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huo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inghuo123

博文

知识阶层怎么看民众?兼议《文科博士们,春节回家能不能别装》

已有 2473 次阅读 2017-2-17 12:29 |个人分类:理性说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春节期间,厦门大学刘连泰教授的一篇文章《文科博士们,春节回家能不能别装》(以下简称“刘文”)引起了大家关注。参照被批评的王磊光《博士春节返乡记》(以下简称“王文”)以及其它两篇文章,我觉得涉及到了知识阶层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近期正好在思考相关的问题,虽未成熟,但也贡献出来,供大家讨论吧。

在讨论之前,请容许我先针对刘文的批评略做回应。

首先,刘文将三篇文章放到一起批评,认为博士们对待自己的家乡有种道德优越感。“文字悲悲切切,硬将自己打扮成家乡的教父……”我想不明白是揭露或批评农村现存问题,不见得一定都是道德优越感的体现吧?如果是因为行文特点的原因,那么王文并未体现出道德优越感。相反他的笔记,非常质朴、真诚。刘教授将批评矛头对准文科博士群体,不太妥当。

其次,刘文将博士们的写作,视为精神世界脆弱,是对民众直白的金钱崇拜的孔乙己式回答,是没有“雅量”的表现。

不少文科专业的学术训练,本身就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人文和现实关怀,从现实问题出发,自觉地思考和书写,并没有什么不妥。这我不知道作为文科博导的刘教授为何将其视为精神世界脆弱?

再次,刘文批评博士们的写作充满田园牧歌情结。其实,除了王文,另外的两篇文章,并没有表示出对农村过去的怀念。甚至明确说“传统上也未存在田园牧歌的生活”。这涉及到如何看待农村精神资源的问题,有些复杂,先不做展开了。

最后,刘文视家乡为驿站,劝博士们洞穿世事,不要“装”。刘教授说:“既已离去,故乡就只是驿站。我也曾歌舞升平,也曾推杯换盏,但我明白,自己终究会离开,回到那个可以接纳我,我可以嵌入其中的城市。”博士们的态度是:“我们需要惋惜的是,我们该如何在破除旧的传统的同时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回家究竟看什么?其实真的没有刻意去观察,但是很多事情却不停地往你心里撞,也就有了很多感受。越看,对乡村的未来越迷茫。”孰高孰下,诸位自有论断。

该说回正题了。怎么看待知识阶层与民众的关系?

我觉得刘教授关于道德优越感的批评其实并非毫无意义。如鲁迅所言,我们与人交往时,习惯的模式是做奴隶和做主子。知识阶层泛泛地居高临下地批评民众,的确值得警醒。但,反过来民众就不能批评么?也不是。知识阶层如果不把批评现实作为其责任之一,那就等于自废武功。知识阶层与民众的关系应当是:来源于民众,是民众的一员,在尊重民众主体性的同时,提供必要的思想和智识支持。既不是自居高位的启蒙人,也不是被工农化的对象。目前,知识阶层越来越脱离民众,沉浸于一己之悲欢,对民众面临社会关系问题,留守老人问题,价值崩解问题,生存困境问题等等缺少深度地思考,有力地回答。我们是要在脱离民众路上越走越远,还是要找回主体意识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更理想一点的想法,我觉得或许知识阶层与民众的接近,不仅需要自我承担意识地坚持,更应该是知识阶层破解自身虚无感,塑造社会参与感,让精神世界更丰盈的主动尝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37016-1034194.html

上一篇:别忽视影视剧吸烟镜头的影响!
收藏 IP: 114.11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