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十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xiaoxin10

博文

141213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日本之怕

已有 2458 次阅读 2014-12-14 02:2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南京大屠杀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日,国家层面举办了隆重的纪念仪式,国家领导人发表了重要讲话。向遇难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

       对于公祭日,我看到一篇报道,日媒淡化报道中国国家公祭日 安倍晋三为大选造势。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11日中国正式发布公祭日消息后,日本媒体有一些报道,但12日早上《环球时报》记者翻遍了当天日本六大主流报纸,关于此事竟再无只字片语,好像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完全是另一个国家的事,与日本没有半点关系。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就在昨天《产经新闻》报纸上,还有安倍投放的整版全身像竞选广告。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位政治学者1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由于日本教科书上对这段历史或只字不提或模糊处理,与众所周知的慰安妇问题不同,南京大屠杀在日本国民心中没有形成概念。而日本某些势力也开始转换策略,认为南京大屠杀本来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一再否认反而挑起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不如绝口不提,让这段历史在日本彻底消失

         

        这里,我们需要思考,日本媒体为何淡化报道中国国家公祭日。

 

                         

       一、记忆。当中国人记忆起了那段惨痛的历史,那未来会是怎样呢?这个需要日本和日本民族思考。这种记忆与仇恨无关,但也与仇恨有关,我不会因为友好而忘记我的苦难,这对日本是最大的震慑。

       二、尊重。公祭日是对遇难者的悼念,也是对逝者的尊重,同时也是对悼念者自我的尊重。当一个国家知道尊重逝者,知道尊重苦难,知道尊重自我,谁敢不尊重我们呢。

       三、国家。原来的遇难者祭奠仅仅是江苏和南京主办,好像是江苏和南京的事情。现在不同了,祭奠上升到了国家层次,事情变成了国家的事情,甚至后边还会变成是世界人民的事情。日本敢在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前放肆吗?日本正在想应对之策,但不论如何,不忏悔是不容易过关的。

       四、日本媒体闭嘴了,为什么,因为他们也不敢直视南京大屠杀。他们也不敢妄加评论中国的纪念活动。不错,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的痛和耻辱,但更是日本人和日本民族的永远抹不去的污点,日本被牢牢钉在了现代文明的耻辱柱上,不忏悔永世不得翻身。

       五、兽性。日本侵略战争的危害本质不在侵略本身,而在于日本及日本民族在侵略战争中表现出的灭绝人性的兽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在于对人权人性的颠覆,这才是日本军国主义人神共愤的本质。我们的纪念活动需要点明日本军国主义兽性的本质,点明日本的兽性残虐的屠杀对现代文明的摧残,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辟是沉重的打击。

       基于以上分析,日本媒体淡化报道中国国家公祭日,为什么?他们无话可说,他们也不敢为日本的摧毁文明体系的屠杀辩解,这只能更证明他们的无耻。但这并不是结论,因为现在是全球关注,他们不说,等事情过后一段时间,他们定会更加猖狂的反扑,我们拭目以待。

       但不管怎样,中华民族只要自尊的牢记历史,自强的面对未来,对任何敌对势力都是噩梦般的威慑。

       今天,中国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举行公祭仪式,这是一个迟到的觉醒,一句话,不怒自威。

       这种威不仅仅在今天,而在于永久,对于想掩盖、想遗忘自己恶行的国家而言,这是一个噩梦,为什么?因为他们也不能掩盖和遗忘他们的恶行,这对一个所谓的文明国家、文明民族、一贯标榜自己的高尚的民族和国家而言,如何正视呢?

       这是一个迟到的祭奠,但希望是一个长久的祭奠,他将是一个警钟,让我们反省,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今天的祭奠,对中日关系、中日领土争端、对中国的和平崛起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个重要的舆论平台。这种祭奠中的悲情,也是国际社会不能不正视的。

       不再展开了,总之,今天的祭奠具有重要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999-850833.html

上一篇:141206塑料袋--中国低碳社会建设的突破口
下一篇:南京大屠杀公祭:国人之痛
收藏 IP: 222.88.236.*| 热度|

5 吴世凯 徐旭东 檀成龙 汪晓军 zousu20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