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临产妇不要出远门

已有 3147 次阅读 2014-8-22 08:22 |个人分类:妇产科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据《广州日报》报道18日晚上11点多,在京台高速由南向北K458公里处,一名乘坐高速大巴客车去济南的产妇自称即将临盆,却被客车司机赶下车。结果,产妇在高速路边自己咬断脐带产下一名女婴。报警后等待救助的过程中,这名43岁的彝族产妇还抱着孩子步行了近6公里。被送到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后,母女平安。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4-08/21/content_116898.htm

 

进入预产期,预示着宝宝随时可能出生。相信每个准妈妈的心情都会有些紧张,不知道宝宝究竟会什么时候到来。其实你的宝宝很懂事,当宝宝快要出世时,会给你一些暗示,提醒你宝宝就要和你见面了,这些暗示就是临产征兆,临产分娩前通常有三大征兆。

临产的三大征兆
规律性的宫缩

规律性的宫缩是临产最重要的标志。假宫缩时有时无,持续时间也较短,是在为真正的分娩做准备。而规律性的宫缩发生后,致使宫颈口持续不断的开大,预示着即将分娩。

宫缩的特征
  • 子宫的收缩有规律,逐渐加强。宫缩初期大概间隔10分钟一次,且较轻微。

  • 宫缩强度逐渐加深,宫缩频率加快,约每隔3~5分钟一次、每次宫缩持续时间变长,可持续50~60秒。

  • 大部分出现在腹部下方,但是会扩散到背部下方。

  • 宫缩会引起腹痛,腹痛一阵紧似一阵,就预示着快临产了。宫缩从不舒服的压力到绷紧、拉扯的痛。

  • 有少数孕妇会出现腰酸症状。

  • 宫缩发生时通常情况下会见红。

出现宫缩怎么办
  • 走动可能会使腹痛更严重,你可以卧床躺着休息,深呼吸。

  • 用垫子或椅子做支撑,找到一种最适合的姿势减轻疼痛。

  • 不要做剧烈运动及要使用腹肌的运动,可以做散步这样轻微的活动。

  • 最好有家人的陪伴,防止突然情况。

  • 如果宫缩不规律或是形成规律但间隔很长,说明离分娩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在家休息,等阵痛达到至少10分钟一次的时候再入院待产。

需要注意的情况

临产前的宫缩是由不规律的假性宫缩逐渐成为规律性的宫缩的,准妈妈应该区分真假宫缩,根据阵痛的间隔时间做好不同的准备工作。

破水

临近分娩,包绕在胎儿周围的羊膜囊破裂而使囊内的羊水从阴道流出。

破水的特征
  • 流出的羊水无色透明,可能含有胎脂等漂浮物。

  • 感觉到热的液体从阴道流出。

  • 孕妇无意识,不能像控制尿液一样控制羊水流出。

  • 破水具有持续性。

破水后该怎么办
  • 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应立即平躺,防止羊水流出。

  • 破水后,可以垫些护垫,需要干净的内裤和干净的卫生护垫。

  • 破水可能导致宫内感染,所以一旦发生破水都应立即去医院。

  • 在临近分娩时不要做重活或是剧烈运动,尽量避免下蹲,防止外力对腹部的伤害。

需要注意的情况

破水导致羊水大量流出,脐带可能会随压力带动或因为重力作用而导致脱垂。一旦脐带脱垂就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组织器官坏死、甚至胎儿死亡。破水后如果6~12个小时内没有分娩迹象,为防止细菌感染,医生会使用催产素来帮助准妈妈进入产程,开始分娩。

见红

妊娠期间,会有粘稠带血迹的粘液栓子封堵住子宫颈。当分娩临近,子宫收缩扩张,宝宝的头开始下坠入盆,胎膜和子宫壁逐渐分离摩擦就会引起血管破裂而出血,粘液栓子脱落和这些血液一起排出,就是人们俗称的见红。

见红的特征
  • 见红的颜色一般为茶褐色、粉红色、鲜红色。

  • 出血量一般比月经的出血量少。

  • 混合粘液流出,质地粘稠。

  • 见红大多在分娩临近,阵痛发生前24小时出现。但个体是有差异的,也有孕妇在分娩1周前或更早就出现见红的情况。

出现见红怎么办
  • 如果只是出现了淡淡的血丝,量也不多,准妈妈可以留在家里观察。

  • 平时注意不要太过操劳,避免剧烈运动。

  • 如果见红后出现阵痛和破水就应该立即在家人的陪伴下去医院,一般不需要叫救护车。

需要注意的情况

胎盘剥离引起血管破裂也会造成出血,这种情况非常危险,需立即去医院。如果发现出血量超过月经流量,或者大量涌出,呈鲜红色就要立刻到医院就诊。

其他临产前征兆
  • 胃部的压迫感消失,孕妇有胃部轻松感。

  • 尿频,但没有尿急、尿痛。

  • 腰酸、盆骨酸痛、大腿根部发胀。

  • 阴道分泌物增多,为透明的或白色的黏性无臭分泌物。

  • 胎动渐渐变得迟缓,但不会停止。

  • 体重不再增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821335.html

上一篇:体重指数(BMI)与癌症的相关性
下一篇:又见董文华
收藏 IP: 60.10.9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