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原创工作发表难之自摸和牌
热度 5 张志东 2025-6-2 08:35
我的前期工作解决自旋玻璃三维伊辛模型和 布尔可满足性问题 的计算复杂度问题, 2020 年和 2023 年先后在 JMST 和 Mathematics 上发表两篇论文。 2 024 年 5 月 23 日我在科学网上发表博文《 原创工作发表难之上听待和 》。提出,如果 能够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 JM ...
个人分类: 追梦|1047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5
AI科普背包问题新进展
张志东 2025-5-30 07:56
AI 读进展:中国科学家破解 “ 背包难题 ” 复杂度之谜:计算速度极限被发现 一、为什么“背包问题”让科学家头疼? 想象你是个准备春游的小学生,书包只能装5斤重的东西。面前有10种零食:薯片(200g,开心值+5)、巧克力(150g,开心值+8)……如何搭配才能既不超过重量,又让你玩得最开心?这就是“ ...
个人分类: 追梦|10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确定背包问题计算复杂性下限
热度 1 张志东 2025-5-28 08:00
转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网页新闻: 我国科学家确定背包问题计算复杂性下限 我国科学家在NP完全问题计算复杂性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志东研究员确定了背包问题的计算复杂度下限。论文发表在 AIMS Mathematics 10 (2025) 11918-11938。 随着计算机领域的技术进步,人工智能正在影响我 ...
个人分类: 追梦|87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终结猜想-38-尾声
热度 7 张志东 2025-1-21 07:39
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是一个物理学百年难题。自从 1991 年大呆立志解决这个问题,经历了三十年的努力才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三十年磨一剑。自从 2007 年在科学网开博客介绍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猜想的工作,至今也已经过去十七年。 其中经历了《 追梦之旅-1- 开篇 ...
个人分类: 追梦|6155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7
终结猜想-37-拓扑量子场论
热度 3 张志东 2025-1-14 07:34
人们认识自然的规律的途径是逐步深入的。通常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整体,从局部到全局的过程。例如,对力的认识,从万有引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到追求四种相互作用力的统一。对电和磁的认识,再到电磁场、光的统一,引入场的概念。从对物质的粒子和波的属性争议,到量子力学建立 ...
个人分类: 追梦|5329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3
终结猜想-36-拓扑量子统计物理学
热度 3 张志东 2025-1-7 08:03
科研创新首先是思想的创新。 统计物理学用微观状态的 概率统计 方法研究 宏观物体 的 物理性质 及宏观规律。 量子力学的创立,将量子的概念引进到固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半导体、激光、磁性、超导等,并且将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结合成量子统计物理。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帮 ...
个人分类: 追梦|4238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终结猜想-35-学术交锋
热度 3 张志东 2024-12-31 08:40
我于 2024 年 12 月 8 日将三维 Z 2 格点规范 场理论精确解的论文投稿到 arXiv 。经过 arXiv 审核员的审查, 于 2024 年 12 月 17 日公开发表( arXiv: 2412.10412 )。当天就收到 Slava Rychkov 的一封来信: Dear colleague I noticed your paper today. I was won ...
个人分类: 追梦|4079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3
终结猜想-34-三维Z2格点规范理论
热度 2 张志东 2024-12-24 08:04
科研如同修炼。一个人可以修炼到不同的境界。境界高导致视野开阔、心境通透。修炼的方式有多种,佛教有 入禅定、打坐、冥想等 。 道家修炼功法有心斋、导引、吐纳、听息、守静、存想、守一、辟谷等。当然,我们做科学研究,并不拘泥于这些形式,可以随时随地“修炼”。无论是宗教 ...
个人分类: 追梦|5508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终结猜想-33-量子相变
热度 4 张志东 2024-12-17 08:06
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们需要具有许多素质。最后一点,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真。实际上,认真是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广大年轻科研人员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对下一代的教育。现在的小孩大多数看上去都很聪明伶俐,吸收知识的能力也强。但是,到了高年级往往就拉开差距。大呆认为,除了智力的因素外, ...
个人分类: 追梦|5748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4
终结猜想-32-拓扑相因子
热度 1 张志东 2024-12-10 08:23
对于一个久攻不克的世界性难题,从历史长河的角度看待,总是会有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区别仅在于这个任务在什么时候落到谁的身上。当然,即使你幸运地找到这个适合的问题,你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问题。即使你幸运地解决了问题,能不能发表出来以及被同行广泛认可仍是个大问号!发 ...
个人分类: 追梦|4780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6-20 0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