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入京,参加一年一度的网络培训会议,同时参加了科学传播局的“公众科学日”十年总结会议。本是秋高气爽的世界,北京却因雾霾不见天日。遮天蔽日的天空下,倒显得心静了不少,认认真真听了大多数报告。有科协高官,有科学院新成立的传播局的高管,李大光老师,以及各位不同领域方向的同仁。由于会议日程较短,缺乏一线科普人员,且报告不多,多数为政策方向的报告,所以只能大略谈一谈这次会议的一些感触。以及谈谈我自己平常日下的一些想法。
本次会议大致强调了科学院未来的科普方向。围绕“高端科普资源化、热点科普应急”为主题,未来要更加重视科普展品开发、微媒体、微视频开发等等。很多理论,见识以及方向听起来还是挺高大上,不少领导讲话也很朴实,其中不乏高见。如有一人说“科普活动是体验,是互动,不是展览。未来的科普,应该是不以科普为目的的活动,科普的魅力在于体验。” 此话颇令人印象深刻。可见无论从科普理论,还是大方针政策,仰或是科普现状,科学院和科协都是心知肚明的。很多高层领导甚至口吐莲花,很有见识,说明科普工作的难点在于科普项目执行和科普创作本身。
悲催的是科普这种有点“公益性”的事情,通常并非有组织有钱就能推进的。现阶段做得好,或搞得热闹的科普其实都是年轻人或热情的老科学家做出来的,而非简单的项目促成。虽然本次科学院改革特地成立了科学传播局,体现出对“科学传播“(或科普)的重视。但若仔细思考,其背后的动机却是非常复杂的。首先,改革自然要鼎新革故,玩点新花样出来;二则在技术可以轻松购买的时代,科学院在国家层面的地位在下降,花了国家大把大把的银子,社会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当然要扩大影响力,引起领导和社会的注意;三是坐拥如此庞大的科学科普资源,从上到下中科院的人或多或少也想做些科普工作,也算是为国为民,成立传播局也算是件好事。总而言之,通过此次会议,我大致的一个印象是:现在科学院非常重视科普,特地成立传播局来抓工作,但很多都疲于应付,不太可能会有什么积极性。虽然表态未来的科普不缺钱,而且可能还会很有钱,但怎么干需要大家集思广益,还望各路神仙各显神通。
之前小弟曾写过几篇文章讨论科学院的科普工作,此次进京后,有所感悟与意见,似乎和前两年有所不同(听中科院科普高层谈话之感),也斗胆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对未来的科普工作,有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是“高冷艳”科普。作为权威科研机构,精气神要正气,工作方针不能乱。科普不能因为社会其它炒的热就慌了脚,乱了方寸。科学院的科普一定要高大上,也就是领导所谓的高端科普。宁少勿糙,宁缺毋滥。更要坚决抵制很多沽名钓誉,打着科学院“科普”旗号招摇的下三滥科普活动和作品,甚至是传销行为。(延伸阅读:价值观构建需求和科学精神传播:权威科学机构的科普之路)
二是“炒冷饭”式科普。即在现有基础上改进,努力尝试把冷饭做成各式特色炒饭。如各大单位网站、博物馆、科技馆,精品科普活动均可进一步提升。支持那些大项目,开发大而高端的展品,然后铺开来,或支持那些精巧的小项目,逐步丰富展览效果。科普最经典的模式莫过于科普文章、视频和展品,建议分割出很多“小钱”,打破垄断,如行为领域的普利策一样,支持小而精的东西。 另外,要努力推进科学院新闻写作模式,将众多科研进展朝着科普的模式推进,少些吹嘘,多点通俗易通的内容。(详见文章:科普给科研的一个小小建议)同时,也要警惕简单的框架性科普,只建网站没有内容;只设立科普活动,内容粗糙,没有主题深度;科普图书胡编乱超,靠百度写书的现象。
三是“档案”式科普。 科学院最为强大的地方就在于具有庞大的资源优势,无论是科技管理、论文、实物,还是科学精神、老科学家资源上都高人一筹。会议上,很多人说我们是物理、数学、机电,没植物园资源多,不好做科普。这都是瞎扯,门外汉的言论。未来方针政策可力推档案性科普,可解老照片,老资料,促成与电视台合作。也可力推重点实验室科学文化建设(这点那些海归应该很懂,模仿人家国外实验室科学文化建设即可),推进实验室科普展示,如设立专门的科学仪器进化历程展览等等。档案新科普的优势是非常强大的,它有历史感,读过去看未来,还有一种精气神和人文精神。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的水平,勉励后生的同时,也体现我们这一代不可自大。“档案性”科普很值得重视。
四是“集市”式科普。各大图书馆、动植物园、科普馆,以及展览馆应该把科普当成一种产品来兜售。通过集市一样的方式,摆出来,摆到台面上来,让公众自由挑选。比如各大馆和科普基地都应该有“科普店”,卖书、卖产品、卖仪器,把自己的著作,把科学院的成果都像“白菜”一样摆出来,集展览、销售和科普为一体,让公众自选。试问外国那个科学馆没有科学店面?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们为何却做不到。明显是不够重视,这个一定要重视起来,把出版社、科普馆和社会开发调动取来。中国老百姓那么爱购物,那就应该通集市的方式,把科普卖起来。(延伸阅读:从国家科学图书馆到798艺术区)
五是“毕业生”式科普。听闻很多973科研项目以及重大项目,结题时都需要提交科普素材。首先为高层的拳拳之心而感到,但未免有些久病乱投医了。其实无论什么项目,最底端实际操作的,干活的都是学生。只要抓住学生即可。建议联合人事处,设立一个毕业生科普节之类的活动,协助研究生会组织实施,每位研究生博士生毕业时候,用一张海报,通俗易懂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展出、评比和巡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招“毕业生”式科普便可搞定所有项目,岂不快哉。不仅解决了科研与科普转化关系,而且充分培养学生的科普意识,集科学文化素养培养与科普创作为一体。
六是“黄埔”式科普培训。很多科普名人,自己都不会写故事,也没写过什么像样的故事,却空谈科普创作。这不是扯蛋吗?这样的人不少,不仅科普理论差,而且没有实战能力。建议以后的培训、会议,直奔某个科普基地,现场讲解实践操作,直接创作科普成品。或文章、或视频、或展品、或展板,直接现场学习,嘴对嘴传授,手把手教,通过现场实战,训练跨专业跨领域的科普能力,以增进实际创作能力。
其它至于诸如应急科普、社会争端,以及方式方法的东西,本质还得靠杂志改革。在国外,nature,science不都是什么热就发表什么吗?转基因、埃博拉、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资源枯竭,这些都是人家的热点文章。其它的新闻报纸,科普娱乐杂志还不是根据学术杂志来改写的。作为专业杂志,人家有专业客户资源,有专业制图技术人员等等,审稿也很严谨。只有等文章发表了,科普人员或科学记者才有依据可循,不然的话,抬张嘴讨论啥啊。网络上很多不基于研究论文和数据的应急讨论,不都是瞎扯吗。
说道此,已夜深,虽意犹未尽,但就此打住。一通吐槽,犹如帝都的乌鸦啼叫,幽暗的雾霾中可能不见踪影。想到去趟北京耗费银子不少,于此大胆写点建议,算作报答,些许妄为,还望见谅。(延伸阅读:2013年自然类科普微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 1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