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敬佩我坚持做科研的学生
热度 10 王德华 2023-3-11 18:35
敬佩我坚持做科研的学生 王德华 我有个学生近期发表了一篇中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期刊在微信公众号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推荐,有学生将其转到了我们研究组的微信群。 我知道这篇文章做得不容易,就点评了几句:“在地方上做点科研不容易,自己动手组装仪器设备,坚持做研究更让人敬佩!“ 引起了大 ...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5214 次阅读|24 个评论 热度 10
沉痛哀悼我国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先生
热度 2 王德华 2023-2-17 12:04
沉痛哀悼我国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先生 王德华 昨晚看到噩耗,我国大熊猫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胡锦矗先生走了。 胡锦矗先生是中国动物学界、兽类学界的著名专家,曾担任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副理事长,是《兽类学报》的老编委。胡先生一生致力于大熊猫的生态和保护研究,是我国大熊猫生态学研究的先驱和开 ...
个人分类: 人物风采|557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唯论文读研是一个误区
热度 6 王德华 2023-1-31 12:57
唯论文读研是一个误区 王德华 近年有些研究生对于读研有一个误区:读研究生就是做实验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只要能发一篇可以获得学位的学术论文,学位证书就到手了。 关于如何读研究生,研究生生活该如何度过,这些年已经有很多很多的讨论了。讨论归讨论,一年一年的研究生们依然会有些迷茫和困惑。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5652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6
随想:读书、学术与人生
热度 2 王德华 2023-1-26 13:33
随想:读书、学术与人生 王德华 读书: 我们都知道有效地读书需要一个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据说这是大科学家华罗庚先生建议的学习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实际上也很难,在今天网络信息时代,要做到更是不易。我们学知识,很多是需要记忆的,所以通过由薄到厚、再从厚到薄的过程,对于知识 ...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5067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兔年说兔:澳大利亚的兔子灾难
热度 5 王德华 2023-1-23 11:48
兔年说兔:澳大利亚的兔子灾难 王德华/山东大学 大年初二,继续说兔,说说兔灾。澳大利亚的兔子造成的生态灾难是举世闻名的,也是一个很好的生态入侵的警示案例。 澳大利亚的兔子是欧洲的穴兔( Oryctolagus cuniculus ),与中国的家兔是同一种。据考证,欧洲穴兔于11世纪被引入到英国。人们最早 ...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5293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5
兔年说兔
热度 3 王德华 2023-1-21 18:01
兔年说兔 王德华/山东大学 今年是兔年,是我的本命年。写点文字,说说我的兔缘。 说起与兔子的接触,有印象的是小时候三姐在家里的院子里养过兔子,是家兔,记得兔子喜欢吃刺槐的嫩叶和苦菜等,冬天就喂白菜、萝卜叶等。再有就是在冬天跟着村里有猎枪的大人在田野里追踪过兔子,那是野兔。野兔不 ...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569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新疆的塔里木兔
热度 5 王德华 2023-1-19 21:08
新疆的塔里木兔 王德华 山东大学 中国现记录有10种野兔,塔里木兔( Lepus yarkandensis )是其中之一。 塔里木兔属于兔形目、兔科(Leporisae)、兔属( Lepus ),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仅分布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周围分散的绿洲及荒漠地,是典型的平原荒漠栖息型动物。塔里木兔体型相 ...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4669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5
兔和鼠兔: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热度 2 王德华 2023-1-14 22:16
兔和鼠兔: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王德华 兔类动物是全世界分布很广的一类动物,体重范围从小于100g的鼠兔,到1-4kg的兔子,最大的兔子可达5kg。兔类可以分为兔类(Hares)、穴兔(Rabbits) 和鼠兔(Pikas)。在分类学上兔形目动物包含2个科,鼠兔科(Ochotonidae)和兔科(Leporida)。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统计 ...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4818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研究生要清楚自己团队的研究水平和状态
热度 3 王德华 2022-10-19 11:32
研究生要清楚自己团队的研究水平和状态 王德华 读到一位博士毕业生对于读博的感悟:“生活永远不会安逸,而心胸和眼界却指导我们怎么应对人生的问题。我们只有不断的提高,才可以在面对不安逸的时候不那么手足无措,颓废无能。” 人们都向往安逸的生活,但人处在成长发展时期,生活中的确少有安逸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6477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因为思想太新,可能是基金申请被拒的一个原因
热度 10 王德华 2022-10-18 16:06
因为思想太新,可能是基金申请被拒的一个原因 王德华 每年的1-3月忙着申请基金,5-6月忙着评阅基金,8-9月焦急等待基金消息。等基金信息公布了,没有中标的就又要开始准备明年的申请了。虽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竞争激烈,业界普遍认为这也是当前最公正最有信誉的一个基金会,所以近年申报的申请者也越 ...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2068 次阅读|29 个评论 热度 1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4 1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