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预测与实践:今年厄尔尼诺已达中等以上强度

已有 2898 次阅读 2015-7-3 03:12 |个人分类:防灾信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厄尔尼诺, 拉马德雷冷位相, 预测检验, 旱涝灾害

预测与实践:今年厄尔尼诺已达中等以上强度

          杨学祥,杨冬红


   近期,印度、美国等地接连发生极端天气,多国气象机构确认厄尔尼诺已经形成,本次厄尔尼诺已达中等以上强度,人们关于极端天气的担忧开始有所上升。“超强厄尔尼诺”是否真的要来,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我们在2014年5月准确预测到2015年厄尔尼诺的发生,确认2014年不会发生最强厄尔尼诺。

   2014年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厄尔尼诺在7月形成的预测还需要新的大的动力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通常发生在12月25日圣诞节前后,所以被称为“圣婴”。

   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小值,打开德雷克海峡通道,减弱秘鲁寒流,有利厄尔尼诺的形成。

   这两种因素使厄尔尼诺发生在2015年初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47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87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9582.html

   我在2015年1月23日指出,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我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2015年警钟!

   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1997年和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2,1998年为-2,1997年发生了最强厄尔尼诺事件,1998-2000年发生了最强拉尼娜事件;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2,2016年为-2 ,2015年的厄尔尼诺和2016年的拉尼娜发生的概率超过5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8448.html 

   2015年厄尔尼诺:今年干旱明年洪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8499.html 

   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2016年发生拉尼娜,那么,长江大洪水有可能在2016年发生,因为1997-1998年厄尔尼诺和1998-2000年拉尼娜与2015-2016年厄尔尼诺和2016-2017年拉尼娜的发生条件极为相似。

   事实上,长江特大洪水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交替发生有关: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3年发生弱厄尔尼诺,1954-1956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了20世纪以来最大的特大洪水;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事件,1998-2000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1998年发生长江流域20世纪以来仅次于1954年来的特大洪水。

   关注2015-2016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对长江大洪水的影响。

   关注2016-2017年强拉尼娜事件带来的灾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718.html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5年中等强度厄尔尼诺和2016年强拉尼娜,足以给中国带来1954年和1998年规模的长江巨洪。  

   20世纪最强厄尔尼诺发生在1997-1998年,1998-2000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长江巨洪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后期和拉尼娜事件前期,强厄尔尼诺和强拉尼娜交替是长江巨洪发生的原因。

   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预测,2015-2016年发生较强厄尔尼诺事件,2016-2017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类似1954年和1998年中国巨洪在2016年发生的概率增加,今年不过是小试锋芒,加速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已刻不容缓。


相关报道:

《新闻直播间》 本次厄尔尼诺已达中等以上强度

新闻直播间

简介:

本次厄尔尼诺已达中等以上强度 20150702 新闻直播间

http://video.sina.com.cn/view/249636587.html

“超强厄尔尼诺”是否真的要来?

2015-07-02 10:54 作者: 林小春 谢希语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严重干旱、洪水泛滥、沿海风暴和泥石流……过去两次超强厄尔尼诺(1982~1983和1997~1999)曾给世界带来了伤痛的记忆。近期,印度、美国等地接连发生极端天气,多国气象机构确认厄尔尼诺已经形成,人们关于极端天气的担忧开始有所上升。“超强厄尔尼诺”是否真的要来,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厄尔尼诺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如果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的海域持续3个月高于常年平均温度0.5摄氏度,就被认为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持续6个月以上,就被认为是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与全球气候有密切联系,它往往会引起全球多个地区天气异常,其中一些地区暴雨频繁、洪涝成灾,另一些地区则高温少雨、干旱严重。平均来看,厄尔尼诺每3到5年就要来一次,一般每次持续12个月左右,但也有持续时间长达18个月的情况。上次厄尔尼诺出现在2009年至2010年。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3月发布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一份简报称,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已持续5个多月,大多数气象模型预测,今年中期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美国国家气象局下属的气候预测中心5月中旬发布月报说,厄尔尼诺已经形成,并且“几乎肯定”会持续贯穿北半球整个夏天。澳大利亚气象局近日也正式宣布厄尔尼诺已经来临,中度到强度的厄尔尼诺将在2015年下半年逐渐影响澳大利亚。针对美国和澳大利亚气象部门的判断,世界气象组织还未提供明确回应,预计该组织最新的厄尔尼诺简报将于近日发布。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认为,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端于2014年5月,到2014年10月正式“成型”,其强度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今年5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经比常年同期偏高1.3摄氏度,是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形成以来最高值。

   厄尔尼诺的影响力与其强度密切相关,这次厄尔尼诺会有多强?相关判断目前仍存在相当大的争议。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阿克塞尔•蒂默曼认为,这次很可能是一个“超级厄尔尼诺”,强度可能堪比1997~1998年。近期多个国家发生的极端天气似乎提供了一种先兆。印度半岛5月中旬以来遭受高温热浪袭击,局部地区日最高气温接近50摄氏度;美国布兰科河发生1929年以来最大洪水,而加州正发生历史上最严重干旱。

   但也有专家表示目前断言将发生“超强厄尔尼诺”言之尚早。中国气象局权威人士称,此次厄尔尼诺强度远不能跟1997~1998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相比。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金飞飞根据自己提出的“厄尔尼诺充电振子理论”,也认为一个“比较强”的厄尔尼诺是很有可能的,但要达到历史最高纪录(1997~1998年),可能性比较小,最终会是什么样的强度还需要一两个月时间的观测才能判断。香港城市大学能源及环境学院院长陈仲良介绍,要对厄尔尼诺准确预测,必须对大气、海洋有全面的研究,而目前人类仅仅对大气研究较深入,对海洋特别是对深海的观测与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目前所有的模拟预测手段都没办法达到百分之百准确。

   针对近期多个国家极端天气与厄尔尼诺的关系,专家们同样出言谨慎。金飞飞指出,总体上,厄尔尼诺会影响极端天气如暴雨、热浪的发生频率,但不能说一个孤立的天气事件如台风、暴雨就是厄尔尼诺造成的。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努利斯也表示,尽管厄尔尼诺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但并非唯一重要因素。今年印度、美国等地出现的极端气象事件与厄尔尼诺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当然,相对于正常情况而言,厄尔尼诺更容易造成全球的气候异常,并带来多种自然灾害,由此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容易受到影响,工业生产和贸易等方面也会受到间接影响。

   因此,面对厄尔尼诺带来的危险,人们还是要未雨绸缪。专家预计,2015年夏季,我国江淮流域到江南地区、东北北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洪涝灾害。与此同时,华北降水较常年偏少,干旱较重,呈现“南涝北旱”趋势。香港天文台气候预报服务及气候变化研究总学术主任岑富祥表示,受影响的地区可通过改善基础建设和水资源管理,以减缓厄尔尼诺的影响。(记者 林小春 谢希语)

http://www.banyuetan.org/chcontent/sz/hqkd/201572/140558.html

是谁把南方的天捅漏了?最大嫌疑厄尔尼诺
2015年07月02日17:09   新浪科技 微博   我有话说(236人参与) 收藏本文    

  谁把南方的天捅漏啦?

出品:科普中国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李汀@大脸撑在小胸上

  从5月中旬开始,江南、华南和贵州就陆续出现大暴雨,在一些山区还引发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数十人死亡和失踪。

  5月16日,上海遭遇超过200mm的特大暴雨,一天时间里下完了以前梅雨季21天里的雨水。

进入6月,强降雨越发得意,一波接一波地侵袭南方地区。进入6月,强降雨越发得意,一波接一波地侵袭南方地区。

  6月26日,江苏大暴雨。24小时内,常州共降水247.4mm,在全国24小时降雨量排名中勇夺第一。

  南京三场大雨的降雨量已经超过490mm,一举刷新了1975年6月创下的441mm的历史记录。在强大的水压之下,大量雨水从紫金山龙脖子路段的城墙缝隙中喷涌而出,场面十分壮观,被南京人戏称为“龙吐水”。

  江苏省内长江水位接近警戒线,其中常州和南京两处水位接近堤坝,大运河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今年的梅雨已经被江苏人民赐名“暴力梅”“梅超疯”!

  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南方共经历了13轮强降雨过程,累计导致101人死亡和失踪(统计至6月23日),受灾人口2200万,受灾面积150万公顷。

  长江-淮河流域、湖南、贵州和云南东北部等地降雨比往年同期偏多20-50%,江淮流域和贵州部分地区偏多50%以上乃至一倍,局部地区甚至偏多1-2倍。

  所以,到底谁把老天爷惹得哭个没完啊?

  目前最大嫌疑依然指向——

  1.厄尔尼诺到底是什么?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厄尔尼诺就是太平洋东部的海水发!烧!啦!

  在正常情况下,也就是没发生厄尔尼诺时,热带太平洋的海水有个特点:西太平洋的海水比较暖,东太平洋的海水比较凉。类似于酱紫:

  但这种“西暖冬凉”的状态并非一成不变,它每隔几年就有可能发生异常:

  当东太平洋(有时范围扩大到中太平洋)的海水也开始变暖时,我们就说厄尔尼诺来了;而当这个区域内的海水比平时更凉时,我们就说拉尼娜来了。

  厄尔尼诺(Elnino,意为“小男孩”)和拉尼娜(Lanina,意为“小女孩”)分别代表了赤道太平洋海温的两种极端状态,每隔几年就大致交替出现——有研究表明周期大约是2-11年,但这个周期并不稳定。

  不过要注意的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时间尺度都比较长,一般要持续3个月到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如果海水温度只是变化个十几天、个把月的话,我们是不会大惊小怪地嚷嚷“厄尔尼诺/拉尼娜来啦”的。

  还有,海水温度到底升高多少,也是有硬指标的,如果海温变化只在±0.5℃以内,那属于正常浮动;升温0.5℃以上才叫厄尔尼诺,降温0.5℃以上才叫拉尼娜。

  自1950年以来,全球已经发生过15次厄尔尼诺事件。

  2.厄尔尼诺来了会怎样?

  让我们先回忆一下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持续了13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升高达到了2.8℃的极高值。这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在全球造成了约2万人死亡、3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由这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引发的全球主要气候灾难如下图:

  1997年4月,厄尔尼诺爆发,当年夏季,华北、西北和东北出现几十年未见的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

  到1998年前期,南方持续阴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冬春汛”。

  厄尔尼诺到第二年4月就基本结束,但其影响依然持续,甚至更为触目惊心,在1998年夏,长江依然发生了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嫩江、松花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全国受灾面积3亿多亩,绝收790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500亿人民币……

  根据对更多厄尔尼诺事件的长期研究结果来看,当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容易出现暖冬;南方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容易出现冷夏台风数量一般会减少。一些研究指出,厄尔尼诺对于我国南方洪涝的影响,在其爆发后的第二年会更加明显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上仅是“发生几率大大提高”,而非“必然一定”!

  事实上这些影响都存在“例外”,比如说近50年来,有20%的厄尔尼诺年,我国并未出现暖冬;再比如1997年强厄尔尼诺,东北夏季气温反而升高了。

  这是因为,厄尔尼诺虽然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强信号,但却不是唯一信号,它的作用是和其它因素一起综合显现的,可能被其它因素累积加强,也可能被其它因素抵消削弱。

  尤其在我国,既有长线临海、又深入大陆腹地,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情况就更加复杂难测。能对我国气候产生影响的因素实在太多:季风、青藏高原、海洋、冰雪覆 盖、人类活动……不胜枚举,厄尔尼诺只是其中一个而已。我国表现出的气候形态,是所有这些错综交杂的因素,互相对抗和交融后的最终定局。

  3.今年的厄尔尼诺什么样?

  今年的厄尔尼诺是从去年就延续而来。

  2014年5月,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0.5℃以上,并持续了6个月,这标志着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形成。之后,东太平洋曾一度有了“退烧”迹象,但到今年3月,高烧又复发了,而且温度一路上飙,5月上旬时甚至超过了1.3℃,已经成为了强厄尔尼诺事件。

  4.厄尔尼诺为什么这么凶?

  虽然,厄尔尼诺描述的是海水温度,但它并不是孤立的海温异常事件,而是海洋和大气互相作用、共同变化的结果,我们管这叫“海气耦合”。

  再加上,大气环流也好,海洋环流也好,都是“移动”并且“联通”的,所以尽管只是赤道中东太平洋一隅的变化,却会逐渐泛滥为全球大气的异常响应,我们管这叫“遥相关”——看似遥远、依然有关。

  当然了,这个遥远,可以是空间上的遥远——比如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会让远在中纬度太平洋西岸的我国也爆发灾难;也可以是时间上的遥远——比如有研究表明,头一年发生厄尔尼诺,在它结束后的第二年依然会产生后续影响,甚至影响更加明显。

  那么厄尔尼诺是怎样波及到我国南方强降水的呢?

  简 单说:中东太平洋海水变暖以后,会导致大气产生对流上升,在高空形成自东向西的气流,到了西太平洋上空以后下沉。这让本来就在这一带盘踞摇摆的西太平洋副 高更加稳定强盛。而南边来的暖湿气流沿着副高边缘,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南方地区,形成了接连不断的暴雨——看不懂的同学请看下图!

  最后要强调的是,前段时间,关于“世上最强厄尔尼诺正在形成”的消息在网上传播,不过根据中国气象局的预测,此次厄尔尼诺将持续到秋季,并达到中等以上强度,但不会成为“史上最强”,1998年那个程度的全流域洪涝也不大可能出现,大家不必惊慌么么哒~

  1997年4月,厄尔尼诺爆发,当年夏季,华北、西北和东北出现几十年未见的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

http://tech.sina.com.cn/d/v/2015-07-02/doc-ifxesftz6709238.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2425.html

上一篇:韩政府宣布MERS疫情结束的时间将被推迟:干旱气候惹的祸
下一篇:新疆皮山县发生6.5级地震:关注7-8月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4 周少祥 钟炳 杨文祥 王金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0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