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ang198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tang1987

博文

吐槽一下为啥突然又写博客了&模型之于我也

已有 2755 次阅读 2014-2-7 23:1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吐槽无缘毕业还是那么久之前的事情,而现在毕业依然不是很远。 原来这就叫时间。 而没有记录的时间,就是被被抹掉了带子,在试图放映满屏闪烁的屏幕时候,要么选择快进,要么会怀疑是不是刚刚在看电视的时候一不小心睡着了。不必惊慌,不必诧异,反正就是这样突然跳转到进行时态的。

为什么又突然想起来记录了呢?这应该不是突发奇想PHD的生活是枯燥和单调的,但是人的脑子不是。有思考就注定了又不同的可能性,即使结果是一样的。


要死的终归要死,要活的却还是活下来——《火凤燎原》里颇拉风的一句。

每当不确定性靠拢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总能进行这样快速的搜索与思考。这样的理性的分析总能迅速的帮我扩大搜索半径,并给出一个可行性与成功性的结果。但其实,这样的分析往往又不可靠。因为在分析之前,我已然作出了一个倾向性的预判。我们不能假设每次的行动都是马尔科夫链上的一环。因为累积的经验构成了自身。诚然,更具bayes的分析,在统计概率中,先验概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判断。但是毫无疑问,他会非常直接的影响最后的结果。 而改变他的就是冲动。 这样一种冲动为何产生? 是在自身经验积累过程中产生的么?如果自身经验积累是一个最优化累积的结果,那又为何会产生对其自身的疑惑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作出判断的时候,人还是带有不确定的因素,而这种不确定因素在自身优化模型(或者分析)的在未来的投影中会产生比现在设计的未来有更强的满足感。 这里涉及几个定义:1,不确定因素;2,自身优化模型;3,满足感。 不确定因素,可以是人自身情绪或者选择上的不稳定。很多人在选择的时候,会选择“随便”。虽然有很多“伪随便”,但是很多时候,这种随机性确实存在,尤其表现于对待未知(或者不了解)事物的时候。比如,上大学之前一无所知的选专业的时候。那个时候,哪个热门就选哪个,并无了解。才会造成了很多人会说“早知道,应该选XXX”。 自身优化,是不断把自己引入自己期望的过程的表现。最常见的表现是,新年计划。 满足感,比较难以定义。因为,很难知道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因为某个方面而得到满足。它应该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感受。因而,只能选择一个全局最优的过程。而这偏偏又是和自身发展的模式本身是耦合的,所以就更加复杂。比方说,小时候唱歌唱的比较好,老师就会不断把你往唱歌的长处上引。自身因此也不断投入进行练习,而变的更好。 这里以气候模型作为类比。任何气候模型都需要1)线性(非线性)模型描述物理现象;2)初始条件。模型对于未来尤其是长期间的未来的预测,是非稳定性的。其最著名的体现即“蝴蝶效应”。那么对于此解决方法1)优化模型本身,即不断寻找更优化的模型。比如加入更多的描述性参数。当然这会引来非线性系统优化中另外的问题。 2)优化初始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这是目前以来,学术界一直在做的事情。包括IPCC引入uncertainty和confidence level的做法。知道不确定性的存在,也是一种确定。 3)数据同化(data assimilation):其意义在于利用对于现象在时间I=0,1,2,。。。的观测A(0),A(1),..A(N)对模型进行重新校准。虽然不能一次性在长时间上给出最准确的预测,但是模型在短时间内都是相对准确的。因此,在每个时间段上的重新校准有助于短期的预测。这为找到未来的预测提供了经验,比如为何从A(0)到A(1)的预测会与事实a(1)发生偏差。或者选择哪一个时间尺度预测,精确度最高(在i=1的时候校准,或者i=5的时候才校准)。但是这里依然回到了方法1)和方法2),而不是对于长久的未来的准确预测。同时,另一个问题是,在每一个点的校准打断了事件本身的连续性。如果把事件发生的过程看成是一个连续函数的话,这样的描述过程就不再是连续的。或者,真的只能以波动方程的形式描述,引入随机数? 而这个随机数,是不是就是冲动呢?人情绪上莫名其妙的冲动?

这样一种冲动,是为何产生的呢?是人本身固有的,还是人成长(即发展模式中)才有的?


总之,冲动的结果就是又开始写博客了。

借曹丕的话,“夫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877-765467.html

上一篇:我所认知的遥感测量
下一篇:有限范围内的分形
收藏 IP: 69.255.20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