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开始第二次学术创业
热度 7 秦四清 2023-11-20 17:33
即将退休的科研人员,面临着多种选择:或维持现状,或颓废等待,或积极上进。明年,我将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退休,该做如何选择呢? 今年初,我的母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简称华水)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地学院)某领导和我说,打算以 “领军人才”的身份把我引进,让我考虑。我思考了一阵儿,觉 ...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6289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7
1668年7月25日郯城地震震级的科学考证
秦四清 2023-8-14 14:33
科学考证是指,根据实物或翔实资料(扎实的证据),通过严密论证,澄清(有争议)历史问题。这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据之得出的结论通常很有说服力。 据多种历史资料记载, 1668 年 7 月 25 日沿郯庐断裂带的中段发生了一次破坏力巨大的地震(极震区在山东郯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后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159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研突破:下慢功夫
热度 8 秦四清 2023-7-22 10:27
在国内学界,我们常常注意到凭“顶刊论文”拿到学术帽子的青年才俊,凭“高被引论文”突然崛起的学术新星,凭所谓“重大突破”而冒泡的科研牛人,这隐隐约约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号:“快点!快点!走在前面才能获得成功。” 然而,细究这些大多为“短平快”的成果,或为克隆跟风,或为捡漏补遗,或经不起推敲,或经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486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8
科研“避坑”指南
热度 2 秦四清 2023-7-12 08:54
科研是一项探索性强的工作,故研究者常因缺乏深度思考而走错方向,常因未抓住关键科学问题而做无关紧要的研究,常因格局不高而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本质之道,常因洞察力不够被各种假象迷惑,……。为规避诸多这样的“深坑”和“浅坑”,我将结合十余年来我团队在攻克滑坡和地震预测科学难题征途上的心得体会,写就这篇文章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4613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掌握力学才可能攻克地学难题
热度 7 秦四清 2023-5-29 20:09
力学是现代科学最早成熟的学科,也为现代各门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和数学一起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两大重要工具。能量守恒原理的发现者亥姆霍兹认为:“一切自然科学的最后目的,是把自己变成力学;只要把自然现象归结为简单的力这件事完成了,并且证明了自然现象只能这样来归结,那么科学的任务将就此终结了。” 牛顿强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6035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7
科研突破:挑战不可能
热度 10 秦四清 2023-5-23 10:30
人类的发展史,可大致归纳为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历史,把梦想、行动和成功连缀起来的历史。是啊,有了梦想,才能付诸于行动;有了行动,才可能把梦想变成现实——取得成功。 纵观科技发展史,我们知道,研究者主动挑战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经锲而不舍的探索后,最终把其变成了可能乃至现实。 例如 ...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6664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10
科研突破:挖呀挖
热度 5 秦四清 2023-5-14 13:00
近日,一首儿歌 《 小小花园 》爆红 ,其歌词“在什么样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朗朗上口、富有寓意,以至于被人们广为传扬。 在科研领域,尤其需要研究者具有“ 挖呀挖 ”的特质,因为攻克任何科技难题,无不源于研究者经长期深度钻研后,想象力的绽放、灵感的迸发与新学术思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755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5
地震危险性评估的物理基础
秦四清 2023-5-12 09:21
今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 15 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也恰逢我在第五届全国巨震应对学术会议上作报告的日子。由于近期工作太忙,我没能去深圳参加线下交流。根据会议组委会要求,我提前制作了视频并发送给有关工作人员;该视频约今天 9 点 40 分 开始播放,感兴趣者可通过扫描以下二维码观看之。鉴于我的发音并 ...
个人分类: 地震风险|195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读科学史书大有裨益
热度 5 秦四清 2023-4-23 15:29
每年的 4 月 23 日 是世界读书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 人类文明 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 保护知识产权 。在今年的 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写就这篇博文谈些感想。 通过读书(包括书籍和文章),人们不仅可吸收其中的信息获取知识, ...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7051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5
锁固型滑坡的快慢解锁机制
热度 3 秦四清 2023-4-7 10:25
大量研究表明,诸多大型斜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其潜在滑面上高承载力的锁固段所控制【 1 】,典型如盐池河斜坡和龙西斜坡(图 1 )。 &n ...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预测|6199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4 1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