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原野上 播撒梦想的种子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adnet 猫眼看网路: 你上网了吗? 钟送黄昏鸡报晓 忙处人多闲处少

博文

地震时空探秘20110528

已有 2810 次阅读 2011-5-28 23:35 |个人分类:地震探秘|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扩展阅读
 
 
还谈地震预报 2011-5-28 14:26  
  “也谈地震预报”的初衷是想抛砖引玉,找出一些问题,推进地震预报研究健康发展。同时,希望让广大学者简略了解地震预报工作者的苦衷,得到理解。但是,有些个别人的反映,实在是不能不有所回应,以正视听。一说,“地球人都知道”、“老资料”等等。真的知道吗?知道这些多少地震预报学者几十年的努力、付出的过程和不能令自己都不满意的进展的内涵吗?知道正在不懈努力的地震预报学者的压力和艰难吗?任何科学研究的突破都是一个积累过程,特别是有些新技术、新手段的出现就会带动一些学科的突破。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积累和难点所显现的关键。地震研究领域最大的问题是“下地难”,“由表及里”的现状还要持续相当的时间。几十年来,国内外地震科学家、学者都曾经发现过当时令人兴奋的地震预报“新资料”、“新线索”,进而研究出多少新的“模型”、“模式”,大有突破的希望。然,时间和地震发生的现实,把希望一次次击碎,这也是地震预报不可能实现悲观论的原因之一。概括的这几句话里有多少过程、付出、心血、痛苦和人生,“地球人都知道”吗?二说,好像“小震闹大震到”、“鸡飞狗跳”不值一提。动辄提出的“新理论”就能什么“翻版”、“不会放过一个”之类的人,深思过这些表象的物理实质吗?海城地震就是“小震闹大震到”这是不争的事实,就是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类型。实验室的岩石破裂实验至少可以证明这个类似的物理过程,要说这就是这类型地震的“机理”,还真要慎重。因为,目前对公里量级深度的震源破裂,物理环境和条件是无法模拟的。可以说,这个类型的地震,“小震”就是前兆,叫做以震报震,是相对容易预报成功的地震类型。的确,这是经验,是“经验型”地震预报的方法之一,但不是能够有防震减灾实效还具有启发理论、实验研究意义的吗?唐山地震是地震预报的一次惨痛的教训,痛定思痛,也会悟出一些道理。虽然没有“小震闹”的前震,但是地震区电场、磁场等物理场还是通过仪器观测和“鸡飞狗跳”的生物反应给出了大量的地震前兆信息,问题出在认识或其它的原因上。很多动物,甚至植物,它们的生理本能和对大自然的微小变化的敏感,某些方面比人类要强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何必要为难能告诉人类一点地震前兆信息的鸡和狗呢?每一个地震的发生,都有其独特的物理条件和背景,“翻版”说就显得太幼稚了。汶川地震是破裂从映秀起始,接着一连串延伸破裂过程,是数次破裂的集合,大概是共识吧。恰恰,映秀地区就是有小前震群,地震区还是有一些“鸡飞狗跳”。这次地震又让人类的认识开了眼界,“不会放过一个”论不值一提。
   不要勉强人类的认知能力,从无知、少知到有知需要艰苦的努力,地震预报就是如此,路长着哩。
 
 

这几天,对中吉边境地震区新疆强震(Ms7.8级)发生的可能性一直萦绕于心。因为该强震不是能不能发生的问题,只是何时发生的问题。目前,根据我们的理论对某些强震发生时间的预测还难以精确到“天”的程度,但对云南盈江及缅甸地震的超前预测表明,强震是可以预测的,且可以做到较为准确的预测。

今天下午,给新疆地震局的一个熟人发了短信,提醒要密切注意该地震区最近强震发生的危险性及严重危害性,希望做好抗震救灾的准备,以减轻震灾造成的损失。在发该博文前,尽管这位朋友还未回复短信,但在我发完短信后,还是感觉心情稍微平静了些。

 
 
看了在《科学通报》发表的一篇“ 颗粒介质中探测地震前兆和前兆应力 - 应变传播模型 ” 论文( 2011,56 ( 6 ), 383-390 ),觉得其错误百出,不 ... 
 
接触地质工程科研工作者的机会多了,参加的各种学术会议和评审多了,觉得多数人的科学研究思维有越来越趋同的趋势,下面仅举三例: 1、 ... 
 

本人开博客的目的是探讨强震预测学术问题,记录研究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没有时间也不愿与某些“高人”辩论。为集中精力于学术研究,特此声明:

1、本人对“地震云异常”、“热红外异常”、“电离层异常”、“气候或天气异常”等预测地震的研究不感兴趣,本人不愿与之讨论,不愿他们来访,不愿他们发表对本人博文的评论;

2、本人对“旱震关系”、“磁暴x倍法”、“沙坑应变”、“易经”等预测地震的研究不感兴趣,本人不愿与之讨论,不愿他们来访,不愿他们发表对本人博文的评论;

3、本人对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自称能预测地震的“妄人”不感兴趣,本人不愿与之讨论,不愿他们来访,不愿他们发表对本人博文的评论;

4、本人不愿和无知而无畏的人讨论非科学层面上的问题,要讨论的问题应是某一学术问题。

如果上述“高人”们觉得自己的研究有价值,就继续研究好了,没人会阻拦你,但敬请不要骚扰我。

 

 

在我们已发表的博文中,已表达了对新疆各地震区的密切关注。根据我们的预测分析,中吉边境地震区已到达了临界状态,且预测的强震震级为 7.8 级,并会发 ... 
 
根据我们的研究,缅甸 7.2 级地震发生后,极有可能还会在原地附近发生一个 7.5-7.8 级的地震。预测的 Benioff 临界应变值是 9.05E+08 , ... 
 
就我所知的谈谈,有些科学家,甚至在国际上某一领域有点影响的科学家,整天在做着一些自认为“重要科学发现”的研究。但看看他们的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科学问 ...
 
强震前有唯一的地震活动性前兆,那就是震群事件的发生。震群发生的位置基本上就是未来大震发生的大体位置,若结合地震空区位置的判断,可使震中位置的推测更 ...
 
 
 
刚才看到中国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付碧宏教授在同所秦四清教授博文后面的留言及回复,现转录 ...

 

 
李金蔚一周年勋章
李金蔚
 
 
 
 
本博按:本博不认识老虎,但既然人家说能预测地震。正好国家地震局说不能预测地震。本博觉得:与其科学地地震不能预测,何不八卦地预测地震? 能用小鸟预测地震也可以啊。难道非要洁癖到“宁要科学草,不要八卦苗”的地步?
至少,我们应该像世界杯期间用章鱼预测输赢一样,以一种娱乐的精神看待小鸟的预测结果。
据说,世界杯之后,上海某些水族馆打算引进章鱼做预测。遗憾的是,那只章鱼年老体迈,不能远行。国人终难如愿。
既然是娱乐,何不试试小鸟,为何非要跟着人家玩章鱼呢?
老虎的小鸟,也许比章鱼还灵验呢。
 
正文:
老虎到底是谁?!

张老师:
“老虎”是我在新华网论坛ID的昵称,“全名”是“真的老虎”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jsp?id=72847670

我在上海,从6岁开始养鸟(麻雀),1969年读小学开始已经对鸟类比较熟悉:麻雀跟着我到学校(它在树上等着),然后跟我放学回家(当然它是在天上飞,我在地上走)。我可以完全听懂鸟语,它们也可以明白我的意思。
我发布的地震预警内容仅仅是把鸟类感知到,然后报告给我的内容用大家可以看懂的文字表达出来而已。
我预报地震的过程非常简单:鸟类发现地震前兆——报告给我——联网发布——以USGS地震目录来验证正确性。

根据我的观察和记录,发生在东半球范围内的每个地震前,鸟类都会主动来报告我——它们报告我的动机是:叫我一起逃跑。(“大难来临各自飞”这个成语是错误的)

我和鸟类都肯定都不懂地质和地震理论,但我可以根据鸟类报告记录来证实或否定地震专家解说某个地震的成因是否正确——鸟类报告的前兆的完整记载,可以轻而易举地反演地震从酝酿到爆发的整个过程。

日本这次地震和盈江县10日的地震等,全部被我全程跟踪、监测了。

(完)

老虎
11:27 2011-03-13

备注:
写到这里的时候,日本东北沿海方向(上海东偏北15-30度)再次出现6级以上地震前兆鸟类报告和信号显示。
信号来源“东偏北15-30度”而不是固定的角度说明:日本西北沿海的余震仍然将保持地点上散乱分布又相对集中的格局。

另,
根据记载的“历史欠帐”和估算(另文说明),日本的地震和大量余震并未完全释放西北太平洋的地质应力,我国不可大意!(已经出现正式的前兆信号,具体内容受《地震法》限制不能公布,仅以此正式提醒地震局提高警惕级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395-449041.html

上一篇:地震时空探秘20110525
下一篇:地震时空探秘20110530
收藏 IP: 117.136.0.*| 热度|

1 吴吉良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