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弘扬中医9:阴阳论是什么?
热度 4 范振英 2023-5-27 11:17
阴阳论是什么?本来应该最早说,但因为我说不准确,所以放在最后说一下它的大概意思,不是它的定义。这里说的内容仍然只是自己的推测,仅供参考。 世间万物,要认识,要研究,要应用,前提是要对它们进行了解和描述,进行认识和传承。阴阳论是对事物的一种描述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方法。 事物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对 ...
个人分类: 弘扬中医|685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弘扬中医8:阴阳图有何寓意
热度 2 范振英 2023-4-29 14:04
我们的祖先不仅提出了阴阳论,还创造了阴阳图,或叫太极阴阳图 ( 图片来自网络 ) 此图大家都熟悉,但不知是否考虑过它有那些含意。我想了一下,可能有下面这些寓意: 1 .此图中的黑色和白色分别代表阴和阳,说明事物可分阴阳。 2 .阴阳处于一个圆圈中,代表一对阴阳是在一个事物中,即阴阳的统 ...
个人分类: 弘扬中医|1327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弘扬中医7:阴阳及其要点(2)
热度 3 范振英 2023-4-15 11:36
接着说阴阳的要点。 9 .阴阳可以变化,经常是此消被长。若此消被长过头了,原来的阴变成了阳,原来的阳变成了阴,这叫阴阳转化或互换。比如一座山,早晨太阳刚出来时,山的东面是阳,西面是阴,到快日落时,阴阳位置发生了反转,山的东面成了阴,西面成了阳。 10 .一个事物中的一对阴阳,虽然它们总是对立的, ...
个人分类: 弘扬中医|1013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3
弘扬中医6:阴阳及其要点(1)
热度 8 范振英 2023-4-1 11:42
说到阴阳,很多人感觉它很深奥,不好理解。下面是本人的想法,班门弄斧,献丑了。 我认为阴阳并不太难理解。它原于太阳照在一座山上,太阳照到的部分为阳,照不到的一面为阴。后来引深到物体的体形、位置、距离、形态、亮度、密度、运动情况,变化快慢,以及事物的其他性质或特点等等。 我在发现没有健康学时,就想 ...
个人分类: 弘扬中医|1073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8
弘扬中医5:阴阳我之见
热度 3 范振英 2023-3-18 12:05
要谈中医,绕不开阴阳五行。我没有学过中医,也没有学过哲学,对传统文化也没有什么研究。但想谈中医,不得不谈些对阴阳的想法,不管对错,先谈点对阴阳的总体想法,然后再细说。 有一种说法是,一个叫盘古的人,把混沌世界劈成了上下两半,上为天下为地,人在中间。天为阳,地为阴,产生了阴阳。 我不知道有没有盘 ...
个人分类: 弘扬中医|1265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3
弘扬中医4:关于中医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理论
热度 2 范振英 2023-2-28 12:31
3 天前发的“中医能用现代科学解释吗?”的博文,多位老师提出新见解,积极进行讨论,我非常感谢 ! 其中牛凤岐老师和聂广老师的评论主要是说中医是经验,要升为科学理论的问题,具体内容是: 牛凤岐老师 的观点是:第一,中医是有用的;第二,中医是经验,有待上升到科学层面;第三,只有中西医、生物学、数理化 ...
个人分类: 弘扬中医|1158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弘扬中医3:中医能用现代科学解释吗?
热度 7 范振英 2023-2-25 15:09
要用现代科学技阐述中医的理论、技术、方法,首先要确定中医是否是科学的。假如真像主张废除中医的人说的那样它不科学、是巫术 ,那就根本不用去探索用现代科学去进行解释了。若中医的主要理论、观点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或者说基本是科学的,再去讨论能否及如何用现代科学理论进行解释,逐步 ...
个人分类: 弘扬中医|1404 次阅读|30 个评论 热度 7
弘扬中医2:弘扬中医与邓铁涛教授
热度 4 范振英 2023-2-11 12:07
仅就我知道的一些情况,我认为邓铁涛教授不仅是中医大师,而且对弘扬中医有很大贡献。 在上世纪 80 年代,先是在他向国家强烈要求和建议下,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接着在国家执行“抓大放小”政策时,准备把各地的中医药大学和中医学院归到医科大学或医学院里面去,他又联合一些知名中 ...
个人分类: 弘扬中医|1289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弘扬中医1:我的“弘扬中医”系列博文序言
热度 2 范振英 2023-1-28 11:18
新年新气象,今年我的博文将穿插点中医的内容。这是第一篇。 现在人们都非常关心健康和养生,中医是绕不开的内容。中医还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瑰宝,应当弘扬。 我 2008 年写的“我对弘扬中医的几点想法”,当年 92 岁的中医泰斗邓铁涛和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王国强看到后都给我写来亲笔信,对我提出的把现代科学技术 ...
个人分类: 弘扬中医|1360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9 1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