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勇敢 博爱 平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xj 在回升升

博文

胡子史话小窥

已有 5001 次阅读 2008-11-25 16:52 |个人分类:生活随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观念, 胡子, 潮流

 

图片来源:http://www.wfnews.com.cn/video/2008-01/16/content_98808.htm

  (看到这几天的博文点击连30都到不了,心里有点失落.再看看后面的留言,好象大部分是认识的人在鼓励我.也许不只失落,因该叫失败吧.不过让我面对失败失去信心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在前面景仰各位大侠的时候已经提过,论学识、论才情我都远不及各位,甚至各位的学生,但我相信自己的坚韧会让我陪伴每一位走到最后.虽然这里名字叫科学网,但显然写些博客比赛关注、娱乐爆料才是能吸引大家眼球的.我本来想建议科学网在做关注排名的时候要在点击量后面乘文章类型系数,保护科技、新思维、和新信息等有较优的机会提供给大家,但考虑选手自身写作范围的差别一直没有敢提.今天也灵活点,不谈天说地讲故事了,谈谈小料看它如何,唯一遗憾的是不知道把它放自己的哪个栏目里好.)

谈起胡子这个东西还真有说不完的话.古今中外都可以说一点.

我国古代有句话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之不孝。既然刮胡子是不孝之一,可见古代男子留胡子,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大方,和区别两性,更重要的是为了贯彻孝道.古乐府《陌上桑》里有句话: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汉书》里称汉高祖美须髯。可见汉代自下而上,是以胡子为美的.而且有曹操割须代首后,士卒皆为之震惊这样的事情,可见古人对胡子并不像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割掉不痛不痒,无所谓.但大家在电影里也常听到一句话:玉树临风赛潘安,一朵梨花压海棠.可见有的时候小白脸更受欢迎.(潘安是没有胡子的)

至于胡子的形状,由于我国古代较早时候的画像,和其它艺术作品中都是上翘,元朝以后变下拖了.所以鲁迅先生认为下拖式胡子是蒙古人征服中国后带来的。但也有其它争论,不过胡子长太长了当然会下拖.以我个人毛发的硬度来衡量,半年之内胡子是会保持它自然形状的:脸上的胡子向上、向后长,下巴的向后长.虽然我长这么大只买过一次梳子,就是为胡子买的,不过基本没有用,照片上的样子一般是自然成型的.半年以后需要打理了,可以刮掉.鲁迅先生的胡子是字形的,因为有国粹家认为上翘的洋人的胡子.所以他搞个不上不下.

不过现代的胡子在中国已经不同于以前的的文化了.胡子和精英们的形象已经极不合拍.而只是娱乐剧里面,邋遢和走霉运男人的标志.如果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留胡子.那一般是标榜自己为艺术人士了.当然也有些大师也不屑这些.

我留胡子当然不是标榜什么艺术或是男性.对人的性别我是不在意的.比喻因为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女性把乳房搞到很大,我看这是奴化自己,不合适进化潮流的.学了点生物知识的人都知道皮肤表层的细小毛发有很多有益的作用,你都刮掉,胳膊自然难受.所以在炎热的环境或寒冷的冬天,我尝试刮掉胡子,同时也刮掉了这些细小毛发,身体是非常难受的.既然我进化的没有别人好.就不要苛求什么比别人好的形象.坦白的把我的形象放在头像里.吓跑不少网友也没什么.毕竟做人坦然是很重要的.

说完国内,再看看国外.(如下引自新华网,包括图片

埃及法老的人造胡子体现了他们的身份。波斯君主也喜欢蓄浓密卷曲的胡子,并用指甲花精心染过,香气扑鼻。胡子同样是睿智和满腹经纶的标志。在古希腊,从人们所蓄胡子的形状,可以判断出他们是哪一个哲学学派的拥趸。有时胡子甚至遮住了人脸,难怪古人会打趣说:“我看到了胡子,但却看不见哲学家本人。”

    彼得大帝登上王位之前,蓄大胡子意味着对俄罗斯悠久文化和习俗的尊重,并且能将俄罗斯人与拉丁人、东正教徒与天主教徒区分开来。伊凡雷帝时代,教会要给剪短和剃掉胡子者定罪。所以当时的俄罗斯男子个个都是美髯公。

政府第一次拿胡子开刀是在1705年。彼得大帝要求国民剃须,并向那些拒不从命者每年征收蓄须税。据当时的典籍记载,税额在30100卢布不等,这是来源稳定的税种。看来,忤逆王意者大有人在。按时足额缴纳者可以拿到一枚正面印有胡子图案的铜章。而彼得大帝在1722年的改革改变了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改革的措施之一便是引进轻便的外国服装、参加舞会、推行剃掉胡须及其他欧洲习俗。

在亚历山大三世1881年登基后,人们才重获蓄须自由。沙皇带头蓄须,以示对传统的尊重。

    圣彼得堡艺术家团体的著名人士沙金是此次展览的坚定支持者。他说:“我个人不打算抛弃蓄了多年的胡子,毕竟这是从事艺术的男子的标志,也是我们圣彼得堡艺术家团体成员的特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4000-206168.html

上一篇:从胡适到祖国统一
下一篇:从早晨的雪到冻雨及其它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