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面对众说纷云的科普,只想说几句心里话

已有 5227 次阅读 2010-9-11 00:55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传播, 科学普及

教师节到了,全国科普日又临近。朋友刚从外地疲惫不堪地回到北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进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督导检查,情形可想而知。

中国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动静不小,表面文章多多,但效率低下。下午出版社有讲业务讲座,我没有去听,到不是因为没有时间,一是本人属于很难集中注意力长时间听一个人讲点什么,二是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多,有时从网上获取信息更高效、便捷,莫非是有机会与人充分理论。事后听说这个台湾的科学写手以居高临下,多少有些盛气凌人的姿态把出版社的编辑们好好教育了一番,把中国的科普痛贬了一下。此人倒是过了嘴瘾,料想会有人不高兴了。

关于科普,有些说滥了的东西俺就不想多说了,比如关于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科普日。还有,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能照搬国外所谓的公众理解科学那一套, 因为我们的国情,我们的体制完全不同,我们的生存民主还谈不上,谈科学民主更难靠谱。对这些,我都基本同意。

只是想再多谈一些自己对科普的理解。

偶尔把自己看成是个科普工作者,其实严格意义上说,不算,关注者还是说的上的。大概处于领导位置上的,才算,不管对科普是不是真的关注,真的有兴趣。现在想想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给孩子们写过的科普书,被动的写作居多,不过是将自己从学校教育及其延伸获得的一些知识,以尽量通俗的语言讲给喜欢听的人。有人看,这就足够了。最怕的是表述不准确,误人子弟。

实际上,我们的科学家讲科普,我们的科普写手们,多数人所做的,不过如此,中国的如此,外国的也是如此,不过看起来国外的科普书总体上形式比我们吸引人,内容更花哨些。这个,国外的人能做,中国人也能做到,而且有不少做得不错,不比洋人做的差。说中国人从未弄出过什么好的科普书,没有真正的科普作者,也是有点闭着眼睛瞎说呢。

当然,基于已有的科学知识,看起来有些传统的科普手段不能全盘毕竟,书本上的科学知识,毕竟是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成形的东东,这些是科学传播的主要对象;第二,科学传播追求严谨的需要,也使得科普本身还离不开传统。科学毕竟不是娱乐。但真正能用通俗的语言说得了科学,也不是很多人能做到的。有兴趣的都可以一试,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毕竟可能每个人都掌握着别人不知道的秘密。

说科学,科学地说,人人可参与。即使说的不好,说的有错误,我想也有说的越来越好、错误越来越少的机会。大科普,不光是自然科学的,也有社会科学的,教人们技能,也与别人分享知识和思想,真的需要广泛的参与。当然是自觉自愿。

形式的创新、传播手段的创新,比起内容的创新相对简单,相对更能说得清楚。科学普及本身传播的是科学。但容易造成混乱的恰恰是对科学本身的界定,有人刚刚在我耳边提起未科学的概念,好像是指将来可能成为科学,现在还不算科学的东东,有点像对科幻的界定。但看看现如今的确是有些人,在科普的旗号传播被称作伪科学的东西,科学和伪科学,科学和非科学,科学和未科学,合理的想像和狂妄的臆断,甚至是与科学毫不沾边的异端邪说,这些正是让人困惑的。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一个人人都很容易将自己的观点便捷传播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借“科普”这个类似于政治性的舞台来高兴玩一把,自我表现一番。

因此,搞请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非科学的,也许是当下的紧要任务。还有官方所说的四科,关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比起知识的传播,难度更大。因为本身这些概念解释起来,就太过于说教,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些事看起来不难,实施起来很困难。比如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尚没有经过科学严格证实的东西太多,各种假说、猜测遍地皆是,依目前的水平,并不能轻而宜举地界定他们是否是非科学的。因此,传播自己的科学猜想,科学假说,这算不算科学传播的范畴,值得商榷。但对于科学界本身的百家争鸣,应该有其积极的意义。

不管是不是针对自然科学,传播者与被传播者,只要不至于走火入魔,不至于危害社会,应该有其充分的自由。当然,如果大家都能站在平等的地位平等交流,就更好,但我知道,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所谓人们所说的偏执的人,加上爱信偏执的人,将永远共存于这个社会,这才正常。大家都心平气和了,才不正常。

在有人看起来,科普更需要具有丰富想像力的人去做,科普要能针对科学标新立异,这样才能出名堂,才算真正的科普,其他都算不上科普。如此断言,未免有些偏执。这种思潮也给某些人靠贬低他人,把所谓善于标新立异的自己抬得更高以有力推动。当然,这类为数不多的人涉猎广泛,很聪明,都是“天才”,能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力。可惜科学工作者参与的科普是绝对达不到如此效果的。因为“天才”的出现也有自然规律,在人群里是不会大量出现的。

对于科普,众说纷云,我一直不太明白细抠科普的概念有什么意义,科学的传播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始终,讲解科学、接受科学,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群体,甚至没有固定的对象,只有传播者和被传播者形成心灵的碰撞,才能形成其生命力。因此,我一直强调科普或者说科学传播过程的互动,这点类似于科学松鼠会的民间科普,还是做得不错的。但要想让政府推动,很难,本人曾两次在海淀区的政协区提案中提到类似创新科普形式的建议,但基本无人理会,政府有政府的考虑。

需求才是最大的动力和源泉。显然,学校教育传播的是知识,是最大的科普舞台,但公认的是,中国教育在这上面,还是倾向于灌输式的科学教育,而缺乏启发式的传递。不幸的是,科普的延伸--社会教育,仍然延续了这种模式。 这这也给了更多人施展的空间,表现的机会。

本人也借科学网这块地盘,班门弄斧,练手练脑,写了一些自己知道的科学,有些还是现买现卖,算不上什么有水准的科普吧,因为自己从来不想居高临下的教给别人什么。如今获取信息的通道无比宽广,弄得现在人的都跟人精似的,要想了解什么,什么能知不道啊。本人最大的缺点是缺乏想像力,优点是还有点自知之明吧,不过据说这样的人都缺乏自信,成功的机率很少。这个,命中如此,不太在乎了。

科普,不管叫法是否合适,多样形式、多重理念的渗透已成为现实,它的使命,除了传播已存在的科学,提高愿意授受它的人的生存质量,还应承担启发人们创造新科学的重要任务。但如何选择主流,对公众的引导不可缺少。

今年科普日的主题听说是低碳生活,怎么想想不像个科普主题,倒像个政治口号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361823.html

上一篇:螺旋形——生物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下一篇:“臭老九”真的不“臭”了
收藏 IP: .*| 热度|

14 武夷山 罗岚 宋健敏 汪育才 刘立 黄晓磊 张天翼 耿文叶 李学宽 郭桅 李泳 孔玲 zy88093139 shihuashishu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