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de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deming

博文

儿童自我的概念教学层次与应用内容的侧重点

已有 1892 次阅读 2021-11-16 13:56 |个人分类:TA交互沟通分析|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儿童自我的概念教学层次与应用内容的侧重点

高德明

2021-11-15

微信图片_2017121910505821 - 副本.png

  三自我的概念,这里想以儿童自我为线索,把三自我的概念从教学的模式和应用的模式来做一个阶梯化的展示。

微信图片_20211117103217.png

先讲讲这题目,第一个视角,是不断升级化的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学习过程,也是认识过程,这个角度是由浅入深的来给儿童自我给予定义和描绘;第二个视角,是从应用的角度,来对儿童自我进行分类化;第三个视角,是从客观应用的实践把儿童自我角色化和图像化;第四个视角,是从病理、咨询的视角,这个视角偏重什么内容解释和应用自我状态;第五个视角,是从家庭治疗的视角下来看儿童自我的定义和应用;第六个视角,是把TA的理论讲解,比如说儿童自我的介绍,作为一个干预手段进行讲解。

下面从上述六个视角,一一来讲解。

第一个视角,儿童自我概念是不断升级化的认识和学习过程。由浅入深是有四个层级定义的认识过程。

第一层是伯恩在《人生游戏》书中非常简单的介绍了三种自我概念,并在《论强者BORN TO WIN》一书中把三种自我状态进行简化,这个简化《今日TA》中有介绍,就是最简单简化的TA三自我概念:

过度简化三自我状态的语言模式是怎么说的呢?它说:“当我思考的时候,我就在成人自我里;当我有所感受的时候,我就在儿童自我里;当我下判断、评价的时候,我就在父母自我里。

这里,简单的把“我的感觉”归纳为儿童自我状态,“我在思考”归纳为成人自我状态,“我在批判别人或者讲规则”归纳为父母自我状态。

三自我状态的简化版对于初学TA理论的人而言最容易理解。但曾经有些专家认为这样的简化版是错误的,不好的。后来大家也都认识到了,其实对每个TA的初学者来讲,对三种自我的认识,实际上就是从简单到复杂再加上时间的一个过程。因为儿童自我确实是用感觉来体会世界,所以当我们进入感觉状态,大部分人实际上是真正的进入了儿童自我状态,对TA初学来讲这是非常简单明了的一个概念,是对三自我理解的初级阶段——就像一件完成的雕塑品一定是从毛坯开始或者一副画像会从构图和线条开始一样。如此简化版的三自我可以让刚刚接触TA的学习者,先有个大体的体验和思考方向。

第二层,再深入一点的概念,就是时间要素。例如: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都受到过去成长过程的影响,在儿童自我中,我表现出的是过去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在父母自我中,我拷贝以前父母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只有在成人自我时,我才是运用现有的资源,针对现有的状况反应。只是这样说还是太繁琐,不好理解。在伯恩最后一本书《人生脚本》中,我觉得有一个概念,作为一个简化的儿童自我概念来介绍比较准确, 他说:儿童自我状态指的是一个人的表现,就像某个年龄段的孩子这个概念特别好,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小男孩、小女孩,他真的会用他某个年龄段的方式去感受、思考和行为、说话以及回应他人”,我认为这段描述对儿童自我的概念定义就足够了。

“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小男孩、小女孩,你会回到这个小男孩、小女孩的一个某个年龄段。一般都是指两岁到五岁的任何一个年龄段,”以我多年对TA的应用来讲,不仅是伯恩提倡的两岁到五岁,我在实践中也总结出:一个人的儿童自我状态是可以选择回退到0岁到12岁的任何一个年龄段。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又加了时间要素的描述才让人能自然接受。这样非常形象的描述是你回到小时候的状态,小时候的某个年龄段上,那时候的感受、行为和方法。伯恩这个概念的定义,让我们非常容易达到了对儿童自我认识的第二种层认识。在第二层概念下,三自我的能量分布、阻断与侵染都是这个范畴内的相关知识应用。 

图片111.png 

第三层认识就是像《人生脚本》书中的自我结构图,把父母自我按照功能划分成控制型父母、抚育型父母,把儿童自我划分适应型、叛逆型和自由 型。想象自己在儿童自我状态,所行、所想和所感受的,都像童年时一样。

图片1111.png

这之前的三种自我概念的所有划分,我认为都是一种儿童自我的“社会性的发展”,就是所有的人进入儿童自我状态,都会呈现出的一个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当儿童自我回到某个年龄段的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是可以用儿童发展心理学进行描绘的。这种儿童自我具有社会性的意思是指:当观察到人们进入儿童自我状态,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系统理论的角度去衡量,可以观察到他处于哪个年龄段,会出现什么感觉模式、对应同等年龄段的情绪模式、认知模式和人际互动模式,用这些相对应的模式与他人互动或者处理自己的行为与事情,这是有一定社会性规律的,是遵循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规律。

      再往下学习第四层自我状态,就要考虑儿童自我受其个人家庭的个性化的影响,在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同时,因为受家庭个性化影响也展现出儿童自我的个性化,如下二阶结构图所示。

图片12222.png

 图2所示,儿童自我(C2)中还有父母自我P1、成人自我A1、儿童自我C1,父母自我(P2)中有父母的父母自我P3、成人自我A3和儿童自我C3。父母自我可以详细分为儿童自我中的父母自我P1和父母自我中的父母自我P3对儿童自我概念的第四层认识,不仅要学习简化版的儿童自我(C),更需要深度学习儿童自我C中的儿童自我(C1)、儿童自我(C2)以及父母自我中的儿童自我(C3),这是第四层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这一层的学习重点是要对圆圈中的每个概念都要认真学习理解。

儿童自我C1、C2、C3区别表格

微信图片_20211117104209.png

在第四层的学习基础之上,在儿童自我的学习方面不仅要学习前面的内容,还要学习儿童自我的心理地位、早期决定、禁止令、驱动力以及他的安抚模式,以及后面讲到的心理游戏、漠视等,但这些大部分内容主要用于儿童自我有些问题的时候,治疗师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可以用到的概念。上面是儿童自我四个层次的学习内容。

总而言之,对于初学者,开始就用太理论化和抽象化的儿童自我概念,例如讲:“你当下的感受和经验、行为模式,是重复你过去小时候的感受、经验和行为模式,这就是儿童自我状态”。人们往往很难全面接受。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的教学经验是学习儿童自我是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于学习TA主要是应用于自我成长的人,上面所述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学习认识就很好。同时我发现伯恩在他生命最后的阶段,对儿童自我的描述还是非常简单的,像我刚才讲的非常清晰和简单,就是人们回到某个儿童自我的年龄段,用那个年龄段的特点思考、感受来回应别人,这就是儿童自我状态。 

微信图片_20211117103211.png

第二个视角是由应用的角度的分类化,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图三所示,由应用的角度分类化中社会儿童也就是自由儿童,便是第一视角中儿童自我理解的第一、二层,是指我们会回到我们内在儿童自我的某个年龄段上,比如两岁或三岁,这时候的儿童自我可以叫自由儿童,也就是正常的儿童,什么是正常的儿童?就是遵循社会性发展的儿童状态,是所有的小孩都出现的规律发展,以生命教育成长线来看,通常人们在两岁以前都是用情绪表达感受,到两三岁都会学会语言,进而用语言表达自我。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到某个阶段他的感觉、情绪、认知都有他自身的一个阶段性的特点。当我们回到某个年龄段的儿童自我状态时,这时,我们有一个假设:这个儿童自我是正常发展的,是一般的社会化认知的正常儿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总汇出六条线来(最近发展区理论),当一个人回到儿童自我状态的某一个年龄段,就会有那个年龄段对应的感觉、情绪模式,从而他会有采用相应年龄段的观点采择或认知。换个角度来讲,当一个人进入儿童自我状态,他采用不同的感觉模式和观点采择之后,我们就能判断出他回到了儿童自我的哪一个年龄段上,而且这点人人都一样的。根据这六条生命发展线,可以相对容易的判断出人一旦进入儿童自我状态的某个年龄段,或者年龄点上,必然会怎样感觉和思考,这是社会性的规律发展的特点。

这里谈论的社会性非常有意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中他进入儿童自我状态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背后假设,就认为这个人没有心理疾病,是一个正常的儿童,所以,我们会应用自我概念前两个解释。因此,自由儿童是用儿童发展心理学规律总结出的六条时间线在教学中汇总展示出来。

图三中个性儿童的自我状态,其中一部分过去称其适应型儿童即适应父母的儿童状态。适应父母的儿童就是人在童年跟父母互动中获得安抚,当面对父母对他提出要求的时候,他是如何做决定的、在父母那里获得安抚,或者是跟父母共生,跟这个家庭相适应的过程中,他会积累很多自己的经验这些内容成为长大之后,适应型儿童状态会自动执行的部分,表现出的是安抚模式、心理地位、扭曲、游戏、脚本等等,这些都是适应父母的儿童会有的展现。

个性儿童中另一分路是我们简单的复制父母的儿童自我C3部分,我们的父母也有他们的儿童自我,父母的儿童自我就是C3——图三中学习父母的儿童这一部分儿童自我是照搬了自己父母的儿童自我的样子。这部分儿童自我的重点是复制性,直接复制父母的儿童自我。

第三个视角是从客观应用的实践中总结出,把儿童自我角色化和图象化有利于我们在"当下"来应用TA的理论,而不仅仅是事后分析。作为社会儿童类别中的自由儿童是用儿童发展心理学这六条线汇总展示出来。相对应的实践,这个TA图可以应用到个人成长中,偏向自我成长方向。比如说一人或者一人半的TA模式(一人就是自我学习成长,一人半是指有老师指导帮助下的自我成长),都是关注社会性沟通,也是最简单的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互动。即使判断出其儿童自我有问题,也会认为问题不是问题,是其个人的儿童发展停滞了而已。向前走,相信个体自己内在的儿童,本身也能继续成长。从这个角度更具有焦点和叙事的特点,这个假设对我们来讲可以让TA应用的范围和意义就可能更大点,更适应,更具有广泛性。

作为个性儿童中两个类型,适应父母的儿童和学习父母的儿童就适合咨询和治疗时应用了。我曾经做过一个旧有模式影响程度表,详细列出旧有模式对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度,当程度发展到需要给予外在的干涉时,我们就需要深入到他的个性化、家庭化的儿童自我概念了。

我发现通常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人们往往还真想不出理论,我觉得伯恩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给出来解决方案,就是他给这些自我状态起了很多名字,特别直观的将应用"角色化和图象化"。这些浅显易懂的名字,让人一听就知道什么意思了,比如说仙女、圣母或者是巫婆、小红帽、哈哈或“只有我什么,才会”的白雪公主等,这是我们儿童自我中的父母自我,简称P1很容易形象化而被识别出来。因此,儿童自我中的父母自我是用仙女、教父、巫婆或者是魔幻人物来想象化,我们把非常抽象细分化的自我状态变成一个游戏和角色,好像真有内在的小孩在那里一样。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进入适应型儿童自我时,”哈哈”或者巫婆、小红帽的状态出来时,会让我们容易觉察到,因为伯恩的这些命名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变成了形象的具体识别了。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让学生给自己的不同儿童自我起小名,之后,他们很快就能识别自己的复杂的儿童自我了。

学习父母的儿童自我就是复制父母的儿童自我,这是父母自我中的儿童自我,简称C3。家庭化儿童自我的概念其实就是传承,我常说的传家宝——父母的儿童自我是什么样子,你的儿童自我就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我们父母自我中的儿童自我的形成过程,C3有以下类型:

微信图片_20211117105838.png

传家宝,就是每个人从自己父母的儿童自我C3复制而来,变成他自己的父母自我中的儿童自我C3,当然他也会传给他的儿子女儿,这也是个性的自我儿童自我。适应型的儿童自我策略要适应和面对两种情况父母的父母自我和他们父母自我中的儿童自我。   

原本,我只是想把儿童自我概念从我自身多年应用的角度给予完善一下,站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将儿童自我划分成:社会性儿童自我(即发展性的儿童自我)和个性化儿童自我(个性化儿童自我是指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家庭不同,造成自己的儿童自我是有差别的),这也是我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总结。

随着深入的考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社会性儿童和个性化儿童的自我概念讲授给初学者,或许也会是很难理解和应用。所以,到了写文章的时候,就发展到从六个视角来详细分化,从简单易学的简化版到按照功能划分的适应型与自由型版本、再到C1、C2、C3版,再到由此而产生的具体的扭曲、游戏、心理地位、早期决定版。这是第三个视角。

再深挖心理历程,就是第四个视角,从病理、咨询来解释和应用自我状态。从TA的发展史来看,大部分TA的学者是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面对的多是非正常成长的个体,多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才会前来咨询。这个视角下,应该更重视TA的什么?更重视自我概念的什么呢?这种情况下,就会重视自我概念的游戏、扭曲和漠视这部分内容。因为这些是带有深层意义的诊断需求,有问题就要挖掘出来,问题更多是因为个性化的不同家庭背景造成的模式,因此,从第四个视角下,儿童自我的概念,更关注儿童自我与过去的联系,只有对话探寻儿童自我过去的家庭和父母的互动情况,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儿童自我。

儿童自我有可能被染污、阻断、压抑或潜伏,自我状态的不一致性可能会出现在问题严重或反反复复的来访者身上。复合脚本的内容在这个阶段也应该被关注到。

我们当然知道,不是面对每一个来访者和学员都刨根问底问儿时经历、家庭模式。只有在咨询治疗这个层面上,才需要像问卷似的,找到他的自我状态的历史依据。

第五个视角就是从家庭治疗的视角下来看儿童自我的定义和应用。因为,这不仅是当事人一个人的事情,是家人之间互动、乃至整个家庭与家族的系统问题。这里,对儿童自我的认识,其实不仅要放在来访者的人生经历中,也要了解他父母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的互动模式。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掌握的系统化认识方法,就是《论成长》中对P3的解读,P3就是传家宝。 相关的还有《家庭代际新理论》,这本书我已经组织翻译完成,以后会出版。

书中认为家庭模板也有很多例外,实际上,家庭模板的治疗还是要跟焦点解决技术结合在一起,重新叙事,用焦点来赞美和放大其个人重要经历和待机代际模式的例外"随机模式",从而找到一个新的家庭例外的范示,自然就打破了这个传家宝,打破这个词不准确,因为是咨询师引导来访者看到家庭模式其实有多种模式可以自由选择,而不是只有一种。所以是让他们"选择",而不是打破。

第六个视角,是TA理论三自我概念,作为一个干预手段进行讲解。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面对学员或者来访者时,有时你要介绍什么是儿童自我状态,是简单简化版介绍还是系统理论化介绍?什么时候介绍,怎么介绍,什么人介绍,什么人不介绍呢?下面引用我翻译的TA书籍《TA100个关键点和技巧》中的内容作为参考资料,希望带了大家的思考

谨慎讲解 TA 概念

TA 治疗师常常会忍不住向来访者讲解 TA 的概念。我们知道这些概念和理 论非常有用,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任何行为的改变。我们可以用复杂的语言来理解重要的内在过程,我们也可以用普通的语言向来访者解释治疗的过程。 也包括自我状态的概念。因此,有些时候 TA 治疗师带着传教般的热情向来访者介绍 TA 的概念。这的确非常有帮助,也可以帮助来访者理解自己的体验。

解释作为一种干预手段,需要谨慎使用,应该简明扼要,如果解释过于复杂,来访者很可能无法接受到全部信息,也无法 使它发挥作用。最好提供一些简短的信息,并与来访者讨论这些信息是否有用, 而不是过多地灌输。任何流派的新手治疗师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提供了过长、过于详细的解释。向来访者讲解 TA 理论,也可能会产生一些破坏性的影响,因为这会让治疗师站在一个“专家”的立场(“我好——我知道答案”),而使来访者处在“我不好”的立场。同时,来访者会觉得尴尬和羞耻,在学习这些理念后,他们会觉得很难做出行为改变,或是改变他们内在的体验和情绪状态。

在讲解概念的过程中,存在一种重要的移情暗示,可能会改变工作的动力。来访者在听这些理论时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呢?多疑的来访者会怀疑他们为什么要解释这些,担心会被洗脑。有些来访者,特别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不认同自己想法的来访者,可能会觉得受到了批评,或者觉得自己是错的,觉得自己很笨,从而强化了脚本。一些来访者可能会过于看重这些理论(Schiff and Schiff,1971),全盘接受治疗师的解释。通过表现出治疗师想要看到的样子而刻意形成自己的行为来讨好治疗师,这也使得咨询的动力变为一种共谋的关系。与之相反,另一些来访者可能会反对治疗师,或是认为这些解释很肤浅平庸(有些时候或许真的如此)。从游戏的角度看,来访者会被邀请玩一个“心理-交互分析”,或是“哦,你真是个专家!”这样的游戏(Berne,1964)。这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一个问题,影响治疗的动力,并会为来访者带来威胁。考虑到这些影响,讲解概念可能会将来访者带到“我好,你好,他们不好”的立场中。

尝试与来访者沟通,让他们知道自己理解他究竟发生了什么,该体验些什么可能会对他们有用,包容和保持不知的状态。 尽管解释可能是有用的,它作为一种干预手段,需要谨慎使用,同时要仔细思考它可能产生的作用,并加入到治疗计划当中。 

微信图片_20211117110049.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27145-1312662.html

上一篇:SF合约目标达成空间要素的记录
下一篇:Solution Focused焦点解决中的“焦点”是什么意思?(V2.0)
收藏 IP: 103.27.2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