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遐思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kyk16 笑对生活。

博文

做事要首先划定时间 精选

已有 10694 次阅读 2013-3-8 10:01 |个人分类:反思随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管理, 时间, 效率

  从小到大,对时间一直都不是很敏感。凡事随性,全身心的投入,认真地做事以求最好的结果——这就是我——无数次被朋友、同事、学生表扬的我的个人特点!好像不无不好!

 

是的,是好像很好。

 

初为人师,凡事认真,固然正确。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评作业认真,连和学生下课聊天、课后谈心都认真。说到自己的科学研究,读文献认真、写东西认真、指导学生开题和评阅他们的论文都认真!!平时看个电视、唱个歌、玩个游戏,哪怕陪小朋友或老年人呆会儿都认真用心用情!

 

的确,这些表面听来或看来都很好!至少我给人留的印象很好!但实质上,这个习惯真不好!我说的不好,不是认真这一态度不好,而是认真得没有时间概念——这不好。凡事随性,没有时间概念,做事不能以最少的时间做最高效的事情,问题可就大了!这一问题,竟然困扰了我大约十几年竟然无解!

 

因为从来没自我反思过为什么自己认真努力反而做工作还总也做不完,现在想来,很容易给出简单的答案:效率低!可我发自内心的认为,我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出于良心而努力呢,方法基本也是恰当的,是那种慢工出细活的方式方法,这是一个效率低能解释的吗?我并不完全认同。相反,我认为细活就应该这样精雕细刻啊!如果这种状况不叫效率低,那自己怎么有时就会感觉特别累,且总有一种的感觉呢?

 

昨日终于顿悟。原来我做的活都是良心活,比如判学生作文,细读慢品是判,粗略一看也是判,而我常常是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地选择前者;备课,备一遍还是备两遍,查找辅助教学资料要找哪些、找多少、还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这些都是问题,而我从来都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更好更优的准备方式,而不会计较我在其中花了多少时间;再说读书,读专业的、读自己感兴趣且与专业有关的、读与专业无关且自己应该读的等等要读想读的书,不管是买的还是借的还是复印的,总之,想读的要读读、该读的要读读、书要还要甩之前要读读、儿子感兴趣推荐我的要读读、友人偶尔也要推荐一些书目读读,于是我就开读了——因为需要啊——可是,却从来没有时间限制,什么时候读完——随性啦。前两天读有关蔡元培思想的书,还不胜感概呢。只要一有空闲就来读这本书,但从没想过我该用多少时间把它读完。给学生修改开题报告和论文反馈工作,一页一页地看是正确的应该的——那是几年前,每年只有两三个研究生的时候,可是现在扩招了,研究生今年就有七个要毕业、本科生要指导五个、成人教育还有四个学生,假如每个同学都认真写论文,都能按时提交开题报告、提纲和论文等,且一稿二稿定稿从不耽误——我还能看过来了吗?如果以我这种认真精雕细刻的方式来阅读和反馈,外加和研究生的定期研讨和辅导, 我的快乐 生活工作方式要是不用时间隔断加以界定的话,我将永远有做不完的事且总觉得做的不够好——原来被同事和朋友戏称为完美主义,还自觉得是一个有品质的追求!

 

但,现在恍然大悟了!!那叫啥品质追求啊,我所做的这些事情,都如母爱一样,只要给予和投入,总是有投入和改进的空间的——如果不对我所做的事情,进行提前的时间限定,那么以此绵绵无绝期的现实来指导我的话,我的工作状态也一定是无绝期——烦恼焦虑一定也就不请自来了!

 

想想,人文社科的内容,哪有最好啊?效果和质量都是相对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就如评判高考作文,真想细读每一篇文章,也好不辜负考生的辛苦和家长的期盼,可是,如果按我的方式——找出语言点、仔细考查作文质量、甚至前面评判完的对比一下,到底应该是该高些还是应该低些、有时还为已经给的分太高或低了点有些自责——尽管作文分是有合理区间度的,没有所谓真正的公平合理——再说,还有第三方检查,不合格的话,会有人来找的。可是,我还是不忍大笔一挥加快速度,即便加快,也不过是为了别拖大家的后退,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我会更细致地判的,决不忍留下遗憾!

 

还是,这种做法,看似可取,实际上不可取。因为公平了一些考生,到后来,就有考生因为被催促被不公平”——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应该做的是平均而言,标准基本一致,速度也符合基本要求,不至于总是被催促。

 

想来自己明白一世,竟然在这件事上糊涂不仅一时——原来我这样所谓的认真是不可取的。真正可取的是对所做的事情有直觉的时间意识,知道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还能符合标准地完成任务——而并不总是尽可能的高质量。这样,针对个体项目来说可能有打折之嫌,但对所有项目整体来说,对工作的量所对应的平均质量来说,还是可取的!对个人工作风格、工作习惯的养成更是可取的!

 

原来读过很多关于执行力的文章,曾怀疑过自己执行力有问题:热情有余,行动不足!但始终没解决如何能提高执行力的关键所在。原来其关键就在于:先划定完成指定任务的时间框架,而不是在追求质量和完美的过程中迷失了终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0681-668261.html

上一篇:一定要提高“地震逃生”意识!
下一篇:新春伊始,博文第一篇
收藏 IP: 116.2.211.*| 热度|

49 傅蕴德 刘立 彭真明 王修慧 郭保华 徐大彬 陈桂华 陈湘明 武夷山 朱阮成 刘广明 马兆武 翟自洋 陈安 李伟钢 廖少明 黄安年 李毅伟 田云川 郭慧 邓健 边媛媛 黄鑫 汤治国 李宇斌 宁利中 赵新铭 赵保明 傅贵 乔中东 Editage意得辑 罗传龙 罗春元 刘建兴 朱晓刚 王金旭 孙国涛 张全成 蔡小宁 秦克周 于仲波 张海权 zfqi2009 yuyangrj oxygen2010 lmshspring march8 N2N2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4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