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有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vidzsguo gone with the wind

博文

教育部2011计划是干啥的

已有 3831 次阅读 2013-4-12 09:1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教育部, 计划, 2011

题记:2012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公示了,上海的官方新闻的报道如下。看到大家对该协同创新中心的评价,真不知道这个中心是干啥的。


继“211”、“985”之后,教育部于去年启动的“2011计划”一直被全国各大高校视为第三块诱人“大蛋糕”。4月11日,教育部公布“2011计划”首批入选名单。经专家三轮评审,共有14个协同创新中心从全国176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些中心的牵头高校,包括北大、清华、南大、天大、中科大等国内20多所名校。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份名单上,上海高校集体“缺席”。

  资金扶持跨界新组织

  “2011计划”,全称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985”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介绍,“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包含科学前沿、文化传承、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四大类。

  “2011计划”在框架设计时,就表现出一种对高校扶持模式的颠覆:国家资金投入的不再是某一所特定的大学,而是一个跨界新组织——“协同创新中心”。从进入首批名单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看,每个中心都由高校牵头,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组成。比如名单中的“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由北大、清华、中科院物理所等单位“协同”。在国内量子研究领域,这三家单位实力都属顶尖水平,某种意义上是“竞争对手”;而按照“2011计划”的要求,团队作战取代“单打独斗”,目标是实现“1+1>2”。

  没吃透特点导致失利

  去年5月4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2011计划”后,全国150所高校成立了协同创新中心,26个省市成立了“省级2011计划领导小组”。此次进入首批名单的14个中心,是从176个申请项目中过关斩将胜出的。

  名单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里,没有出现上海高校的名字,只有两所沪上科研院跻身“协同单位”,分别是:“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里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以及“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的中科院上海技物所。

  记者从相关途径获悉,“2011计划”启动后,沪上高校曾申报13个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结果11个项目在初审阶段就没入围,仅剩上海交大和同济两家,但它们也在第二轮评审被相继淘汰。

  沪上高校缘何失利?市教委相关人士解释说,上海一些高校虽然学科实力不俗,但可能对“2011计划”的特点还没完全吃透。高校学科发展如何与国家战略需求有效对接,上海高校在申报方向和选题上有待进一步聚焦。

  “计划是为机制改革买单”

  王延觉在谈及“2011计划”时强调一点:它的资金应该用在“现有体制的投资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通过协同机制、学者流动机制、学生培养方式以及资源共享方式组建高水平的队伍,推动高校运作机制改革。简言之,“2011计划是为机制改革买单”。

  沪上高校有没有强烈的凝聚团队和学科,进一步推进创新改革的动力?

  实际上,市教委去年曾出台“上海2011计划”,其中明确,将构建一批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为此,市教委不仅投入充足的经费,还提供了较大的政策空间。比如,为打造产学研创新协同载体,高校3%的编制可用于人员流动,有意愿全职到企业工作的研发人员在需要时可申请回学校工作,满编的学校可申请增加流动编制——这是很大的政策突破。

  但目前,在建的地方高校知识服务平台有19个,还没有一家开始实施上述政策。

  一位高教界资深人士评论,从首批公布的名单看,“2011计划”释放了一个明显信号:高校要想吃到这块“蛋糕”,前提是加强校内校外的协同,探索有效的创新机制——但这一点,长期以来一直是上海很多高校的软肋。

  如何加强校际协同,校企协同,提高产学研的合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确是当下摆在沪上高校面前的迫切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547-679438.html

上一篇:参观YK Pao School
下一篇:学费调整谁说了算
收藏 IP: 222.66.55.*| 热度|

4 王涛 刘淼 时志强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1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