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谈尊重导师和他人的科技成果
贾伟
针对上一篇博文的一些评论,想再啰嗦上几句,就算作评论回复吧。
一、我们今天的社会从上到下普遍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我们说要尊重科学,要让“赛先生”真正走入国门、登堂入室,而对原创科学思想提出者的尊重、对科学成果归属的正确认定是尊重“赛先生”的一个核心内涵。上个博文中我举的两个例子,尽管用了比较轻松的口吻来陈述,但案例内容还是沉重的。它说明在学术或技术竞争中采取拿来主义,是普遍现象,即便是比较规范的美国社会亦是如此。而这两件不规范竞争案例,一个是通过技术并购的商业化方式得以解决,另一个是由大学出面采用法律途径来试图解决,说明这样的“失范”事例是有合理的途径最终将其“规范”化的,不会不了了之,这也许是两个科技文化体系的一个差异所在。
第二、我在博文第二个案例中把批评矛头指向了第二任导师。我个人认为出现一方掠夺另一方的成果,学生或博士后毕竟没有太多的经验,他们实际上需要通过持续的工作、发表论文从而在科技界生存和发展,而新导师应该负主要责任。他们有经验也有项目的选择权,完全可以跟学生前面的导师取得联系,寻求一个双赢的合作模式。
差不多十年前,我在上海交大药学院工作时,亲身经历过小小的一例(潜在的)学术“失范”。那时我们学院有一名药理学教授(姓王)以学术休假的名义离开学院一段时间,走时他让实验室的几个助手和学生转到别的课题组去,这也暗示他可能不会再回来工作了,其中一名博士生因此转到了我的组里。有一次这名学生交给我一篇文章稿件,请我帮着修改发表。我看后,认真地跟这位学生谈了一些基本道理:这个工作很棒,值得发表,但它不是在我的指导下完成的,研究的思路和经费都来自于王教授,所以我的建议是,第一、须征求王老师的意见是否发表;第二、我的名字不出现在文章中,因为没有实际贡献。后来学生跟他老师电子邮件联系后,告诉我,王老师不同意目前文章的作者排序,按贡献他师兄应排在前面。学生有点委屈,认为他本人对工作细节的了解更多,而这篇文章对他毕业可能帮助很大,希望我能帮他一下。我安慰他说,到了我的课题组,须按新的科研课题作为degree work毕业,只要努力干,肯定能在新方向上发文章而顺利毕业的,这一点可以放心。至于那篇文章的贡献和作者排序问题,我无从判断,他导师是个有经验的教授,就交给他去处理吧。所幸这名学生听了我的建议,没再折腾,而是专注于新的课题,不久在新的课题下发了文章并顺利毕业。
后来,那个学生的前导师老王同志休假结束,决定回归药学院,于是,他像胡汉三一般充满诗意地回来了。那件论文的事尽管过去很久了,王教授显然还没有忘记,有一次我们学院聚餐,他老人家特地端着酒杯跑来敬酒,真诚感谢我在他离开的时间里对他学术成果(没有下黑手而是)采取了“规范化”处理方式。记不清酒席上我俩是如何高屋建瓴、字字珠玑、深入浅出地共同探讨学术规范和成果归属这类大问题的,今天回忆起来,依稀仿佛好像有一句是这样讲的:“我靠,老王你也太小看我了,咱再怎么没学问,这点职业操守都没有的话,以后还怎么混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