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我当年为什么没参加高考? 精选

已有 10373 次阅读 2019-6-6 18:46 |个人分类:武汉系列|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马上又到了高考日,6月7日开考。这让我回想起1977年我没参加高考的情况!

 

按照我这个年纪,理应赶上1977年或1978年的高考的。可是我却无缘参加。1977年我已经成为所谓的“武漂”了。也就是“漂”在湖北武汉。当然,那时还没有“漂”的概念。只能说流落在武汉。在武汉,我是三无人员,无户口、无工作、无居所。可是要参加高考,这些条件是必须的。可在武汉我一项都没有。那我也就无法参加高考了。

 

所幸的是,改革开放后,有一篇报道,说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到高校去考试。其实也没什么正式文件。那时的大学也是比较混乱,那么我就拿着那份《人民日报》,找到了武汉大学。希望他们是否能根据报纸的精神为我单独举行考试。当年武大教务处也没见过还有我这样的人能来找他们,而且又振振有词。他们答应说要和外语系沟通一下,要我等段时间。外语系的老师也没经验。既然有了报纸的精神,又有人找来了。是不是就给我单独组织一场考试呢?我很快得到了回音,说可以为举办一场考试。

 

武汉大学那时招的也就是工农兵大学生。外语系英语专业的人似乎对教工农兵大学生都习以为常了。认为我大概也不过如此吧。应付一下教务处,把我打发走了也就算完成任务。差不多在1978年的样子(具体什么时间我记不大清了)。武大外语系为我准备了二场单独的考试。这也是特殊待遇了。想想现在,能为一个学生单独举办一场考试?门儿都没有!时代不同,境遇也有差异。那时百废待兴,缺乏人才。于是,武大的老师们也希望能创造出“奇迹”。

 

第一场考试相对简单,一场笔试,一场口试。结果我觉得都还可以。毕竟他们都是比照着工农兵学员的水平出的试题。我从小就开始学英语,给我的那些题我认为都没问题。尤其是口试,他们一听我的发音,就觉得和工农兵学员的不一样。想想看,能成为工农兵学员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而我呢?虽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但我却是特殊人家的孩子。我父母当年都是辅仁大学英语系毕业的。我从小就跟随他们学英文,发音自然没问题。尤其是我父亲,当年在北京读的是美国侨民学校。老师都是清一色的美国人。发音自然错不了。武汉大学的老师一听我的发音,就觉得我的情况和工农兵大学生的水平不在一条线上。于是决定为我组织第二场考试。

 

第二场考试要严格得多。笔试题也难了不少,翻译挺难,我记得。口试的阵仗也和第一次不同。这回来了五位老师做考官。我就坐在他们对面,有一位是主考官,坐在正中间。口试各位老师轮流发问。我也就轮流作答。大概有两个小时的样子,口试结束了。主考官和其他四位商量了一下。没跟我多说什么。考试完了,你可以回去了!我可以回去了?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我发落了?我想问题未必像我想的那么简单。果然,他们要跟学校教务处回话,把为我举办的考试情况汇报一下。

 

可我不行呀。我还希望有个结果再继续“往上爬”呢。过了有一个多月的样子,我等不及了。自己的事情自己都不上心,谁还给你上心。找武汉大学去。抽了一天时间,我来到武大教务处询问结果。教务处的人让我稍安勿躁,他们也还在讨论呢。既然如此,我只能继续等下去。那个年头,武汉大学似乎比较开放。而我呢,又钻了一个空子,这才单独给我举行了二场考试。后来我再去找,他们说和外语系的老师仔细讨论了,认为我的英语还是不错的。最后给我开了一纸同等学力的证明。就是靠这张证明,我在武汉干到了1995年。


感谢那个时代,感谢武汉大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1183459.html

上一篇:沂蒙红嫂纪念馆
下一篇:紫薇成精
收藏 IP: 221.217.210.*| 热度|

42 郑永军 武夷山 李毅伟 刁承泰 刘立 吴嗣泽 杨正瓴 朱晓刚 韦四江 孙颉 尤明庆 冯大诚 姬扬 吕秀齐 刘山亮 王恪铭 晏成和 张晓良 蔡小宁 梁庆华 夏力钢 姚远 周肇俊 文端智 王启云 钟定胜 杨金波 刘炜 史晓雷 朱伯靖 强涛 姚伟 韩玉芬 史永文 郁志勇 黄河宁 孙宝玺 聂广 汪育才 宁利中 ljxm Hyq1893685379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