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2)——伤寒、鹅血和逃难
热度 5 2015-4-29 08:19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2)——伤寒、鹅血和逃难 1. 家里的伤寒症患者 如今,许多人已经不大知道伤寒症是怎么一回事了。可是在我的老辈人中,很多都得过伤寒症。 母亲说,她在9岁时(1925年)得了伤寒症,病情很严重,长期高烧,请来过几个郎中先生都“回头脱”了。“回头脱”是苏州方言,有“告辞、回绝、 ...
个人分类: 我的回忆|410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5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1)——奉军、婚礼和万岁
热度 15 2015-4-27 08:08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1)——奉军、婚礼和万岁 母亲西去了,享年99岁。 在汉语的语境中,“百年”这个词隐含着“人寿至极”、“人生大限”的意思。不要说过去,就是如今,能够接近这个“极、限”的人还是极少数。 在悲伤之余,回忆起了近年来一次次听母亲讲述她人生经历的情景。能够在高龄的长者身边聆听她亲 ...
个人分类: 我的回忆|11232 次阅读|22 个评论 热度 15
为什么称“菜笕”
2015-4-18 08:54
为什么称“菜笕” 菜笕是江南春天最重要的蔬菜品种之一。所谓菜笕,就是普通的青菜在即将抽薹开花时的商品名称。人所共知,菜笕的笕字,在这里只是一个借音所用的字,也就是说,只是表示其读音与看见的见相同而已,与抽薹开花的青菜并无关系。那么,菜笕的本字是什么? 我以为,所谓菜笕,就是菜茎。 抽薹,北 ...
个人分类: 汉语言|1665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元宵节说“糖”和甜品的“老祖宗”
热度 13 2015-3-5 08:05
元宵节说“糖”和甜品的“老祖宗” 前两天,我在《面条里的科学》一文中说到“和面”以后要“醒面”,网友刘光银先生向我指出,这里的“醒面”应当用“饧面”。多谢刘光银先生,按照《新华字典》的说法,似乎可以用“饧”字。说“醒面”,不过是从俗借这个音罢了。 这个“饧”字,我倒是认识的,不过,我一直只知 ...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8418 次阅读|32 个评论 热度 13
面条里的科学——盐的作用
热度 29 2015-2-28 07:49
面条里的科学——盐的作用 面条是我们最常用的食物之一。南方人径称吃面,北方人则称吃面条,但是具体说到面条的品种时仍然省略“条”字,如称打卤面、炸酱面等等。 我们一般人都不喜欢吃过于软烂的面条,即南方人所谓的“烂污面”,而喜欢不很硬但是有些“劲道”的面条。众所周知,使面条的“劲道”的“劲”主要 ...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33918 次阅读|67 个评论 热度 29
我们不妨造一个英语的“羊”
热度 4 2015-2-24 07:50
我们不妨造一个英语的“羊” 外国人(主要是欧美人)不知道如何表述中国的“羊年”,例如,美国总统就用“ the year of ram, the year of goat, or the yearof sheep ”来翻译羊年这两个汉字。我们的媒体说奥巴马幽默。 在西方语言体系中,绵羊、山羊有着绝然不同的两种象征。绵羊代表着善良,而山羊 ...
个人分类: 随口说说|5707 次阅读|23 个评论 热度 4
羊年说洋——“中国人”如何称呼“外国”
热度 25 2015-2-21 07:32
按:这几天说羊的很多,我趁着天上的雨,加一点儿水,换换口味。 羊年说洋——“中国人”如何称呼“外国” 标题上的中国人打了一个引号,就是说,这里的中国并不是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专指之前的中华民国或者大清、大明等等,而是一个随时代而变化的概念。最初,国只是城邑的意思,到了有较多文献记载的春 ...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27319 次阅读|52 个评论 热度 25
春天的脚步
热度 1 2015-2-19 07:39
今天是年初一,祝各位朋友吉祥如意,新春快乐! 春天的脚步 一夜北风过后,寒假的校园里,只剩了蓝蓝的天和静静的路。 过了一天,便增添了些些薄雾。 不用说,接下的两三天里,就是雾霾密布。 终于,迎来了又一夜的北风,送回了蓝蓝的天和静静的路。 五六天一个循环,有些单调,又很顽固。 盛开 ...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331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买椟还珠”的循环与撰写论文
热度 13 2015-2-14 09:00
“买椟还珠”的循环与撰写论文 买椟还珠 是一个很有名的成语。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 椟 ,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百度词典》的解释是:“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
个人分类: 汉语言|9213 次阅读|26 个评论 热度 13
杂说过小年与过大年
热度 13 2015-2-12 08:19
杂说过小年与过大年 腊月二十三过去了。腊月二十三在中国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从这天开始,过年的大幕正式拉开。所以,北方人称这天为过小年,南方人则称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灶。在语言方面南方人比北方人保守。在传统的书籍中,都是称送灶。然而,过小年这个词,如今在主流媒体上则占了绝对的优势。我不 ...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7930 次阅读|29 个评论 热度 1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1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