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名义影像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noworm 科学影像 感受自然 探索内心

博文

拍照手记之2014年的花季

已有 2891 次阅读 2014-6-2 15:3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拍照手记之2014年的花季

Life in photography - Aspring day of 2014

 

因为喜欢拍照,所以对于季节的变化也变得敏感起来。2014年花季来的似乎比往年早了不少。尽管东北的冬季是那么不愿意离开,喜欢经常保持着北国的纯白,但春天也是慢慢的逼近的,每年感受到花季是最初在网上看着各地网友们肆意的晾晒着春光,心里总是自谓到我们的春天是最后来到的也是最好的。无论怎样对于花季总是让我来欣赏的,这个时间也从最初的菲林杀手,变成了真正是谋杀硬盘的季节。

尽管每年都是热热闹闹的观赏着花季,但观赏也是不断的进化着的,同样也希望拍照的感觉能够升级啊。今年花季拍照的方式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因为使用了可以媲美卡式机的手机,从单反和卡式机变成了单反和手机,也在琢磨如何能够让手机拍照也获得类似单反的结果,真是需要琢磨一下,至少在手机屏幕上面看要自己感觉到非常好才行啊。单反拍照也七八年了,如何能够拍出新感觉,也是在早来的季节经常琢磨的时光。以前为了保持景深,花季拍花使用了微距头,一般都采用保证安全快门的前提下,尽量小光圈。今年也没有那么多考虑,试试大光圈快快门看看吧,光圈基本保持在F4左右,这个差不多是F2.8微距头比较好得光圈吧,而快门最快使用到了1/4000,发现了单反真得感觉。根据拍照差异对于照片进行了分组,其实对于手机和单反的分组也差不多。

今年拍照花季的主题可以称之为逆光飞扬,逆光就是指晨光和夕阳。晨光初起还是不是那么强,可以穿透林间缝隙和花间缝隙,形成了道道光束也有称之为丁达尔现象,对于我却是有一种特别暖暖的、洋洋的感觉,当然夕阳西下的时候也会发现类似的现象吧,但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下面分别对于手机拍照和单反拍照放在一起来总结一下今年的花季吧。

 

手机拍照

其实开花时候,使用单反拍照同时也不时使用手机。其实手机的微距效果也是相当惊人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使用Instagram,很难进行微距拍照,对焦很难控制,Instagram其实是为了保持某些特定感觉或者均衡大家手机的差异吧,这样当然也是非常值得赞的,拍照仅仅看每个人对于场景的理解吧,所以对于相机控制是非常弱的。而用原生相机可以放大四倍,同时可以对屏幕上面每个点对焦,当然会非常方便了,但这个是数码放大不是光学放大,所以放大以后细节方面会有损失吧。原生相机也尽管内置若干不大用过的效果,但不带方片功能,不大喜欢,只好把拍摄的照片再次使用Instagram处理来得到方片效果和具有特定色彩效果,我的最爱。

手机相对而言只是可以看,或者说在相同DPI时候效果不错,经过Instagram处理以后接近400万像素(1944×1944),差不多是单反D800E的十分之一,5DII的六分之一,考虑到单个像素尺寸两个差别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但无论怎样手机,Instagram相机基本保持在相同水准,所以大家手机像素之间差别不知觉中被拉平了,而原生相机不同,当然使用最大分辨率啊,综合来看Instagram对于800万像素级别手机支持是最为出色的。手机主要是看画面的均衡性,比较夸张色彩,能否体现拍照时的那种对于春天的欣赏态度来,其中的细节当然要比单反差距极大,否则谁来购买单反和镜头呢。使用手机也可以获得虚化背景的效果,当然其中也有一些非常小的技巧,也只有在类似微距效果时候或者说距离拍摄物体比较近的时候才会有类似这样的效果。

上面这组照片,基本没有太多可以说的,只要把手机对准想要拍照的花按下拍照就可以了,当然手也是需要稍微稳当一些的,特别是在4X情况下。

上面这些花而开了,也有下雨时候拍照的,手机版同时也有单反版,当然单反版是非常平常的样子,只是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觉的,而手机版看起来效果还是不错的,无论色彩景深的控制都是别有味道的。

 

上面一组照片是分别在晨光和夕阳下得手机照片。手机也是可以追求日系小清新风格的,本来最初年度主题是这个。后来发现逆光色彩等,更加有感觉的东西,所以稍微修改了一下主题,整个花季的拍照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其实晨光是一天中春花最好拍照的时间,光色都是那么柔和,感觉比较含蓄而且不够直接的样子,非常象中国读书人的品行,相比于夕阳,缺少了一分非常直白的样子,也缺少火一般热忱,但还是非常有追求,也充满了希翼。

对着阳光拍照感觉是非常欣慰的,来进行逆光的样子,这样就可以把心情明媚起来,一切都是喜洋洋的。因为早晨色温比较低,所以看起来稍微有些偏冷,似乎在等着人心来体味他们。尽管都是阳光,晚上的夕阳与晨光非常明显的差异,阳光是暖暖的,与早上那种冷峻差别明显。花样似乎早晚也有一些差别,晚上的花会更加柔和一些,也许是因为暖色稀释了冷峻的原因吧。

 

如何用手机照出单反感觉,单反其实感觉比较专业的样子主要就是两点吧,景深控制和焦点控制,单反之所以感觉是单反就是大光圈整个画面的景深比较浅,非常容易突出主题,其实这个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尽管手机控制景深很难,特别是在景色拍照的时候,但在微距方面还是可以的。上面两张照片就是一个例子。手机也会有非常好的微距效果,手机也是可以进行焦点和景深控制,单反如不适用Live view模式,其实全屏对焦是不可能的,仅仅是中心区域对焦,而Live view模式就是可以使用全部像素点来对焦,手机现在对焦方式类似Live View也许不是live view,这一点两个差不大,当相对而言还是手机方便一些,手指可以在屏幕任意一点来选择对焦点,这个也是我稍微有点小怀念送人的二号女友GF2,那个是触屏的,Live View模式下可以全屏对焦,和手机相当。至于光圈,当然现在很多手机也都在吹牛F1.8光圈,其实也没有刻意来追求光圈大小,随心随意就可以得到超级有感觉照片。这两张拍照也很简单,距离花距离大约125px左右,把花放大最大保持在画面中就可以了,如在外面有一些亮光就可以得到类似与单反焦外的焦外,因为有了焦外自然就会有了单反的感觉,而且也隐约可看光圈留下的光斑,似乎是六片组成的,非常好玩,因为这个形态有些折返镜头那些美丽的圆圈的式样,让我欣喜一会儿。

 

今年花季对于我来说春花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这些逆光的树叶,给我留下了无比绚丽的色彩。早上在花园的小树林里面行走,找着能够看着上眼的花们,花们也是没有微风情况时,也会尽情的展示着型状,真是乱花迷人眼,找到能够进入眼帘真是很容易,但产生欲望端起相机却是很难,需要不高不低,正好能够被镜头捕捉到,也是非常之不易。而这些叶子与花不同,叶子表面似乎有一层薄薄的液体吧,也许是晨露,他们似乎被阳光点亮了,通过树丛的一丝丝阳光静静散在树叶尖端,显得亮晶晶的,给我一种别样的吸引力。真是在那几天趁着太阳没有升得那么高的时候,逡巡着相同的位置,不停变换着镜头与叶子的角度,不停按动快门,这个时候的状态不是简单的记录了而是一种沉浸其中疯狂。其实回来看大照片,发现很多盲目的感觉,对焦啊还有光线把握啊都是疯狂的样子。那几天时间每天早上基本是相同时间在相同位置,但是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些叶子,上下左右镜头偏移都会有非常异样的片子。单反尽管细节也少了很多,但相比于手机还是非常丰富的。

 


 

单反的感觉

单反拍照花,自己对于单反倒是没有啥特别喜欢,各种相机都会有好的片子,这个是自己的拍照规则之一吧。因为经过了若干年修炼的样子,变成了NC双修。今年可能大部分时间带着的是N家的D800E105微距,因为像素高锐度好。当然也没有忘记C家的5DII和红圈百微,因为这个红圈百微对焦准确而凶狠,身材修长而且相对匀称,让我拍照时候手感不错。如同前面所说,本年度花季尝试的大光圈,在尝试过程之中发现光影的魅力,特别是在迎着阳光出现多彩的焦外视野和大光圈带来的柔柔的圆圈,让我异常欣喜,还有清晨迎着阳光花影是非常让人陶醉的。下面就分成几个部分吧,逆光的圆圈,拍照时候基本都是有阳光,阳光或者透过某些特定的地方,不是那么强烈但与花影形成非常强烈对比而且形成或隐或现的阳光光影;逆光的色彩,就是那些叶子在穿透阳光时候,各种各样的杂散光形成背景超级多和细微的光晕和色彩,这些因为手抖动产生了小得位移,每张照片都会有一些差异,让我对于拍照有了更加欢喜的感觉。

 

逆光的圆圈

逆光圆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少量光线直射到镜头里面,在画面之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光斑,这个光斑大都由于明亮之处光线影子形成的。因为相机和入射光之间角度以及入射光强度差异,光斑差别非常之大。从下面的照片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

 

 

黄色的迎春花其实是非常难于得到非常优美的照片,特别是那个黄色和景深非常浅的时候,测光也会比较困难,黄色也算是亮色吧。尽管每年都拍照了,还没有自己满意的片子,回首这些年来的hot image似乎仅仅一两张迎春花。这张照片是这几年来迎春花还算是可以给别人看得照片。拍照的时候是夕阳西下,这个时候迎着阳光拍照几张迎春花都显得有些暗,所以拍照时候打开闪光灯,但因为距离比较近在画面下面三分之一会偏暗,那是遮光罩的影子,取下了遮光罩让镜头稍微向下偏一点得到了这张照片,可以看见背景中那暖暖的阳光,当然锐度也是非常可以,画面中心迎春花花蕊非常清晰。

 

如何能够看到太阳形成的圆圈呢?其实也不是很难吧,只是控制光圈就可以了,这个光圈当然稍微小了一些,正对着入射的光线,对焦相对来也是比较浅的,正对那半开的花瓣,花也显得弱弱的(经过PSRAW柔化处理),比较喜欢的是那个金黄的圆圈罩住了花蕊。但画面也有一些遗憾吧,或者说不是令人满意的地方,就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圈,也不是单独一个花枝包围在圆圈之中,画面中上面那个花朵非常影响感觉,拍照时候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但到电脑来看差异还是非常之明显啊,这个也是单反与手机差别。

 

回家的路上,回头一望,看到了新长成杨树的花被阳光撒着,而且这些花也环绕着阳光,心中有所凄然,非常高兴得趁着很好的机会照了一组照片。但最后在电脑上面发现可以看的照片也不算太多,选出来一张。因为有些微风,树枝不停的摇动,所以让太阳正好在两个杨树花中心还是考验着我的耐心和臂力。因为对着阳光进行拍照,光线还是非常之强,直接照射到眼睛中,大约十几二十秒就感觉眼花了,昏天黑地的样子。只能歇一会儿让眼睛稍微适应一下,然后在继续。不过现在数码相机的好处,按下快门几乎没有啥可以浪费的,所以只要稍微有点耐心不断按下快门总是会找到一张距离设想不大远的照片。其实这种剪影效果微距还是比较有些感觉的,以前拍照这种剪影效果的照片基本都是景物了,比如前景的树木、人,背景是夕阳等,对于微距来说剪影效果让人感觉是非常活泼的。

 

 

 

 

 

这两张片子只是选择的角度不同,或者镜头与明亮光源(这里是透光树枝的阳光)之间角度不同罢了。其实这个时候最为难是曝光的选择,因为入射阳光极为强,而且是逆光拍照,如何能够让前景的花变的清晰明亮。当然自动测光会出现曝光不足的现象,这个时候只能用全手动模式,稍微曝光过了一些,当然也还是需要PS处理一下,减少对比度和阴影,增加了亮度和白色,尽管如此照片也仅仅是可看而已。因为拍照时候没有很好调整亮亮光斑的位置,显得画面不够均衡,同时景深比较浅非常影响画面中的焦点,视觉效果没有达到感觉舒服的地方。PS调整时候,考虑心境稍微少了一些,因为自己当时没有顾及这个方面,仅仅考虑画面情况,这个画面如偏冷或者偏暖一些也许会更加舒服一点。此外对焦点的选择也是非常头疼的事情,最初喜欢靠近那个亮斑位置附近的花蕊,但实际上对焦时候,看着镜头不同变换,根据真是麻烦,特别是没有使用三脚架。

 

这张照片道是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唯一可以说的就是光斑不是一个圆圆的光斑,而是发生了分裂的光斑,这样光斑出现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在焦点之外的前景挡住了一些光线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然如不说明,这样光斑是没有方向性的,这张照片拍照的时间是傍晚,西向拍照的,不是说明别的,就是夕阳西沉过程,光线会逐渐变弱,对于拍照时候把握时间可能会更加方便一些。

 

当然也有纯粹逆光的照片,就是这个样子的,因为迎着阳光拍照,很容易出现画面右下的鬼影吧。当然很多时候都是利用遮光罩来避免一些杂散光进入,鬼影相对好一些,但对着光线拍照就是没有办法完全避免的这种情况出现。这个情况出现也不完全是坏事吧,这些光线形成的晕色会让画面稍微均衡一些,看起来不会那么单调。在逆光拍照除了光晕之外,还有就是前景的花与背景对比关于强烈造成细节的丢失,现在单反A/D一般是14位的,允许的亮度范围当然比之前使用12D200提高了很多,估计手机、卡机范围可能会更小,但实际上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A/D16位的,使用PS调整就会更加宽容一些,同时曝光的直方图也可以使用区间更大一些,或者过曝或者欠曝都可以使用PS来进行修正了。现在有HDR的拍照形式相当于提高了对于光强的宽容度,片子看多了那种惊艳的感觉也少了一些,但也许这样情况也应该尝试微距的HDR,晨光或者夕阳下的HDR拍照也许才能真正看见眼睛所不见的花们。当然这个时候拍照需要清楚的花与光斑的相对位置也是非常重要,只有在比较理想的地方,照片拍照出来才能达到平衡,这个就和个人视角有关系了,与相机和镜头没有太多关系了。

 

 

 

 

这两张照片是试图把光斑放在花芯中间的位置,这样可以衬托出来花蕊,花蕊锐利,那么背景就更加柔软。同时考虑反差不要那么大,当时光线尽量弱一些,否则非常容易形成局部的过暗,得不到那种春天花开柔柔弱弱的效果。其实要想达到这个目的还是比较难的,上面照片稍微偏暖一些效果是因为这个是早晨,我喜欢早上偏暖,晚上偏冷的调整。

 

逆光的色彩

除了拍照花之外,前面说过了在小花园的树林中转悠时,被新生的嫩嫩的树叶被阳光点亮的亮亮点点所吸引,心中带着疑惑为啥是这种亮色的效果呢,于是乎走近,把镜头对准这些叶子,顿时被那些朦胧的色彩所惊呆了,非常斑斓的色彩,真是小伙伴们震惊了的那种感觉。

 

这是第一天拍照的片子,因为露出了光亮也仅仅就是一个半环,其余和拍照花差不多吧,都是自然状态的样子,而角度和光影只是看到了,处于一种亢奋状态,高兴得都没有来得及进行调整和琢磨拍下的照片看起来究竟是咋回事。当回家稍微看了一下片子,还是有非常之多不满意的地方,因为景深比较浅,所以整个画面稍显散乱一些,而且焦点之处不够锐利,与后面相比色彩了稍微有些单调了。但好的开始就需要坚持才能得到满意的照片。

   下面五张片子,差不多都是同一片叶子,几天拍照的,每天时间差别小于10分钟吧。但看起来色彩确实差别非常之大啊。

 

 

不同角度下得影子,其实这两张照片拍照时间非常接近,只是镜头的位置查了了差异罢了。因为产生了入射光线的差异,所以画面也变得差异非常之大。这个也许就是摄影的魅力所在吧,让人感到造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入射光的差异也产生了背景中圆圆圈之间变化的,这个变化产生一种神秘组成,为了更加突出一些变化,在对RAW文件处理的时候,一个偏暖色一些,一个偏冷色一些,早上的心境看样子变化也是很快的啊。

 

不同色温下的状态,这个才能真正看见那些逆光的色彩和光圈在焦平面上面的印象,不知道为啥光圈是六角形,也不知道光圈为啥是圆形的,这个是结果。现在计算机技术超级发达,应该可以计算这样的情形,把大师的设计技术固化到普通人可以理解的程度。镜头光圈减少了,机身光圈增加了,究竟闹腾啥啊。其实最为关键的就是电子化过程,电子化可以控制光圈的变化,而是出现很多半个甚至四分之一进光量的调整,对于镜头光圈难度回答一些吧,或者说成本会高一些吧。

超级多的色彩,这个画面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尽管拍照了很多逆光的色彩来,但如此丰富的色彩,或者各种色彩的圆圈还是非常少的,具体是怎样拍照的也被遗忘了,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不知道是如何拍照出来的,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够得到这样多彩但稍微偏色一些的照片吧。

 


 

柔柔的焦外

逆光拍照还有一个稀罕就是触摸柔软,在亮亮的背景之下,那些充满锐值的花们也变得温柔起来,似乎不是那么锐利,即使对焦超级准确的情况下也是这样的,因为锐利仅仅拘泥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几乎一不小心就会被忽略了,这个柔柔弱弱,在巨大的背景之中是那么可爱忘记了花们的短暂季节,来观赏可以观赏的美丽。

 

花季之时,花也是各种各样的都在迎着季节,有含苞待放的,有吐新争艳的,无论怎样在背景映衬之下,都会让人感觉花季的绚丽,但又不失稳健的单色。

 

 

 

 

白色的玉兰拍照起来也是超级有些难度,比较每年都在记录着。因为大光圈和夕阳的影子让这两张照片稍微与以前的拍照有了一些差异,但希望今后能够更加有些感觉吧。

 

春天无论怎样都是短暂,花季也许就更加让人感到时间流逝,但希望每年的花季都能留下不一样的回忆,和不一样的主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75-799795.html

上一篇:安卓机器人的故事
下一篇:2022读书笔记之一:最后的博物学家
收藏 IP: 210.72.13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