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文化“体用”二象性及其中国实践
伍光良 2022-12-17 15:17
二象性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源于爱因斯坦关于光的本性研究。牛顿认为光的本性是一种微粒,惠更斯认为光的本性是一种波;爱因斯坦把光具有的这种双重属性称之谓波粒二象性,从而结束了粒子说与波动说近三百年的争论。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粒子与波并没有天然的壁垒, 它们只是微观粒子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形式而已; ...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30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新时代中国科学文化建构探析
热度 1 伍光良 2019-1-20 13:23
人们对 “科学文化”一词并不陌生,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它由英国学者斯诺 ( Charles Percy Snow ) 1959 年首次提出 。 在此之前, “科学文化”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概念早就出现在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学、科技伦理学等学科中,但都缺乏严格的界定,其原因可能是科学文化的内涵难以 ...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481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启蒙语境下的“科玄论战”及其效应
伍光良 2018-11-1 21:18
发生在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 一件 大事。每 逢 “ 五四 ”整十 周年, 所有中国人,包括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 都会 举 办 以“五四”为题的高规格 纪念活动和学术 研讨 。 在中国大陆,政界对 五四运动 的评价极高,执政党的报告和重要文献 ...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332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西语境下的“两种文化”解读
热度 2 伍光良 2017-5-24 21:56
“两种文化”是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其概念最早由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斯诺提出,但“两种文化”的冲突早已存在、对其讨论也早已有之。虽然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中国并不存在“两种文化”冲突的生发土壤,但随着19世纪国门的打开,西方科学与文化传入中国,“两种文化”也来到中国,并成为 ...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8639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论“科玄论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转折点——从语境论的角度
热度 6 伍光良 2016-9-23 22:37
“西方文化”这个词是相对于“东方文化”,特别“中国文化”而存在的,有时也称“西学”,在中国古代没有这样的称谓。自明未清初,特别晚清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人们发现其文化特质,难以与本土文化兼容,才有 “西学” 一词 ,本土文化就成了 “中学”。此后 “西学”一词的影响力日趋上升,在十九世纪末称为 ...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6430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6
“科玄论战”九十周年祭
热度 5 伍光良 2015-8-23 23:40
上世纪 20 年 代初,中国学术界发生了“科学和人生观论战”,后波及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界,为时近两年,且影响深远。在这场论战中,由于论战一方的主将丁文江把“人生观的学说”称为“玄学”,故这场论战也称为“科玄论战”(也有学者称“科学与玄学论战”或“科玄之争”等)。“科玄论战”爆发于 1923 年初,结束于 19 ...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7739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9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