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不着相---辩证的理解
马飞 2023-2-15 10:13
国人的思维对同一件事往往会采取两种不同的角度解释或者看待,佛教引入中国后之所以能够兴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辩证思维。 如佛教“不着相”,实际上也是要辩证的理解和掌握,一方面是要放下让人痛苦的、可能造成伤害的相;另一方面,要执着于让人通达、圆满的相;所以,佛家高僧大德张口闭口都是 ...
个人分类: 点滴记录|44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所谓“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但实际上经典形象只有一个
马飞 2023-2-12 08:56
经常看到有人比较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而,实际生活中的大领导也会发脾气拍桌子,但不是我们认为的大人物的言行举止;儒家认为的大人物应该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所以,老版本的三人互动更符合老百姓(或者说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人们)心中的形象,所谓“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但 ...
个人分类: 点滴记录|54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深入骨髓的信仰,需要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
热度 2 马飞 2023-2-1 09:23
信仰没有在内心深处留下烙印,没有深入骨髓,遇到问题的时候可能不知所措。所以,教育只是给人们提供了多个选择的可能性。遇到了难题,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没有对错,是个人的选择,无好无坏因人而异。但有一点,如果选择了某一条后整个人精神失常了颓废了,按照正常人的观点来看应该是信仰出现了问题;按照普 ...
个人分类: 点滴记录|52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人生在世积极的生活,不要太多的哲学鸡汤
马飞 2023-1-20 22:52
1)人生在世,相信老天爷,相信真善美,相信善恶有报,不要被别人蛊惑,不要被牵着鼻子走; 2)也不要以高姿态宣扬所谓的价值观,不要说教的口吻与别人交流,不要以救世主的感觉帮助他人,每个人自有自己的造化,不需可怜,不要干预; 3)简单了解一下佛学即可,不可太多,也不要被别人迷惑。 作为凡人,如果要成佛,很 ...
个人分类: 点滴记录|88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每日一词-『 浪漫』:感受中华文化的辩证思维
马飞 2022-11-17 22:38
中华文化的辩证思维体现在相生相克,体现在对同一现象宏观与微观的辩证观察,关注内部与外部区分性与和谐性,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单向与双向,局部与全局的影响等等。 『 浪漫』: 浪: 像波浪起伏的,.没有约束的状态,一般指内心的波澜;漫:像一摊水在地面延伸 一样,也是指没有受到约束的状态,是波及到他 ...
个人分类: 点滴记录|92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每日一词-『 爱情』:感受中华文化的辩证思维
马飞 2022-11-1 22:33
中华文化的辩证思维体现在相生相克,体现在对同一现象宏观与微观的辩证观察,关注内部与外部区分性与和谐性,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单向与双向,局部与全局的影响等等。 『 爱情』: 爱从字造型上看是捧着自己的心给别人表示真心以待,是一种单向的行为,是自认为美好的言行举止来“关心”对方,如溺爱; 情,从心 ...
个人分类: 点滴记录|8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每日一词-『 缘份』:感受中华文化的辩证思维
马飞 2022-10-28 21:36
中华文化的辩证思维体现在相生相克,体现在对同一现象宏观与微观的辩证观察,关注内部与外部区分性与和谐性,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影响等等。 『 缘份』: 缘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纠缠、交集、交互等行为或状态,份是分内要承担的关乎双方的责任;所以,缘份表示双方有感情在,同时也有责任在;缘:外部 ...
个人分类: 点滴记录|88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每日一词-『 边缘』:感受中华文化的辩证思维
热度 1 马飞 2022-10-28 07:38
『 边缘』:边是宏观的明确属于两方物体的边界,缘属于微观的彼此渗透相互纠缠的区域;所以边是属于彼此的范畴容易分割,缘涉及到相互渗透的成分难于分割生拉硬拽容易造成伤害。如图像分割也是如此,缩小时可以明确的看到两个物体的各自所属的区域和边界,但放大两个重叠的物体边界时发现有大量的渗透(纠缠)像素,归属 ...
个人分类: 点滴记录|73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魄力与微量元素----由高中化学盐的水解想起
马飞 2022-10-19 07:45
人体(包括其他生命体)是最为精细、复杂的有机体,近期看到高中生的化学盐的水解,发现微量元素的作用不可替代,由此想到,有些人整天精神亢奋、有些人精神萎靡,按照中医的理论应该是缺少一股气,而所谓的“气”应该是一种促使体内物质运动的电位差等势。Na+,K+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参与ATP转换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个人分类: 点滴记录|7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2 1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