理念、学术成就、研究方法和人格魅力,同时也涉及了当代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综合这五十多篇报告,可以说是一部高水平的哥廷根学派的力学发展史。
张维教授专长固体力学,他的夫人陆士嘉教授曾师从普朗特,并在其门下获博士学位,因而他对普朗特的治学理念和学术成就有深刻的认识,生前非常推崇。他在世的最后两年,潜心收集和研究了各届年会上的普朗特纪念报告(这些报告从未综合在一起发表)。他远见卓识地认为,这些报告对于我们了解过去、当前和未来的力学发展道路是一部非常有益的好教材,对于推动我国力学学科发展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学术文献。由于普朗特纪念报告大部分是用德文发表的,为了便于我国广大力学工作者阅读,张维教授生前曾亲自组织国内的专家学者进行翻译。不幸的是,他突然谢世,竟未留下翻译组织工作的详细资料。经我们多方努力,才找到张维教授就此事与之联系过的部分专家学者,再由我们,特别是符松教授的重新组织、安排以及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完成翻译和编辑工作。幸得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这本译文集今日方能出版面世。这总算实现了张维教授的遗愿,同时我们也能以此表达对张维教授的深切怀念。
这本译文集按年份排序。自1957年至今,一年一次的普朗特纪念报告应有52篇(其中1970年因故未有报告)。遗憾的是,虽经多方努力,在公开出版的文献中我们只收集到四十余篇报告,这多少给我们留下了些缺失感。除一年一次正式邀请的普朗特纪念报告外,张维教授生前还精选了6篇与普朗特的学术活动有关的文章,包括普朗特本人撰写的著名论文《论摩擦很小的流体运动》、他的学生和亲密合作者撰写的关于普朗特人格魅力的文章、记述普朗特建立并长期工作的“威廉皇帝研究所”的文章,以及三篇有关边界层理论发展历史的文章。这些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对我们了解哥廷根学派的治学风格很有帮助。上述6篇文章我们也请专家译出并收集于译文集的第二部分。
我们认为,这本译文集的出版是一项重要的学术交流工作,希望它对我国的学者和研究生了解哥廷根学派、了解普朗特教授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以及了解当代力学(特别是流体力学)的发展有所帮助。我们在每篇译文的最后,都注明了该文的原载刊物,以便读者查阅原文。我们也曾与原文的出版机构和部分报告的作者取得过联系,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对于他们惠允译文集的出版我们表示衷心感谢。我们特别感谢德国宇航协会(DGLR)前主席Laschka教授,他对普朗特纪念报告的翻译工作十分关心和支持。Laschka教授与译文集的发起人张维教授有深厚友谊,他在张先生谢世后来中国访问时,还特地到清华大学来关注报告的翻译工作。我们还要感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eimerdes教授在报告翻译工作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报告的翻译工作由相关专业的专家承担,对于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承译,我们表示深切的谢意。按原承译要求,各位译者要自己请人校对,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译者未能请到合适的校阅人。为对读者负责,我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对照原文进行校对,部分译稿在校对中几近重译,这一艰苦细致的工作以及统一译文的格式、专业用语和编辑工作是由清华大学的章光华教授和任文敏教授完成的,符松教授初审了全部译文。校改后的译文,大部分已请原译者复核,但为加快出版进度,一小部分非本校同仁的译文未及请本人复核,尚请鉴谅。本译文集的出版,虽经我们努力,但由于涉及的研究领域广泛和时间紧迫,其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尚冀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我们对此将十分感谢。
由于发表原作者文章的期刊以及发表时间先后不同,各篇原文本身及其参考文献的录入格式略有差别。另外,不同译者的译文形式上也不尽相同,例如,人名译为汉字抑或照录原文等。我们考虑到,如果完全统一,则改动较大,反而可能导致错误和不便,因而未能做到完全统一。但是,基本格式、专业术语以及凡已译出的人名地名,我们都尽量做到按国内规范力求统一。
我国与哥廷根学派渊源深远的流体力学家庄逢甘、张涵信、崔尔杰三位院士对于这些报告的翻译出版非常支持,庄逢甘院士欣然为本文集作序,对纪念报告的科学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哥廷根学派学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承和发扬十分赞许。这也是对翻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对此我们表示十分感谢。
编者谨识
2010.3 于北京清华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