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q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iqc

博文

[资讯] Gastroenterology:炎症性肠病患者手术风险逐渐下降

已有 1876 次阅读 2014-1-4 13:43 |个人分类:消化普外|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style, color, 资讯

研究要点:

  • 本试验旨在评价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手术累积风险及手术风险如何随时间推移而改变的情况;

  • 研究结果表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手术风险在过去的60年里已逐渐降低。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手术的风险情况还未被研究清楚。因此,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医学系的Alexandra D. Frolkis教授等人进行了一项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来明确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手术累积风险情况。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3年7月的美国《胃肠险已逐渐降低。

研究人员搜索了MEDLINE、EMBASE、Pubmed和议论文集(2009-2012)中与炎症性肠病和肠道手术有关的文献。2名专家筛查了8338篇摘要,最终纳入30篇文章,包括基于人群研究发表的26篇文章和4篇摘要,这些文章报道了在诊断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后1年、5年或10年的手术风险。利用meta回归随机效应模型来分析该病随时间推移的手术风险趋势。

                                                           

图:随机效应模型的森林图-克罗恩病手术10年时的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中,在诊断克罗恩病后1年、5年、10年时的手术风险分别为16.3%, 33.3%和46.6%。在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后1年、5年、10年时的手术风险分别为4.9%,11.6%和15.6%。在过去的60年里,在诊断克罗恩病后1年、5年、10年时的手术风险和在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后1年、5年、10年时的手术风险已经明显降低了。

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手术风险在过去60年里已逐渐降低。

研究背景: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一般累及回肠、直肠、结肠。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甚至有些人可以有血便。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认为这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主要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

最近的综述性文章提示西方国家的炎症性肠病患病率高达0.5%,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高达20例/100000人,此外,炎症性肠病在世界各地区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大多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诊断是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但是死亡率很低。而且,最近有许多关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手术风险是否有所下降的争论。一些研究报道该病的手术风险相比过去十年有所降低,而别一些研究则提示没有。进一步了解炎症性肠病的手术风险十分重要。因为这将能使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医疗与非医疗干预措施的支出收益,有助于探索跨地区的医疗实践模式和提高医疗保健资源的利用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243-755741.html

上一篇:[资讯] IBD:AGA监控指南可助发现结肠炎瘤样病变高危人群
下一篇:[资讯] BMJ:腔内修复与开腹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疗效无差异
收藏 IP: 183.62.3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