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z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lcomezp

博文

中山大学本科生调研海南猕猴的过程与心得 精选

已有 5816 次阅读 2014-11-21 14:33 |个人分类:人类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博士生, 中山大学, 副教授, 实习报告, 南湾猴岛


报告人中山大学 张鹏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项目筹备

1、联系田野实习地点,安排师生食宿,我们选择海南南湾猴岛作为本次田野点。此外由于海南和广东相隔较远,我们还解决了学校与实习地点之间师生的来回交通问题。

2、学生学务知识准备。了解田野点,搜集、阅读和分享相关文献,自选研究课题并撰写研究计划书。根据自选的研究课题,学生认真学习相关的田野调查理论、行为学观察方法和材料整理方法。

3、团队建设。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推选组长。

4、开展动员大会,加强思想工作,制定安全守则。正式下田野之前召开动员会议,一是:组织同学们认真学习野外安全知识,野外各种因素不确定,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实习中的重中之重;二是:让学生们明确实习的目的,出野外不是旅游,而是弥补理论课堂的不足,野外实践和教师课堂学习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5、准备实习工具。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田野实习内容准备好相关实习用品和工具。另,老师需要的学生提供睡袋、SD卡、相关书籍、秤、三脚架等实习用品。

二:项目开展

(一)、田野准备阶段(620-72日)

教师讲授:

一)620-23日田野调查概述

1、讲述田野调查的六个阶段;

①田野准备:了解田野点,文献搜集和阅读

②进入田野:预调查

③整体调查:获得对社区的整体性认识

④专题调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作为切入点,深入调查

⑤离开田野:检查收集的资料,有未完整进行补充调查

⑥撰写报告: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融汇在田野报告中

2、团队建设:小组成员交流;推选队长;分工讨论

二)621日南湾猴岛田野点介绍

三)622-23日上午参考文献分享阅读

四)624-28日晚上学生自选研究课题,撰写研究计划书

五)629-30日晚上田野调查的理论、行为学观察方法与材料整理方法

六)71日早上田野调查注意事项,制作安全守则

 

学生实践:

  • 学生自选研究课题

  • 收集相关理论

  • 针对研究课题撰写研究计划书

  • 每天做田野笔记

 

(二)、田野调查阶段(72日到729日)

讲授:

一)72日:如何接近野生猕猴、观察注意事项和安全须知;

二)73日:熟悉观察对象,掌握区分猴群、年龄性别组的能力;

四)74-5日:学习焦点动物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等行为学观察方法;

五)76-8日:学生进行自我操作练习。

六)第二、三个星期:确定观察猴群,根据各自课题展开跟踪调查

七)第四个星期:初步分析调查数据、调整调查方法、补充数据

 

学生实践:

  • 近距离跟踪猴群、掌握个体识别技术

  • 掌握行为学观察方法

  • 每天做田野笔记

  • 每天晚上进行调查心得分享会

     

    (三)、实习报告撰写(81-930日)

    一)81-5日指导在补充调查中遇到的问题

    二)86-930日写作田野调查报告初稿

     

    (四)、分享总结(101-10日)

    讲授:教师提出报告修改意见

    1101-8日修改田野调查报告

    2109日开马丁堂实习经验分享会

    提交田野报告终稿

    三:组织实施

    (一)项目组织结构

    队长:黄耀辉

    队员:黄耀辉、沈驾曦、李双燕

    (二)项目实施小组(每个人负责的课题)

    黄耀辉:南湾猕猴生态旅游拟人化研究

    沈驾曦:生态旅游中人猴冲突研究

    李双燕:猕猴行为谱研究

    (三)项目的管理与控制

    控制整个田野实习过程,密切掌握整个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实习进展和质量,发现和指出问题并及时纠正。为做到这点,我们制定了相关措施,它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保持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信息通畅,遇到问题及时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每天晚上进行调查心得分享会。

    三)每天做田野笔记并监督质量。

     

    四:项目的亮点、特点

    一)每日的文献报告。田野实习除了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外,我们还不忘参考别人的研究,每天都文献报告启迪我们以新思路、新想法。在大致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不断修正研究的小方向。此外,剖析一篇篇文献对学生的写作、外语能力具有大的提升。

    二)每晚的分享会。每晚的分享会让老师密切掌握学生们的研究进展,同时同学们在分享会上互相分享自己研究课题中发生的点滴趣事,丰富了实习生活,使大家更加团结。在分享会上,其他同学提供的好点子也是非常可贵的。

    三)理想的田野点。海南南湾猴岛的工作人员为本次田野调查提供大力支持和便利。但就田野点本身,南湾猴岛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岛屿型猕猴自然保护区,猴群数量较多并且容易观察。

    四)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本次田野调查的学生包括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和生命科学大学院两个学院的学生,他们的专业背景完全不同,一个是文科性质,另一个是理科性质的。在实习的过程中,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相互启发,互相学习。

     

    五:项目经验

    每日的文献报告会合分享会让学生们受益匪浅。文献报告会给在碰到实际问题的学生提供新思路,报告分享会激发学生们之间的思维碰撞,总体下来,学生们的读、写、说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正措施

    田野点存在游客干扰。改正措施:我们选择游客干扰少的猴群进行焦点跟踪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506-845147.html

上一篇:中山大学猕猴行为生态学调研志愿者招募
下一篇:好消息!获批中大的社会学、生态学双料博导了哈!
收藏 IP: 121.33.190.*| 热度|

16 李学宽 李土荣 高建国 徐长庆 杨正瓴 朱朝东 徐大彬 刘全慧 唐凌峰 李璐 赵建民 辛晓十 苏光松 陈筝 acidwang812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