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郭杰:网络沙漠(《三角洲》文学专刊2024年第1期)
郭杰 2024-4-28 09:40
我的目光停顿于网络 像一条涓涓细流 经过浩瀚沙漠 渗入了亿万沙粒间隙 消失得无影无迹 有时,我想从沙漠里 找回倾覆的那杯水 有时,我想从网络里 找回我的思想 以及飘散的记忆 沙漠里 骆驼以驼铃为伴 并不孤寂 即使在月光下 也能听见自 ...
206 次阅读|没有评论
郭杰:哥尼斯堡街头(《三角洲》文学专刊2024年第1期)
郭杰 2024-4-28 09:39
每天下午三点整 康德先生 如时钟般准时 出现于哥尼斯堡街头 一把雨伞 一身燕尾服 一位渊博的哲学教授 又像个陈年古董 没人知道 他的“三大批判” 究竟想 批判些什么 没人知道 远在法国的大革命 给他脑海掀起的风暴 比大西 ...
1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郭杰:夕阳颂 (《三角洲》文学专刊2024年第1期)
郭杰 2024-4-28 09:36
夕阳以华丽的黄昏谢幕 璀璨云霞翘起了层层裙摆 伴着晚风吹来最早的星光 新月之舟也依依相送 连绵山峰展开无尽之势 拥抱一位落寞的英雄 当普照大地耗尽了全部光热 让最后一缕余晖温暖自己 从此走进永恒之夜 那里是没有回忆 ...
1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郭杰:母亲,我梦见了你(《三角洲》文学专刊2024年第1期)
郭杰 2024-4-27 23:15
母亲,在梦里 我又见到了你 咱娘俩一块儿坐在 家里的旧沙发上 你还是穿着 那件中式蓝色外衣 你面容那么慈祥 头发还是黑的 我和你说话 想不起说了什么 你跟我絮语 恍惚也已忘记 我紧紧靠着你 心里 ...
189 次阅读|没有评论
郭杰:汨罗江畔
热度 1 郭杰 2024-4-18 13:51
谁能让时光倒流两千三百年 谁能让我来到汨罗江畔 谁能让我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遇见踽踽独行的楚国大夫屈原 我见他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低声沉吟着悲愤的诗篇 脚边浊浪滚动头顶乌云翻卷 内心怎能不为之愕然恻然 我定然上前挽住他的手 询问发生了什么难料的事端 我 ...
50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郭杰:人间烟火,城市名片——读夏志红诗集《中山诗歌地图》
郭杰 2024-4-13 22:51
夏志红是一位长期在诗坛辛勤耕耘、并取得了丰硕收获的诗人。他的诗作,已经广受人们的阅读和喜爱。 他是湖南涟源人,从深圳部队转业以后,到中山工作,先后出版了《一首澎湃的歌》《经过爱情》《花山岭》《他乡是故乡》等诗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个人,没有对生活的深挚热爱,没有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不 ...
6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郭杰:学诗断想(《深圳晚报》2024年4月7日“文锦”副刊)
郭杰 2024-4-7 10:46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曾云:“学诗谩有惊人句。”那是一位文学大师留下的千古浩叹,一般写作者自然不必攀比。不过,读诗写诗多年,总难免产生某些浅显体会,在整理自己诗集的过程中,有感而发,也算一种请教吧。 人们常说,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其实,何止于宋词,整部中国文学史,若从艺术风格上粗略分类,也可看成是 ...
480 次阅读|没有评论
郭杰:学诗忆往(《广州日报》2024年4月6日“闲情”副刊)
郭杰 2024-4-6 16:59
花甲之年,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毕生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说到诗,自然会想起人们通常的议论:诗是语言的艺术。这话虽是老生常谈,却也千真万确。不过,我还是想补充一句:诗是在生活的长河里卷起的浪花,是在生活的大树上结出的果实。一个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生活、一个民族的生活,带着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
542 次阅读|没有评论
郭杰:屈原社会理想与儒法两家的关系(《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
郭杰 2024-4-5 13:30
两千年来,屈原作为一位伟大诗人,受到无数人们发自内心的纪念和景仰,然而,在当时,无论从实际作为还是从主观愿望来看,屈原都更主要的是以一位贵族政治家的身分,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之中,并力图用自己的远大社会理想,去干预和影响现实政治的。虽然由于时代久远和资料匮乏,已经无法完全再现屈原社 ...
562 次阅读|2 个评论
郭杰:楚辞: 诗歌形式的纵深拓展(《人文杂志》1993年第3期)
郭杰 2024-4-4 13:11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表情达意的基本媒介, 语言的构成形式在诗歌创作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源远流长 的中国文学一大主流的诗歌,其语言形式也随着历史的发 展而不断孽生与演变,并逐渐形成诗、词、曲、赋等丰富多彩的体裁形式,从而极大地充实了中国诗歌的艺术内涵。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史· ...
625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