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1
不知道你们那里咋样,但是在我的家乡青岛,经常有城市老太太翻捡垃圾桶,我没出国前一直认为,这可能是经济困难,老人们翻捡出了废铜烂铁矿泉水瓶之类,拿去换钱,贴补家里的贫困。
但是当我到了德国,我惊奇地发现有的老太太穿着貂皮大衣干着同样的事,好吧,你可能说那个貂皮大衣也没准是捡的,那么有的老太太打扮出众穿金戴银仍然在翻捡,这说明了什么?不同国籍的老人相似的行为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其背后的原因。甚至是我自家老人也有类似的经历,即使曾经很爱干净。对于这个我想说两点:
宏观上说,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贴补家用,另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一部分老人害怕自己对家庭和社会“无用”,以一种又运动,又锻炼,又“有价值”的方式“如获至宝”,老小孩,小小孩。
微观上讲,我个人感觉(就是瞎猜)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脑部以及神经系统的部分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相关细胞程序化死亡的同时触发了某种机制,这种机制是信号级联的,这里面一定有一个网络的结构,或者是相关的信号触发了潜意识中的某些神经通路,某些蛋白质开关打开或是关闭了,产生了一系列的下游结果;使得在最终心理上逾越了“垃圾桶脏死了”这么一种印象。
建议相关心理机构把这种现象当做研究调查的重点对象,与脑科学和神经生物学家合作,阐述其背后的机理,包括动机上,分子机制的,和心理学上的。
作为儿女的我们,要理解老人的这种行为,要多找自身的原因,积极的和老人沟通,争取达到“道德境界”(对道德境界的定义,见我以前的博文)。
故事2
我的孩子刚出生几个月,媳妇告诉我:妈妈经常抱着孩子管孩子叫我的名字,一开始我认为是口误,就像爸爸经常看着我叫我妈妈的名字一样……
但是,我媳妇已经不止一次向我反映,我妈妈经常这样,我就开始琢磨其中的奥秘了。
一方面,宝宝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名字也是刚刚敲定的,可能妈妈没有叫顺口,我经常和妈妈交流(从上大学到现在每天都通话……),妈妈可能条件反射性的这样
另一方面,可能都是男孩,小宝宝可爱的样子和声音激发了妈妈强烈的情感冲动,但是孙子毕竟是孙子,客观的说,只含有自己1/4的血统,而儿子永远都是儿子,这个道理我们可能表面上不会这么想,但是我们的潜意识就是这么判断的;因此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我的母亲的母爱一旦激发出来会情不自禁的叫我的名字了。
微妙啊,这种情感与爱国也是很相像的,每当我在国外看到五星红旗,我都会无比激动,感觉到情感有了寄托。
古语说: 尽孝讲究“论心不论迹”,有的人一生荣华富贵,只是给予父母钱财而已,长期分居两地,在孝道上就不如那些贫穷但是天天陪着父母开心的普通人。
因此,我决定,如果有一天我的父母也喜欢垃圾桶,我将让“桶桶有惊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