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学,独立思考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mluo0922 学习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从事生物医学工程

博文

揭开量子的面纱

已有 5372 次阅读 2010-7-12 19:09 |个人分类:观点和方法|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量子, 光谱, 电磁学, 经典理论, 氢原子结构

量子,一个令人困惑不解、令其缔造者懊悔的物理假设,神奇而神秘。
量子概念即普朗克假设(Planck’s hypothesis),源于我们对来自于原子的光的认识,来自于德国物理学家M. Planck对黑体辐射规律的解释,并已成为现代物理量子理论的重要基础。中性原子由具有等量电荷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卢瑟福模型即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模型是目前我们认识原子结构的基础和出发点,来自原子的光由原子结构变化所引起,因此取决于电子和原子核运动的变化。
量子、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几率波解释是量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对于原子结构这样的微观问题的基本认识是,组成原子的电子和原子核的运动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并由几率波描述。光是由电子在不同态之间的跃迁而产生。对于最简单的原子,氢原子由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组成,二者的运动如果是随几的,那么,我们如何来选择描述由两个随几运动带电粒子组成的氢原子的坐标系呢?又如何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势)呢?很显然对于“哥本哈根”学说是致命的难题,波粒二象性学说不可能给出原子确定的图像,用这个物理概念来解释原子的结构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因此,基于波粒二象性概念的物理理论和解释必须重新考虑。我们的物理学家应该本着对科学负责的态度,对于这个观点持审慎态度。
经典电磁波理论和麦克斯韦方程,对于宏观带电体和电流导致的电磁学现象的解释几乎是达到了“完美”的程度,是由于该理论来自于实验观察和总结,同时对电磁波的预言获得了实验成功的验证。
然而,我们在赞美这一理论的完美的同时,对于氢原子的电磁现象的解释,研究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时,却无情的抛弃了麦克斯韦“位移电流”(感应场)的理论“精髓”,脱离电磁学基本概念和规律、运动电荷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等大自然基本规则,一意孤行,断章取义地创造出了运动电荷的加速场理论,并将“原子湮灭”即“经典理论的困难”的后果武断地强加给经典理论。这就是目前被广泛接受并被写入教课书中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目前物理学关于物质结构(原子和分子层次)的理论和量子化现象的认识是值得反思的,不仅是由于20世纪初众多著名的物理学家的反对,特别是普朗克对物质波及其解释的强烈抵制,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笔者通过氢原子两体电荷轨道运动的电磁现象的分析,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果。证明了氢原子中电子和质子轨道运动的力学和电磁学稳定性,通过轨道共振解释了原子线光谱,获得了氢原子的定态薜定谔方程;并认为电子和原子核的轨道运动是原子结构的基本特征,轨道共振是导致量子化现象的直接和根本原因光的吸收和辐射就是带电粒子轨道共振跃迁的结果
外传:
我个人关于氢原子电磁结构的学术观点于2006年完成初稿并向物理学各级主流期刊投稿(包括物理学综合性的、理论性的和基础性的专业期刊),之后又不断完善后再搞,结果是不断地被拒,原因基本上属于非“技术”性,建议是投更专业的期刊,对此我倍感难于忍受,但也十分理解期刊决定,通常不进一步申诉。去年10月发生了一次例外,当时稿件投到了一家国外的物理名刊,主编助理给我发来了审稿编辑的决定,其中带了一些“轻蔑性”的用词,对此我提出了申诉,一方面详细论述了我的观点,另一方面对他们对来稿的态度提出了强烈抗议,并要求主编裁决,结果是肋理来信表示了歉意,并承认对投稿未认识考虑,同时将我的稿件和申诉邮件转给了主编(非常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过了一段时间助理又一次来信说主编只能给“no-answers answer”,最后的结果是原审稿编辑不改变他的决定,没有主编和编辑部的意见。对此我只能表达我不得不接受该编辑“缺乏认真考虑”的决定,同时象“皇帝的新衣”中的小孩的心理感受。
此后在夫人的鼓励和建议下,论文的观点以博文的形式在美国的科学论坛SFN和中国科学网上公开,希望广大博友发表意见。结果是SFN的讨论比较充分,涉及了许多问题(包括了电子的干涉现象的解释),使得我的观点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最后“哥本哈根”学派无力反驳我的观点,似乎占据了上风。在此情况我向Galilean Electrodynamics《伽利略电动力学》杂志发了投稿信,编辑看了SFN上的讨论后,认为论文研究工作是一个好工作,应该发表,经过两个月的审稿和语言修改已定稿,即将发表。这样的结果使我得到了一点安慰,以此博文告知网友,并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8615-343365.html

上一篇:两个物理公式与哲学
下一篇:时空的测量
收藏 IP: .*| 热度|

2 李维纲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