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ng--与岁月成正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ing 普世无关我,孤心送远行。月眠风滞两栏凭,莫道惯于长夜数兰清。

博文

物理人生(122)--那也是一道风景 精选

已有 25507 次阅读 2012-6-22 09:40 |个人分类: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物理人生

 

那也是一道风景

20120622

 

()

傍晚时分,机场倾盆大雨,大多数航班都被标注红线。我不知道何时能够离开地面,冲上黑夜,只好将就找了一个餐厅坐下来,在那些倒胃口的菜谱中要了一份最倒胃口却最昂贵的份饭塞住胃。饥饿的感觉在过去很多年中都是在机场或者追赶匆匆旅程时出现,实在是因为那些地方让我舍不得掏出干瘪的钱包。

 

令人高兴的是航班终于在凌晨4点离开了机口,东航的知了向着东方曙光飞行。由于无法入睡,思维只能frustrated在一种无可奈何的状态。不过,那种味觉和这种frustrated状态与坐在冰凉的会场听精彩报告的听觉是不能同生而语的。

 

()

那位德国教授被我邀请做一个sessionchair。他银丝挂鬓,金丝镜片后面是典型日耳曼人的眼睛,应该算是充满智慧并折射些许狡诈。在他做chair的会场听报告是一种较好的享受,原因并非总是报告人能够将研究的故事浪漫得很清楚、很时髦、很潮,而是因为这位德国长者将一位chair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不但很好地控制了报告人激情洋溢的时间,给听众保留了宝贵的提问与讨论之暇,更重要的是他每每在报告结束之时能够恰到好处地一句话切入报告内容的核心,将主要结果和关键科学问题凝聚出来,并且非常绅士地引导听众与报告人的交流。当然,你丝毫不会感觉到他喧宾夺主,很多年轻学生或者像我这种英语很差的听众会对其充满感激,因为正是他让我等懂了一点报告人到底在说什么。

 

我对这位德国长者的研究工作有所了解,明白他并非如伟大天才和儒雅大家那般智慧满溢。他作为chair的表现只能说明他在session开始之前或者期间做足了功课,对那个session每位报告人的内容有所了解与揣摩,从而能够做到信手拈来,表现得轻松自如、诙谐自信。这是学者的一种功力,也某种程度上说明我请他做chair还算是稍具慧眼。

 

()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堂而皇之的目标是很让人崇敬的,而世界各地的学者聚集到一个地方来畅快淋漓、不吐不快本身就是一件代价很高的事情。且不说每位参会者为奔波赴会而付出的生理与精力代价,即便从金钱角度看也一目了然。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的花费一般在每人1.5万到3.0万元人民币之间,一个200人的学术会议花费当在400万元上下。要让这些代价与花费值得,除了会场之外的切磋、规划、唇枪舌剑乃至推杯问盏,报告现场的聆听、记录、体会、揣摩与联想显得更为重要、更加弥足珍贵。如果报告人没有足够高度,如果听众没有足够关注,那些新的东西就可能稍纵即逝,不经意间从听众的视场和听场间消失。事实上,这种状况是大多数会议的常态,因为现在的会议更多地成为一种成就的展示而不是学术的凝练梳理。因此,一位chair能够在一个高度、一个层面上添两句点睛之语不亚于甘甜滋润。

 

我们的先贤创立和完善了学术会议这种交流的形式与规范,设置了session chair这种职位,真是具有大智慧。一位称职的chair,应该是所主持session主题领域之高手与方家,应该能够一定程度上统揽这个领域的进展,并对其关键科学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所洞察,而绝不是一只时间计时器。一位有品的chair,应该做到对这个session报告人和报告内容有所了解并索引人事,而不是一位念念题目、带头鼓掌的良人。一位聪慧的chair,应该能够在规范之内合适地塑造session的动态过程并让session具有一定的“温度”,不至于让报告人成为一泓孤子,而是能够激发听众非线性很强的谐波与响应。当然,一位贤雅的chair也是一只计时器、一台复印机,合适地将时间和进程规范得井井有条与湍而不乱。

 

这,可能就需要chair们认真地领受这份短暂的offer,并为了出色实现其功能而做好私底下的功课。

 

()

也许,chair是一种地位、一份荣耀。我们也看到各种荣誉与职位的申请者强调其作为学术会议session chair的数据。我想,会议的组织者在安排每个sessionchair时并不能仅仅将参会群体中的优异者名单拿来随机填空或按步就班,而应该有所针对地选择chair之人选。那些学术上的创新者、长者和权威人士堪当chair,但不能只是时间到了才猛然醒悟,匆匆到场;也不能满足于让一个报告匆匆结束了事,使报告人和听众都成为低能激发的准粒子而鲜有强烈的交互作用。而这种交互作用才是一个好的学术会议的核心价值。

 

诚然,学术会议的功能正在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学术会议变得有些许功利与有些流于形式。但一群高尚的chairs也许能够让会场内外变得更有素质,并引领某个系列会议成为时代研究成果的权威发布之地。这是一种事业,也许会议组织者有先天决定之力,但那些chairs们的表现却是一道风景,让400万元的“门票”有了实在的观赏、学习、发挥价值。

 

机窗外边依然是深邃的黑色,但不久就该东方泛白、晨曦旭日。我还是关上屏幕,余梦闭目,去问问我的下一步是什么。也许就是下一个session chairoffer

 

 

那位德国学者(来自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15-584648.html

上一篇:Ising乱语(34)--莫回首
收藏 IP: 218.94.142.*| 热度|

49 王安邦 武夷山 郭向云 刘旭霞 黄洪宇 钱磊 郭胜锋 孟利军 曹聪 徐建良 张志东 郑坤灿 陈湘明 钟炳 郑融 刘用生 钟伟 刘宇 王善勇 庄世宇 吕喆 褚昭明 李学宽 林涛 刘全慧 王德华 余昕 卫军英 翟自洋 葛素红 李宇斌 张树风 杨正瓴 吉宗祥 关燕清 陆俊茜 李毅伟 陈浩 刘志刚 黄成 xqhuang xchen crossludo ultraq anran123 xindaxiang2 happy2050 htli klmopq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IP: 110.52.211.*   | 赞 +1 [14]刘志刚   2017-10-8 10:09
刘老师好!
IP: 183.63.97.*   | 赞 +1 [13]关燕清   2013-11-13 18:49
一年多后再看这篇博文已有更多更多的共鸣。好的session chair,饱经时光锻造。。
IP: 61.167.60.*   | 赞 +1 [12]吴忧   2013-8-14 12:34
希望刘老师继续更新博客,我觉得这对我们这些人很重要,谢谢您!
hidden
IP: 202.114.144.*   | [11]用户名   2013-5-17 00:10
评论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IP: 115.24.240.*   | 赞 +1 [10]杨正瓴   2012-8-6 22:48
《[请教] “引力磁”怎样翻译成英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599684

感谢您的指教!
IP: 119.33.220.*   | 赞 +1 [9]张树风   2012-7-14 21:58
俊明兄,久违了,别来无恙!我的博文被屏蔽了,我的论文发表了。
IP: 222.74.59.*   | 赞 +1 [8]郑坤灿   2012-6-23 17:46
节日快乐,没有了这样的风景科学网就有了麻烦了。支持,学习!
IP: 118.250.116.*   | 赞 +1 [7]刘全慧   2012-6-23 07:41
20日在贵校卖弄斧头。原本准备给兄台打个电话,除对物理圈主面致敬意外,还想试探买篇综述到兄台主编的刊物上的可能性。迟疑中,两天就过去了。
小小的workshop,Edna教授任chair。兄台碰到她时,可以转致问候:徽因再世,南大物理一景。
端午节快乐!
回复  有短消息给兄台!
2012-6-23 11:08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IP: 173.32.51.*   | 赞 +1 [6]王春艳   2012-6-23 04:00
本来打算好好看看,没料到地下这位太黑了,吓跑了~~~~
回复  抱歉,图片我处理过了,以免小同行对号认出来。事实上,有心人一看便知是谁,呵呵。
2012-6-23 11:09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IP: 60.213.8.*   | 赞 +1 [5]oldfaith   2012-6-22 23:37
久违了!
回复  :)
2012-6-23 11:09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IP: 113.108.133.*   | 赞 +1 [4]zhiluxinwu   2012-6-22 15:35
"低能激发的准粒子而鲜有强烈的交互作用。而这种交互作用才是一个好的学术会议的核心价值。"  key point
回复  谢谢!有时候物理有些不伦不类,但的确很有key point的感觉。
2012-6-23 11:10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IP: 220.239.57.*   | 赞 +1 [3]郑融   2012-6-22 14:14
当个session chair确实不容易,要开门见山把听众引入报告,要掌控时间,提问踊跃时要眼观六路左右逢源,提问太少时要自己提一两个画龙点睛的问题。听力和理解力还要好,能把报告人听不大明白的中国英语、日本英语或印度英语的提问准确地转达给报告人和听众。你做为会议的组织者,邀请称职的chairs自然更不容易了,识珠的慧眼,一定也是经过艰苦修炼的。
回复  谢谢融兄!科研之事大,也很小。我专门说小事,也蒙兄台表彰,非常高兴!

端午节快乐!
2012-6-23 11:12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IP: 81.82.73.*   | 赞 +1 [2]xindaxiang2   2012-6-22 13:53
相比那些参加各种会议,就是为了露脸,给自己简历添加一个数字的伪教授,刘俊明老师乃一个真正的学者。
回复    
2012-6-23 11:12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IP: 222.74.59.*   | 赞 +1 [1]郑坤灿   2012-6-22 12:43
刘老师也是科学网的一道风景!我想更是课堂上学生眼中的一道风景吧!
回复  科网中如果我这种风景多了是件麻烦事!

郑老师端午节快乐!
2012-6-23 11:12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1/1 | 总计:14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17 1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