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流痕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krocksthone 关于产品那些事。--- 在来到世界之前,世界已经存在;在离开世界之后,世界依然延续。

博文

小剧场的那些事(4)

已有 2672 次阅读 2016-8-28 11:56 |个人分类:产品历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FPGA, Hltc, Halim

       2 Hltc的诞生- Halim内核的实现

       用数据空间来思考问题,迈开的第一步我们便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数据空间实际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和我们常规使用数据有何不同?这里面有新的东西,还是没有新的东西?通过空间的角度看数据,那我们必须要存在进入空间的方法,必然要找到和其他空间转换的手段,如果没有这点,数据空间描述便无意义。空间必然存在空间变换。数据空间就是一堆内存空间,这是物理的存在,内存只有一套地址数据总线,从硬件上,我们进入数据空间的路子只有一条,这就是常规的数据角度看问题。只有一条路子进入数据空间,也就是说两个空间的变换并不自由。如果我们要真正把Halim的设想用于实际,首先我们就要实现数据空间与其他空间的自由转换。那问题就变成了,一块内存空间,能否实现超过3条路径的同时访问,即内存空间有多于三个的出入口同时实现读写。

        查找现有的各个厂家的内存芯片,双口RAM为大众熟悉,三口RAM似乎闻所未闻。双口RAM同时存在两套总线,可以访问一块共通的内存空间,看似符合Halim的要求,差异在路径只有两条而已,但实际上,使用或查看双口RAMDatasheet不难发现,双口RAM的两条路径并非我们期望的那样,是自由的访问路径。它们之间存在约束关系,可以同时读,但不可以同时写同一个数据位置,芯片甚至还有个中断机制来防止用户同时写同一个位置,并将其定义为写冲突。正是因为这个对于写冲突反应过激的措施,完全断绝了双口RAMHalim设想中的应用可能。如此经过几天的搜索努力,在通用芯片中,我并没有找到能够实现Halim内核的产品。

        回头一想,发现或许并不是实现无冲突的多口RAM从技术上有多难,只是很多时候标准产品缺乏一个实现的动力,也就是这样做的理由,因为在传统的产品框架里,这种RAM并没有多大意义。看来得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重新理清Halim的数据空间的要求,数据空间是整个Halim框架的根基和脊梁,对于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是最根基、最底层的,如果建立的Halim数据空间本身都是不稳定的话,就无从建立更高的性能了,框架就会坍塌。所以需要实现多个路径的自由访问之余,还要实现并行的可靠稳定的访问。为了实现Halim,我采用一片Altera CycloneFPGA芯片定义了一个符合Halim设想要求的内存空间,它同时存在四个自由的访问路径,可以并行访问内存空间的任意位置,不存在读写冲突。四个空间出入口自由、独立和平等,互不认识,互不约束。这个功能的芯片,我命名为Hltc,即Halim little tiny coreHalim的内核。实现Hltc是所有Halim工作的第一步。

        小剧场并非要颠覆大剧场,只是提供另外一个角度的表演形式,做出一些不同的尝试,解决特定的问题,同时为大剧场作为补充元素的可能性提供参考。

        Hltc的实现历时了大约2个月,从功能框架的设计、电路板的设计、代码的编写及调试和优化。一路从无到有的创造,可谓跌宕起伏。Hltc的四个空间访问口,需要非常方便地接入其他空间,实现被其他空间的解析,不管其他空间是机械空间、电路空间还是软件空间。综合考虑之后,访问解析口硬件上采用SPI通讯,一种串行高速的通讯总线,然后,定义了固定的访问口读写规则。由于FPGA硬件上的并行可靠稳定的固有特性,Hltc一旦实现出来,也拥有了这些特性。下图是256深度的版本,不带串口调试的Hltc的设计框图。


        下图是Hltc电路板的PCB Layout截图。


        Hltc采用Verilog HDL语言进行硬件逻辑描述,最新版本使用了大约2000行的代码。Hltc经过了20天连续无间断四个访问口随机读写数据无异常测试,预示着基本实现了Halim的实现内核,为Halim架构的实现迈开了第一步。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5628-999240.html

上一篇:小剧场的那些事(3)
下一篇:小剧场的那些事(5)
收藏 IP: 119.123.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