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 ——余老师从教四十周年主题沙龙(2023.02.25王彬涵)

已有 3992 次阅读 2023-3-2 13:04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时间:2023年2月25日

地点:教科院201会议室

主持人:唐青

撰稿:王彬涵

参与者:余小波、王志芳、骆小平、唐青、张晓报、冯小珊、王雅霏、胡力、覃哲歆、刘安澜、杨昭君、陆启越、李乐、余加宝、刘潇华、胡秀银、范玉鹏、张欢欢、马秋阳、梅诗琪、童雨溪、张亮亮、吴丹平、袁琳、李泓达、徐淼、周希越、廖婧琳、秦煜萱、刘欣莲、王彬涵、刘宏宇

寒尽春生,雪融草青,东风送暖,万物萌动,冬的尾声渐去渐远,春的苏醒与复燃里满是新生与希望。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这次渔舟唱晚主题沙龙虽迟但到,余门毕业子弟代表自五湖四海而来,共庆恩师余小波老师从教四十周年,正是春暖花开重逢时,相聚言欢味更长。

1.jpeg

 一、素物寄深情,师恩永难忘

沙龙伊始,主持人唐青师姐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同学们的热切问候,感怀师从余老师十余年来所得所获,以及筹办此次活动的初衷。2022年12月,时逢余老师从教四十周年,学生们感念师恩,奈何新冠肺炎汹汹,主题沙龙活动一度延缓,在这个春天,同学们“重返校园、重温沙龙、重获作为学生的幸福感”的愿望终得圆满。从教四十余载,余老师志业惟一,始终站在教学一线,讲授课程11门,教习学生9千余人,指导研究生111人。因工作等原因未能到场的余门子弟纷纷通过信息向老师送上真挚祝贺,在场弟子中亦选派代表向老师献上鲜花、奖杯、台历、纪念册四样素朴小物,诚表感恩心意。

2.JPG

骆小平大师姐向余老师献花

3.JPG

陆启越师兄向余老师献上“春风桃李”杯

4.jpg

刘潇华师兄向余老师献上师生合影台历      

二、从教四十载,教坛不言悔

忆往昔岁月稠。余老师饱含深情回顾了四十年从教生涯。1967年至1978年,余老师分别在安乡县城关镇城东小学、安乡县一中就读,完成了中小学学业。1978年至1982年,他考入当时的湖南师范学院,也就是如今的湖南师范大学,在教育系就读本科。毕业后便开始了自己的从教生涯,1982年至1988年间,他先后在常德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湖南农学院常德分校任教,钟情于农田生活的余老师对建在杉木岗上的湖南农学院常德分校颇有感情,前往学校需穿过一片金黄的油菜地,叫人难以忘怀。1988年至1990年,余老师考入厦门大学高教所,在师从潘懋元先生攻读高等教育学。毕业之际,得知他想要回到湖南,潘先生还专门向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写了一封推荐信。尽管那次入职湖南大学的尝试没有成功,余老师也始终铭记着潘先生的这份关爱。1990年余老师研究生毕业后进入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教科所任教;1994年学校改名为长沙电力学院,他被任命为教科所高教室主任;1996年被任命为教科所副所长,当时教科所既无所长也无书记,仅副所长一人主持教科所全面工作,组织全所教职工承担电力部的教育科研项目、编发《电力企业教育》《电力普教报》《电力成教信息》等报刊杂志、举办全国电力职教青年教师培训班和电力中小幼素质教育研讨班。2000年国家部委机构大改革,电力企业剥离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功能,电力部的各级各类学校划转地方管理,教科所也因业务减少被并入长沙电力学院政法系,余老师的行政职务也被调整为分管教学工作副主任。2003年长沙电力学院与长沙交通学院合并为长沙理工大学,余老师任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工作,也是在这一年,他再次考入潘懋元先生门下攻读博士。2007年获博士学位并调入长沙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办任主任一职,负责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2011年被湖南大学引进,在担任教科院院长的十年里,顶住各方压力,打造了教育质量与评价这一学术品牌,拓展了面向基础教育服务的渠道,增强了学院自身的造血功能

5.jpg 

往事千端,流光如箭,感慨系之,分享尾声,余老师向同学们道来从教四十年的三点感悟:首先,他坦言教师职业的确不是他最初的选择,但多年工作后再回想,教师职业对于他而言是人生最理想、最满意的选择,当教师很快乐、很充实、很幸福。借此,他向同学们强调,人生选择是很重要的,无论这种选择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是在岗位上感到幸福快乐,同时又能为社会尽一点力。再者,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担负起责任,竭尽全力将这一选择做好,结果是难以把控的,但努力和付出是由我们掌控和决定的。过程有时比结果更重要。最后,余老师深情讲道,从教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教师的生命生长过程,而学生则是延续教师生命的种子。教师的个人职业生涯或许会完结,但因为有学生的存在,有学生们的薪火相传,他的职业生涯和学术生命就不会中止,这大概是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地方……

三、景行维贤,胜似千言

种花容易树人难,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作为同学们的导师,余老师在为子、为生、为师、为夫、为父各个角色上都做出了示范,是余门弟子心中的榜样标杆。

(一)教书育人的播种者

在华北电力大学任教的骆小平师姐对“学生是延续教师职业生命的种子”极具共鸣,师出余门后,她经历了深造、从教、访学,最终还是选择了教师这项肩负传道责任的职业,她还向大家分享道,如今她作为导师带学生也沿袭了余门的传统,十分注重师生关系的联结,时常与学生开展沙龙学习或是邀请学生到家里做菜吃。

同为教师的范玉鹏师兄也表示,随着自己所带的学生数量增多,他也想将沙龙形式运行起来,将余门特色传递下去。对于在余门求学的时光,他总结出三情:一是师生情,硕士三年加博士四年,余老师的指导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他在学业上收获良多,拥有了自主思考和独立研究的本领;同时余老师和王老师的关心也让余门上下充满温暖,即便是不同届、未曾谋面的兄弟姐妹们也能通过师门聚餐和各类活动而相识相知,通过互学互助而共同进步,余门大家庭相亲相爱的氛围、愈加浓厚的同门情也让人倍感珍贵;三是传承情,沙龙、爬山、打羽毛球都是余门的传统活动,余老师的教学之道更是让他受益终身,他期盼能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将其薪火相传。

张晓报师兄则坦言,自己与老师一样,教师职业并不是他的最初选择。起初是在阴差阳错下进入了师范专业就读;本科毕业时的理想是治国平天下;直到进入余门攻读硕士学位,在余老师的带领下,慢慢培养起了对于高等教育的学术兴趣,也是在老师的推荐下进入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沉心于高等教育研究;如今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深耕于高等教育研究。他感怀道,他始终将余老师视作榜样,十分感恩老师的培养与引领,本期主题沙龙再次聆听余老师分享,恰是让他重返读研岁月,受益良多。

作为本期沙龙组委会成员之一的陆启越师兄站在策划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对于大家在读期间参加沙龙会紧张的情况,他认为那只是时间问题,恰如他对余老师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解决办法就是慢慢地深入了解老师。接着他还以“三严三用”形容对老师的印象:严谨、严格、严肃,用心、用情、用意,这些品质都在余老师四十年从教生涯中尽致体现。他谈道个体的确是渺小的,我们在现实制约下能改变的东西有限,就更应该如老师所分享的,在现有岗位上努力到极致,这是我们从事教育行业或其他行业都需要秉持的精神。

管理着调皮学生的小学班主任李乐师姐向大家分享了两个教育方法。第一,做老师应当塑造良好的人格魅力。刚进师门时,她认为余老师就是一位严肃的教师,而在后续的相处过程中,她逐步发现了老师可爱鲜活的一面,唱京剧、K歌、爬山、打羽毛球、演奏乐器,这恰是余老师独有的人格魅力。映射到她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中,她在管理班级时也开始反思,不应当总是用权威去压制调皮学生,而应当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信服。第二,向余老师学习,注重师生间的情感联结。自2021年起,李师姐就时常带着学生开展美食节、读书分享等各类活动,这样的情感交流使得学生越来越亲近她,主动找她交流谈心,她也发现感情牌比惩罚牌往往更加奏效。

(二)爱生如子的引路

“我和老师的缘分可以从姓氏说起,我们都姓余,如今我也跟随着余老师的脚步,成为了一名小余老师”,任职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余加宝师姐笑着说道。她回忆起自己在余门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光,作为博士开门弟子,老师对她的教导就像放风筝一样,时刻牵挂却又留有充分的自由,让她获得了自在且顺利的成长;毕业后回到西安入职,老师也一直支持并关心着她的发展,包括后续的考核、成家、小孩成长,她说这份师生情是一辈子的恩情。去年夏天,余老师携家人到西安旅行时,他们也得以一聚,余师姐称那份感觉就像是家里人来看望自己远嫁的姑娘一样;今年春天,在这个温暖的时节,余师姐也携家人自陕来湘,共同庆贺老师从教四十周年。

在广州创办公司的覃哲歆师兄继续与大家分享道,踏上创业之路的他也是受到了余老师的鼓励。一直以来,他对商业就有着浓厚的兴趣,毕业后也积累了近十年的互联网电商工作经验,余老师十分了解他的性格,也曾与覃师兄的父亲交流并达成共识,鼓励他多出去走一走、闯一闯,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试一下创业;如今,覃师兄正走在实现自己商业梦想和抱负的光明道路上。他补充道,自己对余门的感情也十分深厚,毕业后的十余年里也时不时返湘给老师带来一点小惊喜,或是与余门兄弟姐妹们聚一聚,往后不论自己多忙,只要余门召唤,他必定回来。

杨昭君师姐说,每当遇到重要关头,不知道怎么办时,她总是会拨通余老师的电话。余老师不仅是她学习上的导师,更是她人生路的导师,就像是自己的父亲一般。回顾起自己的硕士复试,她感谢老师在看出她的紧张后,通过几个轻松的家常话题让她舒缓下来;讲到自己毕业时选择留在长沙,她坦言这也是为了离余老师更近一点;毕业后由于各种因素,她曾走过一些弯路、吃了许多苦,也错失了一些机会,在遭遇挫折时是余老师给予她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当她因为工作需要,时隔五年后重新开始做研究写论文时,她忐忑地带着自己尚未成体的论文毛稿前去请教余老师,老师仍旧是尽心尽力地帮助,不厌其烦地为她指出了关键问题、点明了改进方向。

同届的刘安澜师姐继续讲道老师的两次指路。一是毕业找工作之际,她将全部精力投注于中小学和高校的招聘,由于各种因素都未能成功,此时余老师建议,是否试试企业呢。很快,她成功进入了华图教育,从事教师培训工作,虽然这份工作来回奔波很是辛苦,却也让她受益匪浅、成长许多。二是去年,面对处在株洲的全新工作机会,家在湘潭的刘师姐很是纠结,于是她拨通了余老师的电话,说明自己的情况,老师给出的建议是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结合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兼顾家庭做出考虑,最后她拿定主意,留在了湘潭原单位,如今她所在的学校也因国家政策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三)严谨坚韧的

冯小珊师姐回忆,09年那会,学生参加沙龙是比较难得的事情,整个长沙理工大学基本上也只有余门会定期开展沙龙学习,这一习惯也延续到了她自己的工作管理当中。如今任职于长沙市天心区青园街道办事处的她,也常常组织干部们一起开沙龙,进行交流讨论,激励大家活跃创新。她还提到,余老师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十分严谨,在论文指导时,几经易稿的文章在老师的审阅下总是能得到新的完善建议,这促成她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态度,拥有根基牢固的文字功底。因此,她也建议在读的师弟师妹们不要惧怕麻烦,踏实地打好个人基础。同时她也袒露,处在基层工作,加之近几年疫情压力,她有过无数迷茫困扰的时刻,每每动摇畏缩时,她总会想起老师的教导,聆听老师从教经历后,她又汲取了新的能量,往后将在岗位上继续坚持、竭尽全力。

在央企工作的王雅菲师姐也称,余门的学习过程让她养成了善于思考、认真做事、严谨工作等良好的习惯,这些使她在工作中受益良多,成效卓著。同时,她也省思道,自己从毕业至今都未有过工作单位的变换,加之单位的稳定性质,身上也曾有过躺平的念头;好在近年公司转型,个人也添了许多思考和感触,觉得还是需要为人生制定一些崭新的目标,为自己增添前进的动力;如今她结合了个人求学与工作的经验与平台,正朝着企业培训讲师的方向做出转变。

平日里也活跃在沙龙中的吴丹平师姐总结了自己乐于参加沙龙的原因:这项活动使她得以从工作和生活中短暂抽离,回归校园作为学生去研习精进、自我治愈。本期主题沙龙也让从前一心向往从教的她认识到,尽管从政不是她的最初选择,但是选定位置之后竭尽全力去做,抛开女性标签之后坚持不懈去做,往往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正面反馈和成就感。

跨入警察行业的胡秀银师姐也认同这一观点,她总结了自己从教、考编、考公的“折腾”经历,发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全身心对待它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这种竭尽全力当中,个人的素质会得到极大的提高,知识面也能得以扩充。她认为严谨端正的态度、主动思考的意识和敢于批判的精神都是余门给予大家的宝贵财富,促使大家在工作中快速总结出一套独有的方法,推动大家对工作的了解、熟悉和创新。

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袁琳师姐触动于胡秀银师姐对自身工作的严格要求,也敬佩各位师兄师姐在个人发展中,不论过程顺利还是曲折,都做到了坚持到底。她也省思道,自己要在工作当中拔高要求,跳出舒适圈,在相关领域不断深耕。

6.jpg

(四)温暖可亲的长

余老师幸福的从教历程带给胡力师姐的深刻感受是,要想把工作做好,家庭建设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余老师与师母王志芳老师十分恩爱,在余门弟子的成长过程中,王老师也一直陪伴着大家,使得余门的氛围更加温馨。胡师姐还提到,作为余门大家庭的一份子、湖南大学附小校长,她愿意尽己所能为同门的师弟师妹们提供优质的实习资源,帮助大家提升教学本领、充实教育经历,将这份温馨传承下去。

来自山西的马秋阳师姐接着叙说道,余老师是她在长沙唯一牵挂的长辈,她始终记得:在读期间每逢佳节,老师都特别关照外地来的孩子,邀请他们到家里一起过节;毕业时,还特意带他们去常德桃花源游玩留念;毕业后,余门也常有聚会叙旧的机会。诸多细节都让她倍感温馨,也让她对长沙这个城市拥有了一份安心感。

同届的梅诗琪师姐也表示,在余门就读的时光充满了幸福。不同于陆启越师兄的“日久生情”,研究生复试中余老师的常德口音就让她倍感亲切,使得她对老师“一见钟情”;正式进入余门后,师门的温馨让她感到分外亲切;回忆起与同门在余老师家“流水线式做菜”的经历,她的脸上满是笑容。

听完师兄师姐的发言,去年刚毕业的李泓达师兄感慨道,十分高兴能回余门,见到余老师和王老师,还有许多熟悉的同门面孔。他时刻怀念在余门学习的时光,虽然有论文和学业的压力,但总体来说是非常幸福开心的时光。如今,远在郑州工作的他虽不能常回来参加沙龙,也将带着余门的温情和力量投入到工作当中。现在湖南农大工作的童雨溪师姐也谈到,余老师是对她生活方面影响最深远的人,在老师身上,她看到了为人师、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标杆。如今亦为人师的她,更能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在做好本职工作、兼顾家庭建设的同时,还能用心保持好余门家宴、定期沙龙的温馨传统有多么不易。童师姐还特地带来了一份小惊喜:将一包樟树港的辣椒种子(湖南农业大学院士校长培育)献给我们教书育人的播种者——余老师,恰是这份不谋而合的默契让本期沙龙更加圆满。

四、夭夭桃李华,灼灼有其光

 7.jpg

沙龙进入尾声,师母王志芳老师总结道:“我一踏入会议室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温暖,同学们从全国各地赶来着实有心。我们整个大家庭不同届的同学们能齐聚一堂,交流学习、工作和生活,就是本期沙龙最美好的意义,也期望大家在未来继续互帮互助、携手共进。”

 8.J.JPG

春风徐步扬,湘水余波荡,麓山迤逦长,八方桃李香。我们以共庆恩师从教四十周年为契机而欢聚一堂,畅谈经历,有欢笑、有泪水,更多的是希望和祝福。一时今夕会,万里余门情,愿湘水余波的大家平安顺遂,祝湘水余波:温暖常在,长乐未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378577.html

上一篇:扬帆起航,砥砺前行——寒假总结与开年展望(2023.02.17谢钰文)
下一篇:“ChatGPT”爆火后的冷思考——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未来(2023.03.10刘宏宇)
收藏 IP: 58.20.30.*| 热度|

1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