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不同发育程度的城市群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发展模式

已有 3544 次阅读 2015-8-24 08:16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出版社, 京津冀一体化, 方创琳, 毛其智

首届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观点综述之五:不同发育程度的城市群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发展模式,如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优化模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扩围模式、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两条腿并行模式、辽中南城市群的空间整合模式、哈长城市群的字型空间组织模式、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整合模式、关中城市群的均衡组织模式等。


一、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空间布局优化模式

清华大学顾朝林教授认为,要优化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布局及规划的协调机制。做研究不是做决策,也不是做自主决策系统,主要是给做决策的机构、领导提供基本框架、数据。但京津冀发展面临挑战与城镇空间布局的调整。表现为:一是区域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严重;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滞后,重化工倾向严重;三是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未来发展要科学突破生态系统的极限,遵循城市系统与生态文明法则,保持自然平衡,维护城市的生态系统。摒弃传统的以规模论城市的发展思路,组织结构和形态,建设特色自立新城。科学认识城市群水资源,从长远看,通过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可以为首都圈绿色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也能够解除背景首都圈发展水资源短缺的后顾之忧。要突破“摊大饼”单中心城市结构,建多中心、功能区、通道脊、网络城市,早期“摊大饼”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未来构建“双核多心网络”城镇布局空间格局。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布局将形成“众星拱月”状的“双城记”城镇空间布局形态。构建沿海经济产业带、环首都东南新兴产业带、环首都西北绿色产业带和扶贫开发与特色生态产业带。建立分圈层的空间发展框架,建立拓展圈、通勤圈、同城化发展圈、城际间紧密协作圈、北京经济辐射圈、统筹发展圈6个圈层空间发展框架。以京津冀城镇一体化发展为核心,构建“两纵四横”的城镇空间发展轴。京津冀的水资源最重要,要维护城市群的发展,必须要解决水的问题。

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提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使命与责任在于,构建“一圈、一极、一体、两区”的协同发展格局。“一圈”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都市圈;“一极”是国家空间经济协同发展极;“一体”是国家创新中心区域共同体;“两区”指国家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建设示范区和国家区域治理现代化首善区。并建议京津冀城市群总体布局形态为飞机型,一轴两翼加沿海一带。一轴:京津发展轴;两横:京唐秦发展轴和石黄发展轴;两纵:滨海新区发展轴和京石邯发展轴;三区:北部生态涵养区、中部发展引领区和南部绿色崛起区。五圈:北京通勤圈、天津通勤圈、唐山通勤圈、石家庄通勤圈、沧州通勤圈。多中心:双两城:北京、天津 四副心:唐山、石家庄、沧州、邯郸;七次中心:秦皇岛、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廊坊、衡水;四新区:滨海新区、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建议把石家庄、沧州、黄骅港这条线上升到战略发展,把沧州建成区域中心城市。

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扩围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研究员认为,长三角世界超级城市群将基本形成世界第一超级经济区,长三角世界超级城市群扩围后的定位为:全球经济科技的新中心,是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区的枢纽和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枢纽。建设沪苏浙皖长三角超级经济区的基础坚实、前景广阔,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这一超级经济区的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主要体现为:战略与规划相对滞后;空间瓶颈制约经济外溢,城市病日益凸显;利益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公共治理体系严重缺失;产业集群程度与创新能力不足;基础设施体系缺乏协调。应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各方参与”的开发模式,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制定促进区域合作的战略规划。优化带动纵深发展的空间布局,按照“北进南优、西联东拓、中扩提”的布局原则,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构建以上海为中心的扇形空间结构。完善平衡各方利益的协调机制。建立深化区域一体的公共治理体系。培育提升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构建支撑全域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将沪苏浙皖长三角经济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修改长三角规划,把安徽纳入,重视江苏的江北地区开发。

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两条腿”并重的发展模式

中山大学周春山教授认为,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早的三大城市群之一,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国家级城市群。从历史回顾看,珠三角城市群经历了农村工业化主导和城市主导的城镇化两个过程,市场力量和政策力量分别推动了城市群发展,可以划分成农村工业化、城镇区域化和大都市区化三个发展阶段。从发展现状看,珠三角城市群表现出经济逐步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过渡、人口增长趋缓、产业东西岸分工差异明显、内外联系加强、珠三角建设用地逐渐趋缓、环境治理初见成效等一系列特征。在未来的发展中,珠三角城市群应充分把握好海上丝绸之路、新技术和新的全球分工带来的机遇,积极面对劳动力供给、大市场转变、路径依赖突破、粤港澳合作、包容性增长和空间紧缺带来的挑战,为将珠三角城市群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努力奋斗。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应该“两条腿”并重,建成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同时建成面向全球特别是亚非拉地区的核心经贸区和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枢纽。

四、辽中南城市群发展面临的空间割裂问题与空间整合模式

辽宁师范大学韩增林教授认为,辽中南城市群建设面临着空间割裂与整合。辽中南城市群内部,客观上存在沈阳、大连两大核心城市,并且围绕两大核心城市逐渐形成辽中和辽南两大城市地域组团。即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城市组团,以大连为中心,包含营口和丹东的辽南城市组团。这种地域分化在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出台后,进一步强化。空间割裂导致的主要问题为:两大战略客观上强化了行政分割,为省级决策层协调增加了难度;两大板块在产业发展方向上的冲突,加剧结构趋同;港口恶性竞争加剧,并导致临港产业布局乱象。促进辽中南城市群空间整合的对策建议为:成立省级层面的两大区域统一协调机构,制定统一的区域产业联动发展战略,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区域合作。

五、哈长城市群的空间范围识别与“井”字型空间组织模式

东北师范大学杨青山教授认为,哈长城市群划界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明确国家战略意图;科学划定城市密集区;借鉴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确定划分原则;划分结果评价与论证。哈长城市群的空间培育战略为“二核、三群、四轴、一网”的城市群空间格局,“二核”即哈尔滨都市圈和长吉一体化都市区;“三群”即哈大齐绥城镇组群、吉林中部城市组群和沿边城镇组群;“四轴”即哈大城镇发展轴、哈大齐牡城镇发展轴、图乌城镇发展轴和东部沿边口岸城镇发展轴,不仅突出了传统滨州滨水的轴线,也突出了哈大齐,更突出了空间开发的“中蒙大通道”轴线,同时也突出了东部延边经济带轴线,构成“井”字型的空间发展框架;“一网”即是在“点-轴”系统基础上形成城市群发展的网络。哈长城市群的培育战略主要包括“内聚外联”的开发开放联动战略,“枢纽—枢纽区域—枢纽网络”的培育战略,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

修春亮教授认为,哈长城市群的培育应该是分进式一体化。有序、分阶段地推进;通过局部的、次级尺度的一体化进行城市群的培育,作为重要的基础阶段;分部门推进。近期,推进哈尔滨都市圈、长吉一体化区域、长春经济圈建设,形成比中心城市尺度更大的经济核心区,防治大城市病;中期,推进轴带式一体化综合开发;远期,进行网络式一体化开发,形成哈长城市群“风车”型高速(快速、城际)铁路网;建设高水平的中部城市群公共信息平台;形成完善的城市群区域治理体系,促进城市群的一体化实质性发展。

六、中原城市群培育的迷失反思与整合模式

王发曾教授认为,中原城市群整合的归宿是大郑州都市地区,大郑州都市地区必将在发展势能的内聚中矗立中原,在发展动能的外联中俯仰中华!

苗长虹教授认为,中原城市群在构建中存在着迷失,中原城市群从9个城市到全省18个地市、再到中原经济区32个市(县)的扩展是否已超越了城市群概念的内涵?为什么会这样?如果城市群作为一个实体,它的边界怎么划分?是9个地市?是全省18个地市?还是中原经济区32个市(县)?此外,城市群和经济区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很多时候把城市群概念和经济区概念套在一起来使用。另外,还有主体功能定位的冲突,中原经济区的定位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中原城市群的定位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和人口集聚,建设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两个主体功能定位实际上是有冲突的。

七、关中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均衡组织模式

陕西省建设厅陈天如主任认为,关中城市群建设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撑点,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陕西省推进城镇化的引擎,是加快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的迫切需求。关中城市群拥有良好的自然基底,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领先的科研教育资源,雄厚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关中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综合发展水平较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门户发展程度不高,通道特征明显,大中小城市缺乏协作,首位度比较高,西安一城独大,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生态问题突出,环境保护压力大。关中城市群发展思路为拓展规划范围,将延安、商洛纳入关中城市群规划范围,优化城镇发展空间结构;扩大辐射范围,将关中城市群紧密联系的汉中、安康和甘肃的庆阳、平凉、天水都作为经济的辐射区。打造“一主两副、两带多中心”的均衡发展空间格局,“一主”指关中城市群核心区,也就是目前的西安、咸阳,包括西咸新区。“两副”指延安、宝鸡;作为革命圣地打造陕甘宁边区城镇化发展范例,另外西部的宝鸡,作为装备制造的基地。“两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段城镇发展主轴带、革命圣地—华夏故都城镇发展主轴带,“多中心”指渭南、铜川、商洛、杨凌、韩城等城市。总体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新起点,彰显华夏文明传承示范区,革命圣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军民融合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

首届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观点综述全纪录

争鸣及探索 ︳首届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观点综述之一

争鸣及探索 ︳城市群基本内涵和空间识别范围标准存在的争论与思考

争鸣及探索 ︳城市群选择和培育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争鸣及探索 ︳中国城市群空间格局正在形成不同的组织方案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方创琳、毛其智主编《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养的新探索》一书。

《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养的新探索》收集了首届中国城市群发展高层论坛上近40多位在国际国内研究城市群方面最权威专家的学术观点与争论,多学科、多维度、多视角辨识了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基本标准、空间范围的识别方法、形成发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格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公共财政制度、综合协调机制、保障对策措施以及不同空间尺度城市群的发展重点,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科学选择和分级梯度发展中国城市群的基本方案与对策建议,提出了重点建设5个国家级特大城市群、9个区域性中等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微小城市群的空间格局设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915457.html

上一篇:旅游业影响城市热岛效应
下一篇:从美国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我们能借鉴什么
收藏 IP: 221.123.188.*| 热度|

2 曾杰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