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I时代的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
热度 4 岳东晓 2024-10-10 02:19
人工智能正迅速走向超人智力阶段。尝试过 OpenAI-o1 的就知道它确实达到了博士水平 --- 用复杂的物理数学问题检测发现,它不仅是掌握了相关知识,还能够探索式思考。复杂的数学计算对AI来说,毫无畏惧,再加上超强的物理思维能力,AI 让人一次次震惊---而这仅仅是开始。这样下去,不久的将来人类的一流科学家在 A I 面前可 ...
个人分类: 物理|548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4
计算机AI课需要自带算力
岳东晓 2024-6-8 08:07
计算机学院AI课需要自带算力:看到这个转贴,某计算机学院的《通用大模型原理与训练实践》课程要求学生自带算力,否则只能退课。AI 卡脖子的就在于算力与计算资源,包括算力、内存与带宽。这门课似乎需要 40GB GPU内存,不够就不行。其实,对于原理教学来说,没必要搞这么大。以 LLama 3 八十亿参数的模型为例,它有32层多 ...
个人分类: 计算|2753 次阅读|没有评论
ChatGPT谈量子AI
热度 4 岳东晓 2023-9-1 08:29
昨天终于实现了在家里的机器上本地运行 340亿参数的开源AI模型(缩减精度)。其编程能力确实相当强劲,比之前130亿参数的强不少。我让它编了几个程序,大部分都能给出相当不错的解答。一个问题是,两个序列 A,B,对A中的每一个找出B中最近的一个。开源AI一上来就对序列排序,然后运用 binary 搜索。而同一个问题, ChatG ...
个人分类: 计算|746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4
泰坦号深潜器存在严重设计缺陷
岳东晓 2023-6-23 17:18
6月18日,美国民间企业 OceanGate 一艘名为泰坦号的深潜器在加拿大纽芬兰附近的大西洋洋面深潜探险时失联。除导航员外,泰坦号另有四名付费游客,目标是110年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沉船,深度约4000米。此前泰坦号曾成功进行10多次类似探险。今天,搜救人员在离泰坦尼克沉船约500米处发现了泰坦号的残骸,判断该深潜器发生 ...
个人分类: 物理|353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物理学家可能是AI时代最后躺平的
热度 1 岳东晓 2023-3-17 09:07
神经网络不是统计,它是在构造一个巨大的逻辑函数。这你从下围棋就知道了。你下哪,AI能够给出对应的下法,IF THEN ELSE. 即使不去搜索下一步,AI也比大部分人强。训练过程不需要逻辑,只是数据迭代。训练出来是神经网络本身具备了逻辑。这跟人是类似的,教小孩说话、思考不需要教逻辑,小孩跟着学久了,就开窍了。AI完全 ...
个人分类: 计算|404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从曹冲称象论中国汉末科学之落后
热度 1 岳东晓 2023-2-8 08:01
汉末。孙权给曹操送来巨象,孟德好奇,想知道重量,问遍朝中人士,都羞愧无解。最后是曹冲想出了办法。这个故事一向被用来说明少年曹冲的聪慧,却同时也揭示了古代中国科学落后的窘迫。 古希腊人如何用船称 象 ?牵着大象走上船,量一下船吃水线处的尺寸,以及大象上去后的下行距离,简单运算就出来了—— 一个人*几 ...
个人分类: 科学史|446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CLICK化学不是“点击化学”
热度 4 岳东晓 2022-10-6 08:55
刚看到一个科普视频,博主将获得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CLICKCHEMISTRY翻译成“点击化学”。这种翻译是不求甚解。这里的CLICK不是点击鼠标的点击,而是机械夹扣扣上的意思。参见字典是 https://www.thefreedictionary.com/click 以及诺贝尔网站的漫画图。CLICK作为点击鼠标或者屏幕是有计算机后才有 ...
个人分类: 物理|5655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4
人工智能赶上牛顿?(人工智能发现了万有引力)
热度 6 岳东晓 2022-3-9 04:15
刚看到 一篇文章介绍 ,有人构造了一个神经网络,输入太阳系各星体多年的位置与速度数据,网络得出了万有引力规律。机器学习真的要超过牛顿的天赋了吗? 我看还差得远。要知道,从地面上观察,你是不知道星体的位置与速度的。地球在绕太阳公转、地球还在自转,我们从小学的这些东西只告诉了最后的结论,怎么得出这些结 ...
个人分类: 物理|8395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6
金字塔的大石块是怎么搬上去的
热度 13 岳东晓 2021-11-18 07:45
看到有人说,埃及金字塔没啥稀奇,中国某县十万农民肩扛手挑建了个水库,土石方量比金字塔还多,中国人才是世界第一。这个比较是没搞清难度所在。挑土一次可以只挑50斤,挑上一百米高度不成问题。埃及金字塔一块石头方方正正重达十几吨,埃及人是怎么把这么大的石头弄上上百米高的高度呢? 传统的说法是,埃及人修了一 ...
个人分类: 物理|14838 次阅读|21 个评论 热度 13
月氏怎么读音
热度 7 岳东晓 2021-8-31 12:57
中学学历史,历史老师聂老师是一个长者,学到西域部分,书上写的大月氏,他读成“大肉支” ,但不记得他曾经特意强调过必须这样读,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读。但他读音我是深深的记住了,因为这是一个例外。即便以我当年的中学生水平也知道,“月氏”是古人用汉字来表达外国语读音,如同今日说马克思、德意志。且汉语读 ...
个人分类: 历史现象学|8674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9 2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