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转载]诺奖获得者眼中的科学世界
热度 1 武夷山 2013-8-30 13:58
(博主按:4年前我评介的一本书,现在有中译本了。下面是中译本的书评。我当年的评介文章见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227648 ) 诺奖获得者眼中的科学世界 科学并非完全无关于社会和政治的自由探索。科学研究的方向和课题 ...
个人分类: 书评书介|25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转载]科普作家曹天元:科学是程序正义而非结果正义
热度 2 武夷山 2013-8-30 13:32
(博主按:我曾为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写过以下推荐语: 苹果落在牛顿脑袋上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它的确是一个具有启发意 义的好故事。讲故事,有助于人们学习历史,有助于人们把握管理思想的精髓 ,也有助于人们理解科学。哪怕在讲的过程中或许有些偏差,仍旧功不可没。 《 ...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306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转载]“博士僧”的科普缘
武夷山 2013-8-30 13:14
(博主按:今天《中国科学报》报道了罗会仟博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926 ) “博士僧”的科普缘 罗会仟在办公室。 郝俊摄 罗会仟说自己不会放弃科普,他期待对某个角落里不曾相识、求知若渴的同学产生影响。他认为,“科普是一 ...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24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高益槐:静心痴迷“一朵菇”
热度 1 武夷山 2013-8-30 11:20
高益槐:静心痴迷“一朵菇” 科技日报 2013-8-30 (博主说明:照片来自网络,不是来自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张文天 科技追梦人 真菌类的特质之一是最善于分解,它们可分解任何有机物质。而面前这位已过耳顺之年却依旧挺拔的儒雅男子,却 ...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300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The Wonder of Words阅读笔记(7)--词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
热度 1 武夷山 2013-8-30 06:24
The Wonder of Words 阅读笔记( 7 ) 武夷山 4.3 对音乐的注记 中国音乐不会真的被西方人接受,正如未经教育的中国人不会了解爵士乐一样。 Words not only mean; theysuggest. (词语不仅含有意义,而且有暗示功能。) 词的基本意义曰 denotation ,次等意义曰 connotation 。 U ...
个人分类: 译海扁舟|428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黎锦晖的科普剧
热度 1 武夷山 2013-8-29 21:40
黎锦晖的科普剧 武夷山 正在浏览《梦里麦田是金黄 ---- 庄巧生传》(杨坚 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年 5 月),该书 13 页说: 当时(博主:指 1925 年,庄巧生上高小一年级)国内有个著名文化人黎锦晖,编了一出儿童歌舞剧《葡萄仙子》,老师在班上排演这个剧目时把庄巧 ...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286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转载]大学排行应分类处之
热度 1 武夷山 2013-8-29 11:32
大学排行应分类处之 ■蒋国华 近年来,国内外的大学评估与排行纷纷出现并迅速发展。从本质上说,这是由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研究需要推动的。然而对此,有很多人也提出了非议,发表了诸如“大学是一个社会复杂综合体,不能进行量化”;“学术是不能量化的”观点。对此,笔者有着不同的看 ...
个人分类: 换一个角度|23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
我还以为是美国人90年代首创的教学方法呢
热度 14 武夷山 2013-8-29 06:14
我还以为是美国人 90 年代首创的教学方法呢 武夷山 我在 2004 年发表的《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说开去》一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1797 )中说: 我一直觉得,这本书最吸引人、最有价值的部分,不是阐述各种标准的章节,而 ...
个人分类: 鼓与呼|7084 次阅读|21 个评论 热度 14
[转载]程泰宁:跨文化发展与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之道
武夷山 2013-8-28 16:39
程泰宁:跨文化发展与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之道 ——程泰宁院士天津大学演讲纪实 2012-12-17 日前,“天大•天友讲坛”特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程泰宁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围绕“韵”之主题进行演讲。程泰宁院士结合实际项目作品,针对跨文化发展与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从价值判断 ...
个人分类: 科文交汇|28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孙寅贵:没职称的工程师
热度 3 武夷山 2013-8-28 11:22
孙寅贵:没职称的工程师 本报记者 王婷婷 科技日报 2013-8-28 ■ 人物档案 孙寅贵的部分专利 2011年8月 座椅安全带调节装置 2010年6月 一种新型、安全、舒适、方便使用的汽车安全带的装置及方法 1997年10月 使汽车安全带可控制地松驰一定长度的方法和调节机构 1998年2月 一种加强门窗 ...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2788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1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