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p415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kp4155

博文

催化剂的表征-引言

已有 5168 次阅读 2015-8-31 21:4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从微观上说, 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排列,并且化学反应中断键和成键的速度极快,到目前为止,差不多只有采用自由电子激光才能够看到反应过程的中间态。另一方面,对于非均相反应来说,化学反应是在固体催化剂的纳米结构表面发生的。有一句话叫做“上帝创造了物质,魔鬼创造了表面”。说明这个表面是很难研究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需要借助慧眼。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纳米结构表面是有缺陷的,缺陷的结构本身就比较难以解析,到目前为止,大致只有采用原子分辨的显微镜(球差电镜),也例如通过X射线吸收的精细结构谱,还可以结合理论计算来推测;但是,可恶的是,催化反应中原料譬如说常见的气体和表面是会相互作用的。这样一作用,所谓的缺陷结构上的原子结构就会被重构了,也就是说,我们原来哪怕在静态条件下把原子结构解析出来,也不代表着实际反应过程的情况。我们获得真实的催化剂表面结构的先决条件有以下两个:只有当我们观察的时间尺度与断键一个数量级甚至更短,例如说飞秒皮秒;同时观察的空间尺度是原子级别的时候(最好还是三维的,至少是两维的),我们才能够有可能看到催化过程的原貌。现在的自由电子激光和4D电镜的发展可能在会在未来实现这种催化“电影”的拍摄。前者斯坦佛大学SLAC,后者是加州理工诺贝尔奖金Zewail处于世界的前沿。
     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催化剂上的活性位(Active sites)都是假定的,一般存在在催化剂的缺陷上。我们一直在苦苦追求,催化剂中哪里是活性位?我们都知道活性位可能存在,但是在哪里,如前面所说的,我们到现在还没有直观地看到。想寻找活性位的这个过程,我们通常需要先进的工具,我们一般把采用先进的工具去发现,去靠近,去判断的过程叫催化剂的表征。我们人本身的眼睛在催化剂表征这个事情上,观察到的事情太宏观了,不见得能够寻找到所需要的“光明”。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器就是催化剂表征用的工具。这两天清华大学Science上出现的准诺贝尔奖的生物分子的工作,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近发展的冷冻电镜技术。他的工作按照前面的判断也还是不断地在趋近而不是真正的实时。
     尽管我们知道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是找不到催化剂中的活性中心的,但是我们都有希腊悲剧英雄的心态。我们做的催化剂的表征工作,很多时候不是实时的,看到的信息都是间接的,是外推的,有的时候也就是错了。但是错不等于没有用,就像原来的时候对催化剂的研究是黑箱,现在我们至少变成了灰箱,最终我们会将这个过程变成白箱。
     因为我们的目的与我们的手段的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我们采用的一个实际的办法是“多管齐下”。利用很多的工具来对一个问题进行解析,这样综合的信息就比单一的信息可靠得多,所谓“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都不同”,其实如果我们很多人都一起去看,看到的“岭和峰”在空间或者我们观察到的时间范围内还是同一个“岭和峰”的话,我们就觉得这个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结构。
      但是固相催化是比较复杂的,虽然我们需要的是表面的信息,但是我们也对主体的结构进行鉴定,因为催化剂里面组成好几种,有时候连组成的物种都是不清楚的。通常需要采用光电热磁等各种手段去探测,来说明主体或者表面的结构。因为物理学的大发展,工具包里面的武器有时候有点多,有些武器还是多功能的,往往会导致我们不知道使用哪个武器。所以学习催化剂表征的过程就是要从原理,对象和局限性等方面来获得有用的“岭和峰”的信息。不是把工具包里面的武器都用上一遍,然后再分析,这样的做法既奢侈,浪费资源又低效。学习表征就是对症下药,不能动不动就上同步辐射,动不动就上球差电镜。这里有点像医生治病的过程,好的医生和差的医生是不一样的,好医生会按照你的病情对症下药,坏的医生就是抓一大把药,吃了再说。
      这个时候我们还是需要问问自己几个问题,要退到最原始的地方去。譬如说我需要的是表面信息,还是主体信息;是主体成分信息还是表面成分信息;是气体和表面相互作用的信息还是结构自身变化的信息。
    以下是我讲课的一个引言部分,我一直觉得引言部分是很最重要的,这就是我们退到的最原始地方,然后再开始推进问题的解决。表征的书好多,很多在小木虫上找得到,可以参考,譬如spectroscopy  in catalysis; characteriz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and heterogeneous catalysts;In-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is等。
    还有一句话,就是表征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你研究体系的特殊性,个性的解析比共性的解析更接近与本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963-917426.html

上一篇:催化研究的现代方法-引言部分
收藏 IP: 117.186.34.*| 热度|

1 吕宝亮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