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爱平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ipinglu13579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

博文

求学的故事

已有 4933 次阅读 2016-5-16 09:5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求学是倾听别人的故事,欣赏别人的故事。如果求学算是成功的话,你对别人的故事就会有自己的判别标准,虽然故事本身多数没有好与坏之分,全在自己的判断尺度。

在那个大革命时代,小学和中学我还真不敢说属于求学的过程,因为到现在除了说认识了几个字和学会了简单算术外,依然很难回忆出我学会了什么?当然,那个时候所经历的事情,所养成的习惯,所交流的人物和社会,依然是人生故事中重要的元素。

我的求学过程似乎很简单。不象现在,求学似乎必须求个明白:我为啥学习这个中医专业?这个专业未来有用吗(能赚钱吗)?有意义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我现在的学生经过问我的问题,也是我经常听到现在学生在报考志愿和选择导师时讨论的问题。我们那个时候求学非常非常单纯:学到知识就行!我们似乎都只是明白: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因此,我不问三七二十一,只管好好按照课本在老师的教育下接受知识。

也不象现在,求学的学子们个个非常自信,自信的似乎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味道,领导、老师和同学似乎都或多或少有值得去“教育”、去“说服”的地方。我那个时候,非常的不自信。总是发现别人多多的优点:他们老是很轻松,经常在微笑,甚至走起路来和穿的衣服,都让我感到别人有太多太多的优点。

同时,我象现在大多数人处事方式一样,用善良的方式去回应自己的不足,回报别人的优点;用自我满足和知足的方式在敬仰别人的同时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我总是去认真学习别人的优点,用努力和时间来弥补自己的不自信,用善良和助人来获得别人的支持,有时,也不得不用知足来安慰自己的不自信。

也更像现在许多人一样,我也有理想。但与大多数的理想形式又不一样,我的理想似乎离现实比较接近,不够大气,而且还在不断的变化。我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的理想是有一块手表好知道时间早上起床去跑步锻炼;到大学三年级时候的理想,是能去北京看看天安门;到在北京上研究生的时候,一开始的理想是能去一趟上海看看;到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想如果能够出国学习真好;当留学回国的时候,我的理想好像就不再变化了:如何能够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当我不在的时候,还能留下一点故事,让人们能够怀念一段时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20764-977542.html

上一篇:回忆农村的故事
下一篇:竞聘所长的故事
收藏 IP: 158.182.56.*| 热度|

3 黄仁勇 张波 王礼恒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