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g10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zg101

博文

我的职业规划

已有 2436 次阅读 2011-2-11 22:45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职业规划

    以前觉得给别人做职业规划很容易,轮到自己,才发现真的很难,从稀里糊涂的报名考MBA,起初的原因是因为这么多年没碰过英语,想促进自己学一下英语,为考博打个基础,到现在顺着这条路想下去,感觉也许走这条路更适合我。也许可以把我所有的优势发挥出来。
  从科学院到回到家乡,随便进了一家企业、再到职业学院做老师,十年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来。十年做一次大的总结,调整一下方向。有时候心中的欲望才是人自身的大敌。专注最紧迫且最重要的事情,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其它的都是副业,有没有好的结果都不重要了。下班回来,能陪父母聊聊天,听听歌,就是最大的幸福。
    当年不想读博士,导师带我拜访了饶子和老师,饶老师出300 包住,做点实验,随便去听课。后来因为先答应了李老师,就没去。今年9月能成行的话,再去清华看看,看看国内蛋白质方面的工作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中医有很多现成的概念系统,寒、热、湿等等,如何在分子水平上理解这些概念呢?可能跨度会很大,它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最后结果么。这里面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国外所有科研工作的起源,是和他们的语言紧密相关,每一个现象对应一个单词,再从这个视角去看待和其它现象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逻辑论证。去确定唯一性。中国的语言源于周易,是象形的、综合的。生理现象是网络状的,每一个节点的变化意味着其它相关节点的变化。最后的结果只是一个综合的反馈表现。结果取决于你的实验设计和概念体系的设计,任何结果都是有可能的。即便是单基因、单现象,也是取决于其它基因背景的一致性。功能并不是这个基因的性质,在不同的表达体系下,同一基因的功能可能是不一样的。不知道,有没有人理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个反作用比我们想象的大。构建于西方概念体系上的科学研究,对西方人是有利的。
人的一生有太多想做的事情,要一步一步,做好规划,否则,到老一场空。开始做老师的时候,心理很是惶恐,不知道自己能教给别人什么,经过7年的锻炼和思考,才略有心得。才体会到能做好的科研,不一定能成为好的老师。进学校从科研处、到教务处,再到机房做管理员,终于从生物换到计算机专业。但是始终从事技术专业并不适合我。经过十年职业生涯,我发现自己更喜欢和人打交道。我对自己的定位,读两年MBA,希望能坐下来好好读两年书,交到新的朋友,和以前一些失去联系的朋友恢复联系,边读书边做生意,把学费挣出来,尽量不许动用自己的存款,给自己一个小小的考验。再系统看一下生物信息学和数据挖掘方面的文献,认识目前国内这方面的专家,看看自己将来能做什么。读完两年,还是回广西,只讲创业的课程,带出一个团队做培训和服务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咨询为地方政府做生物产业方面的发展规划,个人争取五年实现财务自由。要做的事还挺多的,不过我喜欢边玩边做。五年后,再从教师岗换成科研岗,这样我就自由了,可以出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记得当年读书的时候匡院士曾经为了让她的一个博士回答我的提问,把要开的下一个会议推迟了十五分钟,这些年一直没什么作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不辜负这些老师的期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8091-412079.html


下一篇:身体健康是一切科研活动取得成就的前提
收藏 IP: 124.227.52.*| 热度|

3 孙学军 谢鑫 许培扬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