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SciHum(教育、科技与人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anfq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卡特总统与美国高等教育
2024-12-31 21:40
2024年12月29日,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逝世,终年100岁,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年龄过百的总统。值得中国人提及的是,卡特力排众议改善中美关系,先后派使臣访问中国,同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并于1979年邀请中国领导人访问美国,揭开了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卡特当政期间,两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经 ...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76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理科教材越来越倾向于用一圆点来代替句号?
热度 1 2024-12-20 10:47
理科教材越来越倾向于用一圆点来代替句号? 每当看到个别学生手写的材料中在该用句号 “。”的时候随手一点“.”,甚至在使用逗号等其他标点符号的时候也是随手一点,就觉得学生或受英语的影响,或没有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 但是在陆续看到一些理科的教材也在整本书中把所有的句号都改为 “.”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学|66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在世界核武器背景下看邓稼先的卓越贡献
2024-6-25 15:57
# 邓稼先百年诞辰 # 一、 在百科辞书中寻找邓稼先; 二、世界核武器发展概况 三、中国的核武器(核试验) 四、在世界核武器发展背景下看邓稼先的卓越贡献 今天打开网页,首先注意到的就是邓稼先诞辰一百周年的相关信息和纪念文章。这位呕心沥 ...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3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补记:由两地环境变化看美丽中国建设
2024-6-7 17:39
补记:由两地环境环境变化看美丽中国建设 前文提到 两地环境变化 , 一个曾是荒漠化严重的地方,一个是工业 重镇 ,如今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好了 。 可惜文章在修改的过程中,不小心把有关淄博的变化删去了, 只好再补记如下: 二、从我生活过的两地看环境变化 ...
个人分类: 政治与经济|16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环境日:从两地环境变化看美丽中国建设
2024-6-5 08:56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自然想到这几年目睹的环境的变化。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治理,中国的自然环境总体向好,我所留住过的地方越来越美丽。想起我以往所写过的有关环境的博文有不少,近几年则越来越少,这就说明对环境的抱怨也越来越少,有的是发自内心的点赞和欣赏。 2024 年世界环境日聚焦“土地修复、荒 ...
个人分类: 政治与经济|187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是女神们激起了诗人的情思和“博依”
2024-3-8 21:58
国际妇女节,我所加入的一传统文化教育朋友圈中的同事们在给女神们祝贺节日。我则想到最近所讲的《学记》中提到的 “博依”与古人藉此表达对女性情感的诗句。正是由于 神一样的女性存在, 才激发出这些诗人的情感和优美文笔。这也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妇女节就被许多人日益称为“女神节”了。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学|3102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哲学语言:为德意志思想跑马?!
2024-3-2 09:00
多谢科学网的支持,使得我把这几年对照德语英语学习的一些哲学话语保存了下来。 回望学习的内容,觉得这是在学哲学,还是学哲学语言?我的头脑岂不是为德意志思想跑马? 学习是个人思考的过程,怎么就在公共领域粘贴出来?主要是网页保存打开便利,为自己随时翻阅链接方便,可在手机、电脑等不同端口和场合翻阅。同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学|213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存在、存在者、存在畿域
2024-3-2 08:25
阅读海德格尔的 《 存在与时间 》 , 涉及存在( Sein )、存在者 ( Seienden ) 、存在 畿域 ( Feld ) 。 存在畿域 是 “ 存在的各领域或范围 ” 。类似话语在德语英语中的表达: 中译 本 : 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可以按照其种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学|232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现象学之“现象”:相关德英语汇与翻译
2024-3-2 01:40
前文( 探讨哲学语言的翻译 )说到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的哲学语言的复杂性。例如,作者对于现象学之“现象”的相关词汇的希腊词源 考察 ,相关德语词汇的细微差别的分析,使得与德语相近的英语读者和译者都觉得头疼。中国读者为了弄清这些词汇的区别,要读德语原文,同时对比英译版和中译版,费时费力。 ...
个人分类: 哲学|3006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与生成性人工智能探讨哲学语言的翻译
2024-3-1 23:29
生成性人工智能与翻译: 与“文心一言”探讨哲学语言的翻译 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一部冗长且复杂的著作,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其陌生且费解的语言令人头疼,借用英语中的一个词语来表达:海德格尔的行文使读者受煎熬的强度 ( tortured intensity ) 令人震撼。鉴于以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学|2002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7 0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