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90):语文教师,早一点读鲁迅!

已有 2228 次阅读 2015-2-14 01:2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的《少堂志林(87):“人物”新解》在语文味网挂出后,有渎者认为主题和我以前在文章和讲座中说过的“名言”——“人要牛X,先要做牛”相仿。

其实不然。

我说的“人要牛X,先要做牛”,是说人可以牛X,但先要辛苦做牛,意即先要有牛的资本。 

而《少堂志林(87):“人物”新解》一文,表面在考证“物”当人讲之类等等,实际上主题是“琵琶别抱”,另有所指,即批评传统文化扼杀个性,但文章对这个主题又并不直接表态。说传统文化是扼杀个性的文化,这当然没有一点新意。但像我这样谈,像我这样用一个词语来谈,特别是用“人物”这个词语来谈,就有点创意。有读者说,我这篇文章是跟年轻人说要夹着尾巴做人的生命体验的。我认为,这样理解这篇文章有道理,但不一定准确。

还有一位朋友读了《少堂志林(87):“人物”新解》,私下和我交流道:“你算不算人物?”其意思是:你程老师好像蛮有个性,但也是个人物。意谓:成人物,不一定要先做“物”吧。

要说我在语文界不算个“人物”,那不真实。所以我的回答是:“我大约算是个‘人物’,我也确有个性,甚至算得很有个性。可你以为我该得到的都得到了吗?这就是在中国文化中想要保持特立独行之个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很有影响的自主识字课题创始人李虎老师,上周在电话中对我说:“专家工作室主持人们也常常在工作室QQ群中受到你的很大激励,你已做到巅峰。这十几年你凭一人之力,把深圳语文教研水平提升到国家级水平,而且是前沿水平。”

不谦虚地说,我认为李虎说的是事实,没有什么水分。

可还有一个事实:像我这样的理论贡献,官方荣誉我也只得到一个市政府津贴。而且是七八年前很难评的时候,才让我申报的。现在我甚至都懒得申报官方荣誉了,我也不太看重官方荣誉,我看重在业内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评价。

这些都是我写《少堂志林(87):“人物”新解》一文的生命体验。

但我没有“明确”点题。

没有“明确”点题,是因为写作该文时,在主题的表达方面,我有意学鲁迅。

语文教师要读一下鲁迅。

北大孔庆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鲁迅是一个生活情调很高的人,他是最懂得如何生活,也是最讲究生活质量的人,所以他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只不过比我们一般人聪明、深刻、刚猛、坚强。鲁迅极富生活智慧。比如他有一篇小杂感,讲如何听高人讲话,如何听领导讲话,听一个什么专家的讲话,他说“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什么叫偶有不懂之处呢?说太不懂会被看轻,说太懂了会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就是说听者稍有一点不懂,双方都很舒服,但是我们看,鲁迅说这个话是教人这样做呢,还是讽刺这种现象呢?他没有说,他没有具体表示。你可以理解为他教人这样做,也可以理解为在讽刺这种现象,讽刺中国社会要面子、爱虚伪。所以说鲁迅他不是不懂世故,他是太懂得世故的,有人批评他是世故老人,但是他懂得世故,做事却不一定世故。他经常是很直率的,心肠很直,所以鲁迅是一方面看透了生活,可以随心所欲,但是又不肯随便敷衍。他是会敷衍的,需要敷衍的时候他也敷衍,或者说他敷衍的时候其实背后是清醒的。

我的《少堂志林(87):“人物”新解》也是如此。你说我是批评传统文化扼杀个性,我说是,也不是。你说我是暗示年轻人要夹着尾巴做人,我说是,也不是。我不是叫人先做“物”。但我也不是叫人不先做“物”。我这把年纪,现实与现实中浸透的传统文化负能量,以及人性的复杂性,早已看透乃至感受透了。我自己,并非看透了,感受透了,就为了做“人物”,或想得到更多,就去做“物”。

但我这篇《少堂志林(87):“人物”新解》文章的主题,是明确的。只是这一主题,需要读者和我一道完成。

语文教师要早一点读点鲁迅。不能仅习惯于理解作者明确表过态的文字。像鲁迅那种不表之表,才是高手。而和作者一道完成文章主题,才是真正的阅读高手。

我读鲁迅很早,40多年前的初中时代(1970年代初期),就系统读过鲁迅杂文——当时,在部队当兵的表哥、我未来的姐夫应我的要求,从部队给我寄来一套多卷本鲁迅杂文选集。那时,我对鲁迅当然似懂非懂,或基本不懂,但当时家里穷,没有其他的书,爱读书的我,自然就把这几本鲁迅杂文翻来覆去读了好多遍。读多了,就这里懂一点,那里懂一点,总之就多少懂了一点。尤其是小时候读过鲁迅杂文,大学时代以及以后再读,就不一样了。(40多年前的初中时代读得多的书中,还有一本是学校发我的奖品——当时毛主席推重的、中山大学著名教授杨荣国的《中国思想简史》。就是现在,初中生也很少有人读这种书吧?)

鲁迅是现代中国思想最深刻的伟大作家。不好好读一点鲁迅,对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是极大的缺憾。

2015年2月14日凌晨1:18:2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867905.html

上一篇:[转载]《吉林教育》发表的文章《小学语文味教学法探讨》确证抄袭
下一篇:少堂志林(92):教学相蠢
收藏 IP: 116.76.104.*| 热度|

1 LongLee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