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fei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feichen

博文

寻找心理定律:八、学习定律

已有 2064 次阅读 2014-5-26 05:36 |个人分类:心理定律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思维, 心理, 意识, 人性, 定律

在现实生活中,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如何相互配合着发生作用的呢?

学习骑自行车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中既有认知性的学习,又有技能性的学习。在你开始上车学习之前,教练(可能就是你爸爸)一般会给你做些示范和讲解;在观察示范和听讲解时,你进入了有意识的认知性学习;当你刚上车时一定是全神贯注的,也就是在意识状态控制下进行操作的;当身体感觉信息和视感觉信息同时输入到中枢神经系统时,由于还没有相应的自反应机制(隐性记忆),于是意识活动不得不介入,经过有意识地信息解读之后,发出运动控制信息∙∙∙∙∙ 当然,太迟了,你已经连人带车倒下去了!通常在这个时候,教练会帮你分析刚才的问题,指出正确的要领(有时教练还会重新示范和讲解),于是你开始强化有关的显性记忆;当练了多次之后,在教练的帮助下你的显性记忆越来牢固,有意识的控制显得越来越有效;同时你的身体感觉和视感觉也越来越敏锐,两套感觉信息逐渐统合成了一套习惯感觉模式,相应的运动控制信息也逐渐形成了反应模式,这就是隐性记忆逐渐形成;当你能够基本控制住车的时候,你可以感到实际上不用想得那么多了,即意识活动的作用已经下降,自反应机制的作用上升了;终于有一天,你甚至可以一边全神贯注地与他人交谈,一边不加注意地骑车了。

在这里,我要区别两个产生记忆的心理活动概念——学习和熟悉。

学习是必须通过意识活动的介入来产生记忆的心理活动。如产生对事实和事件的陈述性记忆、产生对技能的程序性记忆、产生经典条件反射等心理活动的过程,都是从有意识活动介入开始的,所以都是学习的过程。

熟悉是不通过意识活动就可以产生记忆的心理活动。例如:有实验表明,被试在第一次看图命名(如奶牛)的平均时间为800ms,第二次平均命名时间便加快到650ms,而被试通常觉察不出这种加快的现象。这在记忆心理学上被称为“启动效应”。产生启动效应的过程就是个典型的熟悉过程。

现在,我可以把前述讨论结果总结成第二个心理定律——学习定律:

心理主体完整的一项学习过程需要足够多地重复该项操作,开始的阶段由意识活动控制和协调自反应机制及人体系统联合完成;尔后的重复使意识活动逐渐退出,自反应机制逐渐增强,最终仅由自反应机制和人体系统即可执行该项操作。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主体在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完成学习定律的全过程,比如说你下了一辈子的象棋可每次还得思考。这不等于说学习定律在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而仅仅说明在多数情况下因为没有达到足够多的重复次数(反复重复同一对弈过程对你来说毫无乐趣!),所以只进行了学习全过程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学习定律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学习规律。这样理想化的例子在物理学中有很多。

在心理学层次上,我们可以采用“学习深度”的概念对应于学习完成的程度,学习深度=0表示学习的初始阶段,学习深度=1代表记忆已经完全转变成了自反应机制的阶段。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进化阶段较晚的动物很多都有“类意识”活动(当然其复杂程度无法与人类意识相提并论),只不过进化阶段相对越早的动物种类,其类意识活动越简单(最简单的类意识活动至少也有注意机制)。在任何一项对动物体自身有利的活动中,每当必须由类意识活动协调动物体系统和自反应机制一起才能完成一项工作时,其效率都是比较差的;而且不能同时进行两项以上这样的工作,否则就会互相干扰而无法完成。如果动物种群只能停留在这种活动水平上,对其生存是极为不利的。那么动物种群在自然选择下进化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提高其活动的能力呢?学习定律就是答案:通过重复进行同一项活动,类意识活动逐渐退出,自反应机制逐渐接管,这样可以留出类意识活动的资源给新的工作使用,于是其总的活动能力得到了提高。

因此,学习定律揭示了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人性不由自主地在经验当中发生着改变,不仅是可观察的生存技能,而且包括内在心理功能。

参考阅读:

[11]   陈志飞,《心理定律论——人类本性的科学还原》第三章:学习定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2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9583-797655.html

上一篇:寻找心理定律:七、从显性记忆到隐性记忆的转变
下一篇:寻找心理定律:九、当前主题与潜在主题
收藏 IP: 70.246.23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