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草堂——猪の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mengjin 行为上保守,思想上激进

博文

在实验室研究生新生入学培训专题会上的发言 精选

已有 21505 次阅读 2010-9-9 23:33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 创新, 研究生, 新生, 文献阅读

——根据第四专题“文献阅读与科研训练”整理

       【对于硕士新生,你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量、熟悉专业文献的特点,当你翻过这个门槛后你就会发现,专业文献的阅读反而比很多其他类型的英文文献更加简单......】

        同学们上午好!欢迎你们加入这个大家庭,今后我们将有3年的共处时光,其中少数直博或考博的还会在实验室度过5年或6年的时间,当然前提是你不要延期。在专题讨论之前,我想先插点题外话。你们想过没有,你为什么要考入我们实验室读研?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你读研的定位是什么?你是仅仅为了拿学历、学位证书?还是打算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而成长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合格研究生?为什么要问你们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你的定位将决定你在3年中的态度,而态度又将决定你在3年中可能取得的成绩。3年后你所能取得的成绩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未来的发展。另外,你在3年中的表现还将影响实验室的老师对生源地学生质量的主观判断,你的成绩将会对你母校的师弟师妹们带来某种倾向性的印象。所以,我希望大家在这3年中能展示出你最好、最积极的一面。

       你们刚从本科毕业,对于科学研究可能还感到神秘,可能认为搞科学研究的人个个智力超群,对于科学家可能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仰视。的确,在很多时候,科学研究需要“灵性”,但如果你没有顶尖聪明的脑袋也不要紧,因为现代科学研究已逐渐倾向于职业化、程序化与规程化,在某种程度上你只要按规程办事就可以了,跟聪明与否关系不大。如果你经历了严格的科学研究培训,即使智商平平也依然可以做出可喜的成就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新生入学时开设十个培训专题的原因之一。

      下面言归正传,开始“文献阅读”专题的探讨。我把本次专题讨论的题目定为“文献阅读与科研训练”,内容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希望对在座的博士新生也会有所帮助。我主要讲三点:文献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文献阅读的基本技巧,以及文献阅读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一)文献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研究生3年需要学习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礼仪与学术规范,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湿、干实验),阅读与写作能力,报告与答辩能力,提炼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在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中,文献阅读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几乎融汇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主要环节,与研究生各项能力的发展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文献?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你也许无法回答全面。其实,我也回答不全,这里我只能根据我多年来的体会简单地谈谈文献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大的方面讲,当代科学研究早已不同于牛顿、达尔文时代,从零(空白)建立科学大厦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我们从事的每一项研究都只能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想要在科研上有所建树,我们必须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行。如果你没有大量文献阅读的积累,你肯定爬不上巨人的肩膀,更谈不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采摘硕果或仰望星空。从小的方面来说,通过读文献可以让你充分了解研究小方向上的历史发展和前沿动态,能粗略判断自己的研究大致处于什么位置。人们常说,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每一项基础研究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或多或少都是独特的。如果文献调研不充分,你就无法做出独特的研究。所以,文献阅读的一个作用是避免重复选题,避免重复研究。在研究生期间,文献阅读最直接的作用是模仿学习,在阅读中仔细体会别人论文的行文思路,既包括语言文字、句式的组织,也包括论文逻辑结构的组织和表达。此外,文献阅读可以体会如何提炼科学问题、如何解决科学问题等,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最直接的训练。这些就是我对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

(二)文献阅读的基本技巧

        下面我简单谈谈如何进行文献阅读。不过,每个人学习、做事的方式和习惯都不完全相同,下面的这些建议不希望你们照搬,我希望你们能尽快建立适合你自己的文献阅读方法和技巧。

        对于硕士新生,你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遗憾的是,我不能给你提供快速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捷径,我个人认为也没有什么捷径。具有四、六级水平不能保证一开始就能顺利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因为专业文献有它自己的特点。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量、熟悉专业文献的特点,当你翻过这个门槛后,你就会发现专业文献的阅读其实很简单,相比于很多其他类型的英文文章,专业文献的阅读反而更为容易。这个过程你必须自己亲自经历,这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下面给你们提供一些建议,你们可以选择性地采纳。

        文献阅读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跨门槛阶段,这个阶段你的阅读速度可能很慢,可能无法理解文章的全部内容,不要紧,这是正常现象,你要做的就是坚持去读。不过,我的建议是,刚开始阅读的文献最好是你导师提供给你的经典、高质量的文献,因为开始阅读必然是一种细嚼慢咽的精读,这些文献会给你留下经久难忘的印象,如果文献质量太差会给你造成不良的影响。

        当你跨过文献阅读的门槛后,建议你根据不同的目的,对不同的文献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跟你课题直接相关的高质量文献依然要采用精读的方式,对于其他更多的文献,建议采用泛读的方式。泛读就是快速浏览,对文章的重点有选择的进行跳读,泛读的目的就是获取信息,只需知道文章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即可。对于重点文献要采用精读的方式,精读与泛读的本质差别不在于阅读速度的快与慢,而在于你是否将思考融入阅读过程。精读的主要目的是要把文章的内容真正消化掉,要转化为你自己可以运用的东西。我把精读的方式分为三种,它们包括“验证型阅读”、“挑刺型阅读”和“总结归纳型阅读”。

        什么是“验证型阅读”?就是拿到一篇好文章,暂不看文字内容,先把图和表挑出来,你根据图和表的内容想想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怎么写,包括大的结构框架、组织逻辑,以及如何引入问题,如何进行结果陈述,如何引申出结论等,然后再看作者是怎么做的,反复体会你想的和你看的有哪些不同。当你的想法和作者的雷同程度越来越高,你的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越来越高。这种“图表——思索——验证”的阅读对提升思维非常有效。你想,当你做实验后得到的就是几个表、几个图,如果有意识地经过了“验证型阅读”的训练,你就会知道该怎么从更高、更好的角度来写你的文章。同样的数据,有的人可以发10.0的文章,有的人可能只能发5.0的文章,为什么有这种差别?这种差别其实就是在平时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慢慢积累出来的。

        “挑刺型阅读”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读方式。挑刺就是找不足,能挑刺说明你不仅消化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还能比作者看得更深、更远。很多高档次杂志经常会刊出针对新文章的评论性短文,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挑刺型阅读。“挑刺型阅读”可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如果你立志于从事科学研究,撰写课题申请书是必须的能力之一。课题申请最重要的就是有新的idea,“挑刺型阅读”可以为你今后从事科学研究的选题提供良好的训练。

        “归纳总结型阅读”是一种宏观视野下阅读,是对多个“单”研究的归纳性思考,是对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总结和把握。每个人都可以总结,但要真正总结到位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准确的预测却需要很强的能力,一般初涉研究的硕士很难达到这一水平,往往只有同学们常戏称的“大牛”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仍然鼓励你们对你阅读过的文献进行尝试性的总结分析,因为大牛不是天生的,也是从研究生开始慢慢炼出来的。我希望你们当中今后也能出几个大牛,让我们老师也沾沾光,万一大牛不行,出几个中牛也可以。

        另外,我还有几条建议:
       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2、文献数据库与搜索引擎相结合
       3、对于应用研究和部分应用基础研究,还要结合专利数据库。
       4、杂志论文与书籍、学位论文相结合
(三)文献阅读的几点注意事项
       1、高水平的研究基本上都是英文的,所以你们要尽快完成从中文文献到英文文献的过渡
       2、阅读文献的质量与档次决定你视野的深度与广度,精读必须读高档次的文章
       3、不要将第一年课程学习与第二、三年截然分开,文献阅读应始于第一年
       4、注意最新文献与实际实验有1-2年的时间滞后性
       5、忌用文献填充硬盘,不做收藏家
       6、但是,有用的重点文献还是要分类保存,甚至做好总结和记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5006-361380.html

上一篇:中国人到底需要多少粮食?
下一篇:中国文化没有professionalism?
收藏 IP: .*| 热度|

26 刘小华 丁文正 艾云灿 吴雄斌 刘进平 曹聪 梁建华 时志强 刘立 孙根年 刘再群 柳东阳 魏兆军 杨延丽 唐常杰 王有基 王云才 罗广营 姜洪洲 卢宏翔 周航 刘大彪 韩乐 neilchau FighterOne wangqiongwhi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