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鲍元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yk0104 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博文

香港《华人》月刊——音乐,来自对生命的感悟

已有 4129 次阅读 2012-2-2 12:00 |个人分类:艺术论点|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class, target, border, 音乐

音乐,来自对生命的感悟

 

音乐,来自对生命的感悟

——写在作曲家鲍元恺教授60岁生日 香港《华人》2004年第一期   赵 小 也

 

    

    2004年元旦,北京人民大会堂新年音乐会。

    享誉世界的英国伦敦爱爱乐乐团与北京交响乐团联袂演出了鲍元恺的交响组曲《炎黄风情》。《太阳出来喜洋洋》的粗犷节奏,《猜调》的诙谐旋律,《看秧歌》的红火音响,拨动了万人心弦,回荡在金碧大厅。

    《炎黄风情》是中国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鲍元恺的交响音乐系列《中国风》的首篇。全曲以中国各地脍炙人口的民歌旋律为基础,以管弦乐的丰富色彩构成一幅幅汉族人民生活的音乐画卷。自1991年首演以来,这部作品已经在国内外上演达五百余场,是目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在国内外上演率最高的作品。1997年以来,这部充满民族情趣的作品多次成为人民大会堂新年音乐会的演出曲目,近年又两度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受到欧洲音乐之都听众的高度评价。台湾《联合报》评论说:“佛教因有慧能而不再是外来宗教,管弦乐因有鲍元恺的《炎黄风情》而不再是外来音乐形式。”

 

音乐创作领域的“鲍家军”

     我和鲍元恺教授是在一次电影观摩中认识的。

    1999年,在八一电影制片厂试映由我作曲的电影《源》。放映结束后,鲍教授找到了素不相识的我,给我的电影音乐以很高的评价。这位从未谋面的大师的热情鼓励使我深受鼓舞,从此,我们成了忘年至交。我从这位桃李满天下的教授身上,学到了他品悟艺术的真知灼见,更学到了他自信顽强的刚健精神和宽厚圆融的为人之道。

    鲍教授在天津音乐学院从教三十年。在他的嫡传弟子中,有以沁人心脾的电视剧音乐《空镜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次获得电视飞天奖音乐奖的王宪,有与著名导演张艺谋合作,创作出别开生面的新型音乐剧《刘三姐》的刘彤,有以韵味独特的小提琴协奏曲获得中国首届音乐创作《金钟奖》的刘长远,有以雅俗共赏的歌曲《北大荒》《好大一棵树》蜚声乐坛的伍嘉冀,还有格调清新的电视剧音乐《爱你没商量》的作者王小勇,歌曲《祥云飘绕的土地》的作者楚兴元,以及在中国古乐谱研究领域独树一帜的天津师大艺术学院院长孙光钧教授。在新疆和内蒙古,还活跃着由他的弟子组成的作曲家群体。他们在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或教学岗位各显神通,形成了一支实力强劲的“鲍家军”。近几年,鲍教授又在台湾培养了一批才气横溢的音乐学子,为海峡两岸共同振兴中华文化准备了生气勃勃的庚续力量。

    作为作曲家,鲍教授的作品几乎涉及了专业音乐各个领域。1990年起,他又以巨大的热忱和顽强的毅力,投入了以西方艺术形式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的交响系列《中国风》(Rhapsody of China)的浩大艺术工程。目前完成的《炎黄风情》《京都风华》《台湾音画》《戏曲经典》《华夏童谣》《琴曲三章》《华夏弦韵》七个篇章,除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不断上演外,还先后在东西欧洲、南北美洲、亚洲、大洋洲和南非的27个国家频频登场。其首篇《炎黄风情》相继由多家世界著名唱片公司以高水平制作录制出版了CD唱片。2001年,《炎黄风情》荣获国家最高规格的音乐奖《金钟奖》。

    1995年4月,他以大胆的构想组织了台湾、香港、深圳、天津四地联合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他的《炎黄风情》专场音乐会,香港报纸以《中国风吹皱香江水,炎黄情联结两岸情》为标题记载了这次演出的盛大实况和香港听众的狂热反响。1996年2月,鲍教授又成功促成北京、台北在同一时间两岸同步演出《炎黄风情》,在海内外华人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他以“连半屏山九州同诵华夏古韵,隔一湾水两岸共奏炎黄风情”的对联,形象地勾勒了当时的盛景。近十年来,鲍元恺八次到台湾任教或担任音乐创作评委。在台湾,他上至阿里山,下至鹿港镇,北至野柳滩,南至鹅銮鼻,心旷神怡地领略了美丽宝岛的山风海韵,同时,也从生活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同胞身上,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格遗传。他根据在台湾的切身感受创作的大型交响组曲《台湾音画》,2000年首演后立即风靡宝岛。这部浸透着手足情谊的大型交响乐作品立即成为台湾许多交响乐团在岛内和海外演出的保留曲目,鲍元恺本人也因此一次次成为台湾文化媒体的报导焦点和音乐刊物的封面人物。

 

十年磨砺  十年辉煌

    鲍元恺出生在一个热爱艺术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当造诣,又对西方音乐和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鲍元恺曾用“好(爱好)贯中西”形容家庭对他的艺术影响。

    不幸的是,在文革中,他的父亲在49岁那年带着极度失望走到了人生尽头。90年代初,三位与鲍元恺有着深厚友谊的同行同窗,也一年一个在49岁飘然而去:1990年5月,同出于苏夏教授门下的师兄施光南在49岁死于脑溢血;1991年6月,在文革中被同拘一处的魏立在49岁死于乳腺癌;1992年2月,大学期间同他一起坚持长跑,定居香港后又一直保持密切联系的屈文中在49岁死于脑癌。

    1990年,当他送别了施光南回到天津,他想到,如果自己也如此短命,那就一定要做一件不求名利,只求心安的事。于是,在好友谭利华的鼓励下,《炎黄风情》应运而生。

    在《炎黄风情》创作过程中,一位女记者采访了当时正处于生命阴影中的鲍元恺,并在天津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生命从五十岁开始》的专访。不想它竟真的成了应验的预言。1994年,他跨越了黑色的49岁。在五十岁生日当天,他连夜写出《中国风》的创作计划,发表在天津今晚报,北京《音乐研究》和当年在台湾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作曲家研讨会“上。同是在50岁生日那天,他第一次收到了来自台湾的出访邀请。从此,在海峡两岸文化界的协助下,《中国风》的系列创作全面展开,《中国风》的后续一个篇章接一个篇章以崭新姿容走上了国际乐坛。

    从1991年10月在天津首演的《炎黄风情》开始,到2001年9月在巴黎创作在北京首演的《华夏弦韵》为止,《中国风》历经了十年磨砺,十年辉煌。

    鲍教授从容面对了一次假设的死亡,一个虚拟的背景。他用特殊的方式赢得了一段更加光彩夺目的生命历程。

 

打开同世界文化隔绝的封闭状

    鲍元恺教授说:“数典忘祖,缺乏本民族文化根基的人,永远不可能以独立人格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我们重视传统文化,又决不可以故步自封,因袭守旧。他强调:“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挖掘保护民族音乐遗产,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给我们的博物馆增加几块失去生命的斑驳化石,也不仅仅是为了给我们的研究所增加几本远离社会的尘封册页,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一种活的文化形态,在同现实生活的结合中,打开同世界文化隔绝的封闭状态,在文明更替的断层中获得新的生命。” 

    当前,中国古老的精神文明,正酝酿着新世纪的蓬勃发展。中国同西方的文化交流不仅再是单向从西方吸收,中国需要世界文化,世界也需要中国文化。然而,多次出访欧美的鲍教授却切身感到:“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了解,远不及我们对西方文化的尊重和了解。”于是,在1991年《炎黄风情》首演的节目单上,他如此表明了自己的目标:“用交响音乐的艺术手段进一步挖掘中国民歌丰富的内涵,使它的艺术价值为更多的国内外听众所了解,便是我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2001年,他以《<中国风>的理想与实践》为题,总结自己《中国风》十年创作历程。他在这篇用中文和英文分别在北京和洛杉矶发表的文章结尾,写下了这样的令人振奋的警句:“中国艺术家为重构自己民族的新音乐文化,在洋为中用的路上已经苦苦探索了整整一个世纪。这个世纪,该是我们沿着中为洋用的回程走向世界的时代了。”

    在音乐学院系统接收西方式音乐教育的鲍元恺,到了四十六岁,为了他的《中国风》,又重新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音乐:汉族民歌、少数民族歌舞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还有种类繁多的传统器乐曲。他一头扎进这些未被现代文明异化的,古老而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浩瀚音乐海洋,在这里,他看到了无比广阔的艺术创造天地。他分门别类地择其精华,进行着同西方交响音乐形式相结合的再创造,填补着东方同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空间差,填补着古代与现代不同时代审美需求的时间差,在去粗取精,消化融汇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使古老的中国音乐获得了新生命,取得了开放性发展。


*********************************************


    世界为何这样美丽?是万紫千红的大地,是蓝天白云的絮语。生命为何这样美丽?是生生不息的搏击,是生死与共的洗礼。


    这是鲍教授的女儿,中国首届电视音响奖获奖者鲍佳音为我的一首电影插曲续写的歌词片断。歌词中“生生不息的搏击”,可以说,就是这位多才多艺的女儿对父亲一生为音乐事业孜孜求索精神的写照。


    时逢鲍元恺教授60岁生日,祝他永葆搏击精神,祝《中国风》再创新篇章。

 

                                  香港《华人》月刊262期(2004年1月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74-533599.html

上一篇:爸爸妈妈1942年在来今雨轩订婚
下一篇:《中国风》手稿
收藏 IP: 222.30.53.*| 热度|

1 魏玉保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