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ng--与岁月成正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ing 普世无关我,孤心送远行。月眠风滞两栏凭,莫道惯于长夜数兰清。

博文

物理人生(92)--秋之憾 精选

已有 8623 次阅读 2009-9-25 17:56 |个人分类:絮语|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中秋, 物理人生

 

过了不惑之年,会开始偶尔回首往事。比如拿以前发表和没有发表的文章来看,有一些自豪感,更多是唏嘘遗憾。为往事多有遗憾,也因为未来少了一些激情和梦想。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姿态。例如,看一些早期的文章,为那时初生牛犊之新奇想法而骄傲,却也为那时物理上粗糙、逻辑上欠周及至错误处理而羞愧。

 

不过,这让我想起多年前听已故电影人谢晋先生说过的一句话:电影本质上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一定义主要针对艺术家本身创作而言,未必一定会波及观众。艺术家将遗憾与创作联系在一起是委婉的“往事回首千般嘘,不期前方有新渠”。很忧伤的蓝色小调,却并非不美丽!

 

牵强到研究生涯,也是一样的道理。用八卦的语言道来,科学史故事都显示出原始创新的一大特征是创新为时间的遗憾函数,时间越长遗憾越大。而看起来,圆满的学问一定是纷繁复杂与臃肿的,圆满的东西不会是原始创新。人类从一开始就喜欢简洁而不是臃肿,所以发展哲学思辨来pattern我们的世界和思维。后来发现哲学离现实实在是太远了,才开始妥协一点,诞下了经典物理学与化学。所有唧唧称道的规律和定律都是简洁的,因此都具有遗憾的内在特质。这种遗憾与形式之美相对应,因此是遗憾之美。阐述遗憾之美有两个方面:

 

历程之轴。原创创新公布之时或多或少都伴随糟粕与错误,从而让后人有机会去修补和完善。后人读先人的文献,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读出先人的遗憾来,无此便不是学问。越是古老的文献,给人越多遗憾。因为有遗憾,才有反衬先人遗憾之美的动机。我们作时间反演对称破缺操作,以回到百年前的宣纸沉卷,将自己置身其中,总是会唧唧称赞先人的深邃、睿智和伟大,也不时为浩卷里面的灰尘所激而喷嚏连连。那时,破缺表现在人们已经从心里为那些遗憾打上了美的烙印。遗憾是发展、是历程。圆满是遗憾的余函数,是附属的、背后的东西。

 

形态之轴。学问讲究简洁,远离繁琐。这是公理,无需证明,虽然本文已然是反例。简洁主导形态之轴,从最低层次开始。当下一个层次开始复杂而臃肿时,学者开始上升一个层次,以从大局看整体形态。我们手边的例子比比皆是:混沌之上以奇异吸引子为美、原子结构以星系环绕为美、电子结构以能带条纹为美、第一原理计算以解析包装为美、凝固过程以树枝绰约为美、铁性相斥以多铁耦合为美(^_^),如此等等。当我们化繁为简、舍次求主之时,其实已经将遗憾浸润到简洁的骨架之中,为后人欣赏遗憾之美注入了形态。艺术家被告知、然后是一般观众被告知蒙娜丽莎很美,这并不妨碍我们心里嘀咕蒙娜丽莎服饰之单调与乏味。维纳斯之断臂甚至已经被神乎其神为非断臂而不美,也是这种特质对欣赏者心理的暗示。

 

其实,日常生活有很多类似图景,让遗憾成为美的一种内涵。例如,文人骚客跃跃欲试的中秋正朝向我们匀速直线运动。“笔下写中秋,如何描晚著?天上明月孤,已无半星簇”。我们欣赏的其实不是中秋的团圆,而是中秋的残缺;我们慨叹的其实不是团圆的快乐,而是远离的忧伤。中秋图景的主旋律是忧伤的蓝色小调,其主要物性就是遗憾之韵,主要的规律就是忧伤之律。中秋图景不会生离死别,因为生离死别意味着每日每夜的煎熬故事。中秋时节不过是涨落大一些而已,均值(期望值)与过往的日子一样,充满遗憾。

 

我们回到人生。人生能够记得的都是遗憾和伤心的故事,过往的顺利和幸福大都被淡忘,刻骨铭心的都是些伤心的往事,除了那少有的几件值得自豪的成功瞬间。只不过年纪大了,原来的伤心也都成了遗憾,遗憾被赋予了美的感触。遗憾之美因此成为文明社会与人的重要特质。

 

秋之憾

(090925)

 

从来秋意有清忧,远上寒缪任醉流。

遗憾三杯将放手,痴欢一抹已回头。

何如越过红枫地,怎奈居留粤海洲。

正是芳平明月后,泽边叶落可舟愁?

 

注:七律中“粤海洲”特指香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15-257837.html

上一篇:物理人生(91)--将费德勒指标化!
下一篇:物理人生(93)--祝福祖国!
收藏 IP: .*| 热度|

23 武夷山 张志东 肖立志 刘全慧 郑融 艾云灿 关燕清 谢柏松 刘进平 陈绥阳 王安邦 王德华 钟炳 陈国文 吕喆 王力 蔣勁松 陈湘明 马光文 葛素红 李泳 侯振宇 aabdyaabdy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